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套路的《梦华录》,能让古装剧走出低迷吗?

撰 文丨陈   桐

编 辑丨美   圻

文娱价值官解读:

ID:wenyujiazhiguan

开播十余天,《梦华录》在豆瓣拿下8.7分评分,播放量破14亿,位居灯塔数据第23周正片播放指数榜首,喜提今年最受关注的古装偶像剧。

不同于改编于网络大热IP的传统古偶,《梦华录》改编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古代名家创作的“剧本”,让《梦华录》有了更多文化底蕴。

500

赵盼儿、孙三娘和宋引章三名宋朝“北漂”突破万难,将小茶坊发展成汴京最大酒楼,事业线极具“现代意识”和“女性伟力”。赵盼儿被未婚夫所负后,与顾千帆相遇,两人暗生情愫相互救赎,爱情线双向好嗑温柔细腻。双线齐头并进、各有看点,不仅撑起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情感,同时,千年前的大宋风华,也如一幅画卷般徐徐展开,目之所及尽是烟火气息和宋朝气韵,让观众们仿佛置身于《清明上河图》中。

当一部部无内涵的伪精致品从古偶剧流水线量产出来又相继“扑街”时,《梦华录》却跳出了流量公式,给内娱古偶来了一次“精准扶贫”。

打破“玛丽苏”枷锁

多数古偶剧,谈恋爱讲究命中注定和一眼万年,男女主必须在最美的时刻巧遇,两人一回眸就能看到对方最美的一幕,从此一眼沦陷命运纠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久前刚刚扑街的《且试天下》,黑丰息和白风夕是如此套路。去年的《锦心似玉》中,罗十一娘和徐令宜同样是如此套路。除了这两部,《双世宠妃》《庆余年》《赘婿》等观众耳熟能详的古装剧都跳不出这一定律。

500

当然,为了稀释古偶剧这样的固化标签,近几年,许多新作另辟蹊径,在一眼万年的模式下对男女主性格与身份定位进行微调,于是,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周生如故》《宸汐缘》《千古玦尘》《斛珠夫人》为代表的师徒恋古偶诞生了,冷面禁欲的沉稳男主和不谙世事的养成系女主成了标配。爱不能爱的师徒身份下,包裹着养成感和打破世俗偏见的禁忌刺激,吊足观众胃口再撒糖,成了一条“捷径”。

虽然皮毛换了,但这些古偶的故事框架和情感脉络,都没有跳出传统的“玛丽苏”圈子,男女主依然是被命运的丝线牵引着走的,情感发展并不需要遵循剧情逻辑。奔赴在古偶剧中的小花小生们可以千千万,但挑动观众神经的热门元素,始终是那么几样。

这一次,《梦华录》终于在底层情感张力上打破了这一枷锁,贱籍从良的女商人赵盼儿和官二代顾千帆两人的相处模式,从敌对到合作到和解,再到最终产生情愫,经历了比较漫长又充满暧昧的过程。

500

顾千帆最初显然是看不上赵盼儿的,在品茶之初便言赵氏为风尘女子,见不得她凭借自己的风姿来展示茶艺,这自然也引起了盼儿的一点积怨。作为一个从乐籍转良人的女子,盼儿不愿为人所轻,也不愿回忆曾经乐籍时的痛苦经历,但顾千帆偏偏在一开始就凭借官威来强迫盼儿。

这场初次交锋,是聪明人之间的较量,直击对方心中最隐秘的痛处,没有一丝浪漫和温情。

再会时,两人在货船上两人落魄相依,盼儿不计前嫌为千帆上药、照顾他,千帆也为盼儿救了三娘。货船一路的航程把千帆和盼儿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也促使他们更多地了解对方。下船后的为救引章,盼儿和周舍的闹剧也让千帆对盼儿有了更深的认识,情愫悄然而生。

500

《梦华录》的情感递进是现实且合理的,没有刻意的甜到齁和虐到死,危急时刻的互助只是一个相识的机会,情操与三观的相似才是两人走到一起的根本原因。背着臭名的顾千帆是被所有人惧怕和厌恶的活阎罗,只有赵盼儿懂得他其实是个好人、是个英雄。面对困难永远有主意有办法的赵盼儿,也只有顾千帆会说出一些刺耳而有用的话逼她正视现实,做出正确的选择。

可以说,两人之间的情感救赎高于剧情需要,比起“霸总爱上弱女子”的弱智情节和男女主不食人间烟火的真空恋爱,《梦华录》终于让古偶有了心智成熟的成年人爱情,这样的情感格外回甘,也更容易让人共情。

人物弧光与女性力量

看过太多古偶的80、90后对许多剧已经印象模糊了,但《绝代双骄》里暴躁可爱的小辣椒,《上错花轿嫁对郎》里天然呆的侠女李玉湖,《风云》里美丽神秘的第二梦和元气善良的幽若,这些女性角色哪怕十几年后,依然能在许多人回忆里特点鲜明地活着。除了童年滤镜加持,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剧在角色塑造上下了硬功夫。

很多被一条直肠通大脑的玛丽苏古偶养大的观众成为《梦华录》的“自来水”,同样是被该剧的人物塑造与价值内核所吸引,豆瓣热度颇高的一条短评大概说出了她们的心声:“它尊重了我的智商,没有工业糖精真的很赞。”

