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大贬值,我们可以狂买塑料小人了吗?【如妮所说·潘妮妮】

大家好,欢迎收看新一期的如妮所说。今天想聊的问题,想必在座自称“宅宅”的观众都会非常地重视,就是日元汇率问题。

就在我此刻唧唧歪歪的时候,日元对美元达到了历史性的135日元兑1美元,达到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而对人民币,日元已经破5进4了,就是100日元相当于5块左右的人民币。想当年我读书的时候,日元还是8,要是能拿回国内用是很爽的。

日元一跌,很多观众肯定第一本能就是关心各种宅物会不会降价。接下来大家肯定会想,诶,一般来说,货币贬值,东西便宜了,这个是有利于出口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日本经济又要复苏了呢?

那我之前也有看到一些分析文章认为,随着贬值,日本现在的通货膨胀终于超过了2%,是不是等于在岸田时代,安倍经济学终于成功了呢。甚至有学者认为,日本现在就是为了经济竞争力在故意贬值,认为这样做很自私,很危险,会把其它国家也拖下水,搞到最后弄不好大家的金融体系都崩溃,导致新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于普通的老百姓,则是因为物价上涨了,正在考虑是少吃点还是少穿点的问题。

但是任何的理论都不能生搬硬套,贬值理论上有好处有坏处,但是具体要看日本社会的现实能不能接住好处,能不能承受坏处。先说贬值的坏处。

首先就是做进口的企业,收益会减少,这个简单,不用解释。其次就是能源相关的产业,汽油啊,塑料工业啊,其它就是食品、电力的价格会有比较大地上涨,而日本缺这些东西缺得非常严重,贬值加上俄乌冲突,现状相当的老火,未来也显得不太乐观。

打个比方,最近日本的大城市都在号召大家节约用电,还有就是和小麦有关的产品,还有就是畜牧业影响都很大,所以最近日本的奶制品,还有各种小甜食,面包,方便面,几乎都全面涨价。还有基本靠进口的,比如说咖啡,美国牛肉,因为日元贬值都上涨了,听我日本朋友说她感觉咖啡是悄悄地一天一个价,biubiubiu地涨。还有可能各位观众会关心的,可乐,快乐水也涨价了,因为塑料瓶成本涨了。

还有就是我们的宅物,汇率虽然跌了,但是日元价格直接上涨了,因为原材料和物流成本都高了,所以各位宅宅想从日本人那里薅羊毛是不可能的。

对了,我觉得还有需要提出来说的,就是那些大家平时自然而然地认为是日本国产,不太会去管产地的东西,因为俄乌冲突和货币贬值的原因,也暴露了其实大多是外国产,比如虾啊,三文鱼啊,海胆什么的。

尤其是海胆,大多数的日本人可能都误以为是日本美少女从海里捞上来的(某电视剧梗),其实是战斗民族捞的。所以物价这方面,贬值的打击特别明显。

最后一个贬值的坏处就是海外投资会加速,可能有人会认为,日本企业布局海外,那不是很厉害吗,但问题是,日本海外企业的收益或者制造的就业,很多日本国内的人是感受不到的,海外经济数据越好,本土社会的负面情绪就会越大。不然你以为现在日本年轻人很多为什么会右倾,跟这个是有关系的。

当然,贬值也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对现在的日本来说,未必能接住。

首先,最直接的好处是出口可以增加,出口企业的利益会向上走,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从上个世纪到现在,其实很多的日本企业都在海外布局了投资和生产,日元贬值对出口的影响已经不是那么地明显了。

再有一个就是日本现在对外出口的商品市场其实比较固定的,要不就是一些不可替代的技术或者是零部件。要不就是一些有特定优势或者需求的市场,比如游戏市场。等一下,我好像想到了前几天某个公司的发布会,算了,不多说了……说白了就是,这些东西你货币不贬值也有人买,货币贬值了市场也很难显著扩大。

更何况,现在很多日本的终端产品还要依赖进口部件,比如汽车里的芯片,都是大量进口的。日本这种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决定了贬值对它出口的意义很有限。那贬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旅游业会变得很有竞争力,利好日本的酒店和餐饮,如果没有新冠疫情的话。如果没有的话。

其实之前也经常有人跟我讲,说你老讲日本人这有问题,那有问题,说人家经济衰退怎么怎么滴,但是人家东京大学毕业的精英官僚,人家经济界的成功人士,不比你聪明吗?你以为人家失去了三十年,其实是装的,人家其实是不追求数字增长,而是发展经济质量。

理论上是说得通,但是问题就在于,中国人怎么看日本经济,其实不重要,关键是日本自己怎么看自己的经济。日本又不是莫得感情的机器人,没有理由装出焦虑的样子给中国人看。事实上,这次货币迅速贬值,日本人从上到下就是表现得很焦虑。

比如日本三大经济团体之一的经济同友会的代表,他就说快速贬值带来的是“负面影响”,还有一位我们很熟悉的服装连锁店的老板,也出来说,这个贬值“没有任何的好处”,而且这个服装店的部分羊毛制品价格也统一上涨了1000日元。卖了28年的东西头一次涨价。

