《流浪地球》:残酷的浪漫

​直到《流浪地球》的票房超过《疯狂的外星人》和《飞驰人生》,夺得2019年春节档票房第一,我才敢这样说:我从去年12月份就一直关注这部电影。

500

作为一名普通电影观众,我所谓的“关注”通常是指,针对那些看起来可能会比较好看的电影,了解下主要演员和上映时间,然后就坐等上映。至于预告片,基本都是在电影院里有缘相见,并不会在网上特意搜索。

在《流浪地球》之前,我唯一关注过的电影是2018年的龙标001号《红海行动》,原因是看了一些局座张召忠的安利视频。出于对局座的信任(各种意义上),我特地找了些《红海行动》的预告片和宣传视频,过年时还第一次拉着父母去看了这部电影。

自从去年12月份知道《流浪地球》之后,我几乎每天都会刷下电影的相关信息,比如幕后故事、点映情况、观众评价等。可能是《流浪地球》诞生过程曲折坎坷,且前途未卜,和当前本人处境有些相似,我对它极其关心。尽管那时候就隐约感觉到了《流浪地球》口碑和意义上的不一般,但总会莫名地担心它会不会扑街。

在IMAX完成三刷后,我终于能静下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首先有几点说明。

一,我只是个接受了正常教育的毕业大学生,对于物理计算、天文宇宙并不了解。因此对于影片中可能存在或者有些人自以为存在的BUG,我并不在意。制作组曾经找过四名中科院的科学家做科学指导,我相信我能找到的问题,他们也能发现。

比如说是否需要地球停止自转?地壳能否承受住一万个发动机?海平面是否会升高三百米?发动机材料是什么?发动机控制室的电线几十年没动过为什么不会被砸断?机械车能源是什么?机械车为什么不是人工智能?离太阳那么远地表温度为-89°是否偏高?大气是否会在流浪过程中减少,能否支撑2500年?为什么不用激光一类的武器点燃木星?空间站前进三的速度能有多快?在那个时代钻石是否真的珍贵?

虽然我也有这些疑惑,但我并不在乎。因为这是科幻片,不是纪录片。

500

二,我只是个普通社会人员,对于城市管理、国家关系等只有一些基于媒体报道上的思考,各位可以简单理解为我是一个云管理人员。因此,对于影片中涉及的各类政府表现及行为,我只能依据自己浅薄的社会经验发表看法。

比如南半球人员北迁工作如何完成?地下城居住人员如何分配?抽签决定存活人员是否合适?抽签结果是否以暴力保证?除了领航员家属是否还存在其它人员不用抽签?未抽中者如何生存?“晚上居委会发饺子”和“以前存在‘钱’这种东西”这两句话背后隐藏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暗藏的原著叛军在影片中的地球历史上有何表现?加特林、各类枪械和李一一登场时的惊恐表现是否意味着叛军仍然存在?是否依然存在“核威慑”?存在意义是什么?若不存在为什么联合政府还是六十年前的五常?

我也有这些疑惑,但这并不影响剧情发展和人物关系,所以我也不在乎。

500

虽然大刘并非编剧,但《流浪地球》保持了原著中的两大基调:冰冷的残酷,人性的浪漫。

欲扬先抑,先谈谈影片中的黑暗面。

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身材高挑、婀娜多姿的兔女郎是美丽的,转眼成为第一个被砸死的人;新春第一天是快乐的,是合家团聚的日子,转眼间天崩地坼,家破人亡;西子湖冻、雷峰塔倒,大家似乎刚忘记失去的痛苦,转眼间连杭州整个城市都没了,尸骨无存。

500

若说亲友身死,我们还能和新朋友、新家人相依为伴,但若心也死了,我们还能如何走下去?如果将所有人分离开,单独看看他,你便会发现:世人皆苦、无人不悲。

韩朵朵,14岁。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谁,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不知道自己本来应该叫什么。没见过太阳,没见过星空。当然,她也没见过月亮,而且是再也看不到月亮。在学校里读着朱自清《春》的她,不知道“花里的甜味”是什么味,不知道“天上的风筝”是怎么玩,更不知道“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我觉得这篇文章对她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和折磨,所以对韩朵朵表现出来的熊孩子气息,我更多地感到同情与可怜。因为,她不知道什么叫“‘一年之计在于春’,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后来姥爷没了,叔叔没了,回家不知道回哪里。大家都在拼命的时候自己却帮不上忙。除了安安静静地哭和“不自量力”地撞针,她还能做到多少?

500

王磊,CN171-11救援队队长。队友死的只剩下3个(其实我更倾向于用战友这个词),老婆孩子死了,而且还是死在自己眼前。救杭州任务失败,救苏拉威西结果没派上用场,求救时没有人理会自己,撞针时机械过载了也不起作用。我私以为王磊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坚毅、果断、铁血柔情。这样的人最怕的就是不断地遭受失败与否定,有时候我甚至会想,死于救下韩朵朵这株象征希望的年轻花朵,对他也许是一种解脱。

500

刘培强,领航员,“火种计划”受益人。十七年前就是和家人的最后团聚,妻子的离去是自己做的决定,和儿子离别是自己做的决定,前进三还是自己做的决定。相比其他角色的时刻奔波,刘培强更多的时间是在和自己战斗。我无法想象,当刘培强得知“火种计划”的那一刻,得知地球无法挽回的那一刻,他是什么感受。当他瘫在主控室驾驶椅,当他回头返回休眠仓时,他又是什么感受。“伤心”、“难过”、“痛苦”都不足以描述,“绝望”、“无助”、“悔恨”也都无法表达,也许这就是清醒的代价。