500

在关汉卿的杂剧中,赵盼儿就是一名义薄云天、有勇有谋的风尘女子,在风月场中识人无数,也炼就了一双看人的火眼金睛。脱胎于《救风尘》的《梦华录》,以独树一帜的现代女性视角侧写历史人物,独立自省、刚烈勇敢的女性角色,终于不再是一众古偶里的普通傻白甜。

第一集中,赵盼儿的智勇就就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在面对妹妹宋引章想嫁的男人周舍时,初次见面她就从种种细节中,判断眼前这个男人非良善之徒。和好姐妹孙三娘两个弱女子敢于暴打一群持刀强盗,然后明知顾千帆是皇城司的人,还故意打翻茶碗、甩脸色,设计下药更是厉害。

500

这样的智与勇,不是编剧金手指强加上去,而是一个曾经的弱女子,为守住自尊和自傲,想靠自己双手改变命运而不得不在现实中一点点磨砺出来的本事。对于赵盼儿她们来说,身为贱籍却心比天高,不想嫁人做妾、也不想受人欺侮,唯一的出路,只能自己搞事业赚钱,而在那个男权与皇权占据主导的社会,没有足够的智勇,是根本无法在京城立足的。


赵盼儿一心想求得良夫、得到一生的归宿,却事与愿违。命运的坎坷令她自强自立,她却也因此获得了生命最坚实的基石。赵盼儿在顾千帆不同意她开茶坊时说:“花别人的钱,永远都是手心朝上的,一次两次也许可以,百次千次总会有招人厌烦的一天”。 她与孙三娘、宋引章三人不仅有冲破当时环境下对于女性偏见的勇气,还最终在那样一个吃人的大环境里找到自己的路,这是《梦华录》里最感人也最有生机的女性力量。

另一方面,《梦华录》在展现女性力量的基础上,挖掘出了每个角色内心深处的困扰和两难,也镜像出每一位女性的心中不得。赵盼儿明明耻于自己贱籍的历史,却愿意为了救助宋引章,含辱纳垢地和周舍周旋。而过去的“污点”,也一直是赵盼儿最难以启齿的痛,为此,她做了很多功课去摆脱过往。

500

在与顾千帆情愫渐深、彼此欣赏、相互扶持的过程中,顾千帆逐渐把她看做破土而出的玫瑰,这样靠着自己的力量顽强生长的玫瑰,比被人捧着把玩的娇花还要矜贵。靠自己在东京立身并闯出一片天地的赵盼儿也渐渐摆脱“贱籍”出身带给她的枷锁和压抑,第十六集中,历尽千帆的她在众人面前大方舞蹈点茶时,其实已经与过去的自己和解了,对过去的一切终于释怀。

《梦华录》虽为古偶,内核却是现代价值观,这也是当下古装剧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回应。站起来,永远不向命运低头的价值观比起雌竞、玛丽苏更具生机。

写实又写意的宋史气韵

当然,一部古偶剧无论价值内核如何贴近现代意识,其古风与古韵仍是这类题材最大的亮点之一,否则,观众完全可以看现实剧或都市剧,不必通过古偶来隔靴搔痒。

事实上,相比现代剧,古装剧有着独特的审美和韵味,先见皮、再见骨是一部古装剧正确的打开方式,恰到好处的历史背景和美学构图不仅可以给演员发挥提供支点,也能赋予整部剧独一无二的气质与风韵。

然而,现在的许多古偶打着古装的幌子,演绎的尽是破碎的、疼痛的狗血与虐恋。剧情发展只是为了爱情服务,滤镜深重的让人看不出性别和年龄。“十级美颜滤镜”下的古偶,不仅消解了“古”这个字,也糟蹋了所谓的东方美学。

500

继《清平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剧之后,《梦华录》还原了富有市井气息的古人生活图景和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打开了更具细节的宋代历史现场。大宅府邸、街头瓦巷,每一帧的画面仿佛都是精美的宋代风情画,剧中的一花一木,亭台茶榭,无一不透露着浓浓的中式古典风格。

顾千帆这条故事线的背后是宋代“清流”、“浊流”两派的党争。宋真宗时期,江南士绅集团的代表人物王钦若与北方文官势力的翘楚寇准先后出任宰相,两人门生故旧遍天下,但因为所代表的党派不同、政见不合,结果造成两派人马争斗不休,史称“南北党争”。

在《梦华录》中。宰相寇准成了剧中的柯政,王钦若则被分拆成“萧钦言”与“朱佩若”两人,北宋这段著名历史被巧妙融合在故事中,增加了情节张力。

500

剧中,三位女性携手创立“半遮面”茶楼的事业线,也基本符合当时的史实。在宋代,女性经商确实常见,《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街上,就有很多女性商人,杭州名菜“宋嫂鱼羹”创始人就是北宋一位女性。而吴自牧所著《梦粱录》中出现了点茶婆婆等职业女性形象,女性拥有自己的品牌店在当时的东京并不稀奇。

此外,剧中出现的豆儿果、桃花果子、越梅蜜饯、雕花果脯、紫苏饮子、盐茶等在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均有记载。此外,剧中市井街坊的烟火气、雅素的宋瓷、点茶、作词这些无不让人神往,让人有穿越回宋朝的冲动。

比起神形皆无的古偶,《梦华录》在人物、情节、美学与内核层面避开了常见雷点,也打脸了最近几年不思进取的流水线量产品。脱颖而出的实质,是打破套路、尊重叙事、尊重观众的合力。然而,在流量与数据裹挟的影视生态里,这场意外的成功,似乎很难被复制到下一个项目中去。

(文章配图部分来自网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