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们当时都说京沪注重素质教育、出题灵活如何,身边两个例子让我不以为然

【本文来自《全国一张卷的话,北京那么多优质高中,优秀师资,其他省份的真认为能竞争得过?》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20年前,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有个学生转学去了北京。他在我们学校,班级里的排名稳定在十几名,年级里是200名左右(全年级500多学生)。去了北京以后就是连着年级第一,他老师和他说你一定要考清华北大,在我们这以他的成绩是根本不可能上清华北大。

另外还有个例子,是我们班的。那男生班级常年20多名,模拟考的时候在我们这勉强本二,去上海高考,超出上海本一线70多分,最后好像去了华东师范,因为我们这选课只考物理化学不考生物,这还是他只突击学了半年生物的结果。

我记得我们当年的说法是,上海注重素质教育,出题灵活,上海学生解题能力强,结果还不是被我们这碾压?虽然我们学校在我们县城算最好,但是那会儿在大市范围内常年倒数,所以可想而知北京和上海的学生水平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惨的还是山东等省的考生,用全国卷,本一线本二线划的是真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