在政府方面,虽然首相岸田文雄出来安抚大家,说,最近这个贬值和物价上涨啊,主要是俄罗斯进入乌克兰导致的,是暂时的,而且你们看欧美国家物价平均都上涨7-8%,G20的很多新兴国家也有7%,但是我们日本是上涨了不到2.5%。感觉就是暗示事情还不严峻,大家不要慌张。

但是政府里就有不同意见,比如财政大臣就出来讲,这个快速贬值让人很忧虑啊。意思是你们日本央行要不要考虑调整一下政策,不要再这么金融宽松啦。这里需要给大家说明一下,在日本历史上,现在的财政部,以前的大藏省,和日本央行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微妙。用日本的一个谚语说,就是狗与猴子的伙伴关系。就是虽然他们是合作引领日本的经济发展,但是因为都是聪明人,所以各有各的尊严,经常斗争。

日本现在的副首相麻生太郎对财政部影响很大,他主张稳健的财政和金融政策。而日本央行和前首相安倍晋三走得比较近,他们是主张宽松金融政策,大力注水刺激经济发展的。所以日本财政部和央行也是经常要坦率交流一下。又因为麻生和安倍的影响还很大,所以岸田政府现在也还没有很明确的金融政策,文件里就只能写既要又要。

所以对于财政部的批评,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的回答就是,一边承认当前的日元急速贬值的确对经济不利,但另一方面又坚持认为还是应该继续实行宽松的金融政策,就是维持超低利率,同时控制国债收益率,认为这样才能刺激日本经济的复苏。

但是这个时候就有人问黑田,说经济发展是长期问题,但是现在贬值搞得物价上涨很厉害,民众怨声载道,怎么办呢?黑田就说了一句话,说觉得现在日本民众对物价上涨的忍耐度提高了。然后,这句话就变成了这几天日本的网络热门,想想这个确实是很破防……

日本人就想,的确,我是忍耐度提高了,但是那是我愿意的吗,我不忍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你央行行长说两句软话,安慰一下大家,给点希望,那继续忍也就算了。结果行长的发言好像还在说这是件好事,日本人的精神越来越强大了,那肯定要破防的嘛。

黑田这个发言,也间接促进了这段时间民众对物价的不满越来越厉害了。雅虎有一个投票,问涨价对生活的影响,有7万5000人参加,92%选择了“影响很大”,只有1.7%的人选了“完全没感觉”。

总结起来,货币快速贬值对日本的影响就是,也许在未来对经济复苏是有好处的,但是在等到未来降临之前,必须要解决眼前的问题。日本民众的要求也是很朴素很直白的,就是涨工资,或者给补助。

站在日本政府的角度,他应该想办法立刻、马上这么做,因为马上就要参议院选举了,选票很重要。但是如果这么做,对于日本的经济是玩火,因为政府的债务已经很高了,要发补助的话,那就要想办法搞稳健财政来补救,金融宽松那套就弄不下去了。

所以日本央行的意思是,大家再忍一忍,等到金融宽松把企业经济重新搞起来,大家就可以涨工资了。然后日本人听了就很不爽,说安倍经济学都宽松了这么久了,为了刺激经济,也给企业放了很多水,结果企业拿着钱,也不知道该往哪里投资,因为日本经济停滞很久了,各种法律又很严,又少子老龄化,所以企业就各种投鼠忌器,最后钱攥在手里也不是个办法,就放股市吧,所以安倍执政那几年,日本的股市涨得很好,也有很多海外热钱把日本当避险市场。

综合来看经济数字不错,但是没有增加日本中下层的就业和收入。结果现在货币猛贬值,股市和债市也下行,前几天债市和熔断一次,所以你说日本的经济精英们怎么可能不慌张。

当然,如果过于危险,其实日本政府还有一招应急手段,就是短期内直接干预汇率,比如调整美日两国之间的利率差,阻止日元继续对美元猛跌。

但是,美国已经预判了日本的预判。6月10日,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了一个《关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宏观经济和外汇政策的半年度报道》,根据这个报道的表述,如果日本短期内采取直接的干预手段,就很可能会被美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从而遭遇铁拳打击。因为理论上日元持续贬值,对美国降低国内通胀是有利的,所以对于日本来说,有可能面临的最坏的后果,就是被动等待美国的通胀见顶。

当然,这个过程中,日本国内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就不是美国需要考虑的了。

日本现在这个尴尬的状况,其实我觉得还是要追溯到《广场协议》,很多时候我们讲广场协议的时候,一般讲得比较多的是它导致日本金融市场过热,最后泡沫经济崩溃。

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问题是它让日本经济被迫过快地转型。当年是升值,今天是贬值,但是共同点就是,都是币值过快地变化,完全超出了国家的调控能力,导致民众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去沉淀,日本企业和政府部门之前的发展步调完全被打乱,只能跟着汇率走。

所以就变成一部分高技术的企业直接飞升了,也大量地到海外投资,而另一部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成本变得很高,后来就越来越转向玩玄学。然后社会差距自然越来越大。

大家都知道,我们东方国家不能跟美国比,我们始终都会在意“公平,公平,还XX是公平”。所以80年代,因为日元剧烈升值导致日本产业布局的这种两极分化,我觉得影响还是很大的,导致日本想搞经济转型的时候,就很难做战略性地布局了。这个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多聊聊吧。

下期再见了。失礼。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