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的词根是hi和story,分别是记述和审判,与“his”无关
【本文来自《“安”字有性别歧视的含义?【差点信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冬晓对于“history”这个词的解释就是胡说八道。
这个词是由两个拉丁文的词根“hi”和“story”组成,应该是“记述”和“审判”。跟“his”有个毛关系!
(《温迪嬷嬷讲述绘画的故事》开篇说的就是这个词)
关于这事,我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汉文字的起源和诞生,一定是发生在母系氏族时期。那时候男性的社会地位是相对低的。
就不可能有男尊女卑这个概念。
第二,“姬”这个姓应该仔细讲讲。因为百家姓里有好多姓都是他的后代。
(再往前都是“氏”,后面才有的“姓”。“姓”可以看成男权的奠定,但是也没敢去掉那个“女”字旁。)
“姓”这个字,可是个华夏文明里的“大字”哦?要靠它认祖宗的哦?
汉文字,是一个专门的学问,叫“文字学”。现在很少见人提。
不是在网上随便找几篇散乱文章,贴贴补补,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就行的。
虚线以上是对冬晓的批评。(视频文案的作业,要做做扎实;说稿子之前,自己也要先推敲推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于那个精日恨祖的女孩,直接就怼她没文化就行了。
隋唐以前,日本人全民都只会说话,不会写字。因为就没有呀,怎么写?也就是说,全民文盲!
而此时,汉文字已经经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进化了……
现在,日“文”里的71个假名,都是用汉字的。(算借?算偷?)
其中平假名是汉字的行书,片假名是汉字的楷书。
片假名这个更有意思,几乎都仅仅是偏旁。偷懒,哈哈哈哈。(那还配谈字源、词根呀……)
着重说一个:平假名“ぬ”——nu,就是“奴”的行书。
在下日语没学好,看有哪位通日语的,能给补充补充,有“ぬ”这个假名的日语词有哪些。
然后按照她的套路,直接怼到那张忽闪着无知的大眼睛的,无耻无畏又貌似无辜脸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