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高考红楼梦作文题之我见。

500

首先开宗明义,高考的作用是一是为国选才的尺度;二是为家育才的指挥棒。

一、中国的历史科举制度刚出现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经过出题者和答题者几十轮博弈,变成出题者为出题而出题,答题者为答题而答题,八股文章横行,失去了推动社会进步的意义。

二、就本题而言,第一段和第二段关系非常牵强,第一段中的艺术效果真的差强人意,《红楼梦》作为长篇小说,做不到字字推敲,有许多凑字数的段子,这是其中之一,第一个直接移用和第二个借鉴化用------“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的景与大观园区别很大,大观园的使命是应制的而不是天成,所以用“翼然”----“浑然天成”之意是不适的,至于用“泻”更是低俗,不论是任何亭子题匾都为画龙点晴,体现主家意志,只要反问一句,出题者自己用不用,把《红楼梦》凑字数的段子拿来用艺术研究,艺术研究罢了,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高考题上,是最近教育文化界以丑为美的价值导向的体现。就是宝玉的提议“沁芳”艺术效果也不强,小儿女的私语之言,作为迎接元妃省亲的大观园之点睛之笔,也不够格,所以原作者无法,只能让贾政当托,以丑衬美。

三,再从第二段来看第一段,我的脑海,马上就闪现了唐朝的王勃的《腾王阁序》,体现的三种艺术效果,境界,层次比题目中的第一段不知要好多少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