500

联合政府,“流浪地球”计划、“领航员”计划、“火种计划”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不计代价”这个词的拥趸。他们的对与错我无法判断,私以为只能由流浪地球上的后人来评价。比起全球其他人,比起刘培强,他们更清醒、更冷酷,因为他们是最早知道“地球已经失去一切希望”的人。在“火种计划”执行的那一刻,他们就像放弃了地球一般,放弃了在地球上的自己。

《流浪地球》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所有人都在失去,但没有时间给他们伤心;所有人都在努力,但付出不一定会有回报。有的人为了救人而死,但他救下来的人也就多活了两分钟;有的人当机立断、马不停蹄,但还是迟了几个小时。众人好不容易有了些许期盼,转瞬间就坠入更绝望的深渊。

悲观,痛苦,无情,残酷。这冰冷不仅入骨,而且寒心。

黑,真的太黑了。

500

直到一根火柴点燃,一颗星星亮起。

终于等到了,在无垠的星系中,在浩瀚的宇宙中,那微尘般缥缈的光亮,那钻石般珍贵的希望。

这是一种绝妙的浪漫。

浪漫是一个美丽的词汇,美到当我们将它说出口时,整个人都会变得温柔。浪漫也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词汇,我们不应将它局限于烛光晚餐和花前月下。

有时候大家吐槽“理工男的浪漫”,可能是因为他在金工实习时做了一朵铁制玫瑰,也可能是发了一条在坐标轴上图形显示为心形的数学公式。其实“理工男”这个范围也偏小了,比如医学生可能就有意见。浪漫的范围也偏小了,它不一定非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可能只存在于一念之间。

影片中我第一次感觉到头皮发麻,是当地球停止自转,发动机推动地球远离太阳时,各国人民用自己的语言向太阳系道别。

“再见,太阳系。”

“Goodbye, solar system.”

“Adieu, système solaire.”

“Прощай, солнечная система.”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舍与思念。就好像在搬家的最后一天,我做完最后一次清点,在关上门的那一刻,在走下楼梯的那一刻,我又回头看了一眼。我知道我即将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离开熟悉的街坊邻居,奔向未知的远方。

而且我再也不会回来。

于是,我们突然觉得这里的一切都看不够。楼梯过道的砖原来是黑色,我还一直以为是黄色;小区什么时候在那儿摆了一些花,还挺好看的;大门口的宣传栏原来还有个造型,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就像汪曾祺先生在《人间草木》中描写的,我突然发现这小小的一方天地,居然这么美。

再见,我的老家。

500

配合电影中地球的蓝色尾巴,流浪之旅与家国情怀纠缠在一起,化为超出爱情层次的浪漫,这是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电影中还有许多地方让人动容。比如从运输车到发动机再到空间站的一镜到底;韩子昂回忆中,那无数双向上托举着希望的双手;冰冻的北京与上海;被岩浆淹没的杭州城;等着一起钓鱼的马卡洛夫;“火种计划”全球播报后的芸芸众生;加特林扫大红斑;救援车回头;前进三。甚至中澳合资的Tim救命一跳也让我觉得激动。

当然,还有反套路的“饱和式救援”及“七个小时前的以色列科学家已提出该方案”,让我感受到真实和影片对观众智商的尊敬。

然而,经过我不怎么激烈的思想斗争,我选出了第二个让我热泪盈眶的片段。

“来吧,我们一起点燃木星!”

500

点燃木星!

点燃木星!

是怎样的疯狂和不甘才能让人产生令人如此浑身燥热、激动不已的想法!

一想到这里,我便深感自己语言的贫瘠,我不知道该如何如描述这种异样的浪漫。

是的,我也称之为浪漫。

亲情、爱情能使人热血沸腾、不顾一切,既然我们能将这种感觉称为浪漫,那我将同样能使我心跳不已的这种感觉称为浪漫,又有何不可?

点燃木星!

这是我这辈子从来没看过、没听过、没做过,甚至从未想过的行为。

这想法是如此的灼热,让我浑身气血上涌,忍不住腾地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喊着:“我也来!”

点燃它!

这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点燃它!

我们要靠自己拯救自己!

QNMD木星!

点火!

500

当我们为繁事困扰,为生存奔波,烦恼和忧愁就像布满天空的木星,压的我们喘不过气。大红斑就像一只充满鄙夷与嘲笑的眼睛,在天上看着我们。这时候,我们就会想起这句话:

点燃木星!

最后,无论《流浪地球》之后的中国科幻将导向何处,我都给予尊重并接受。因为我选择希望。

祝中国科幻好运。

 

500

后记:

看到两个很有意思的评论,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1,问:为什么尽管《流浪地球》存在这么多缺点,很多人依然支持它?

答:古代有位国君,想要一匹千里马,他的侍臣花费千金,却只买来一副马骨。国君大怒,侍臣解释道:“死去的马尚能花重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会认为您是真心求千里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来了。”果然,没过多久,国君就得到了很多千里马。

在我们被劣马骗了多次,对千里马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突然有人自掏腰包,花了五百金就送来了比千里马更好的天马,我们凭什么不感谢、不支持他呢?

2,吴京先生用《战狼2》和《流浪地球》两部影片生动的阐释了两句话。

500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