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勇士,是否相信重返光荣
西决结束了,时隔三年,金州勇士重返最高舞台。库追汤,科尔,伊戈达拉,他们在一块拿了3座总冠军奖杯,这是第6次打入总决赛,这一次跟之前的每一次都不一样。
一个人,一个团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态。寂寂无名到异军突起,年轻人没有包袱。成为王者之后,实力,自信,王者自带的吸附资源福利,还会让成功变得更加理所当然。但在不可抗力毁灭一切之后,再想爬起来绝不容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故事总是最催泪,因为经历过起起落落的人都明白,衰老对斗心的消磨,很容易给躺在功劳簿上找到完美的借口,只要你脑子里开始出现“我或者我们不行了”的念头,就会发现,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在证明:“是的,你想得没错”。
不管勇士会不会赢到最后,他们还能回到这个位置,就已经远远超出了世界对他们的期待。19-20是摆烂赛季,20-21,ESPN预测他们是西部倒数第二。21-22赛季开始前,很少有人认为勇士是真实的总冠军竞争者。库里在输掉附加赛之后,发出了“下赛季没人想碰到我们”的宣言,也许对手们会尊重库里的心气,可没人真的把这宣言当做警告——库里很厉害,勇士辉煌过,OK,还是请你们面对现实。
所有人都说你不行,你未必真的不行,但舆论营造下,你也很难不把勇士放在“深陷王朝后遗症”的话题里讨论。这时候,如果有个人动摇了,金州勇士这段故事也就翻了篇。
这个人是拉科布。
勇士球迷很幸运,因为拉科布比任何人都乐观地看待勇士未来。
19年夏天,汤神倒下,KD离队,利文斯顿退役,伊戈达拉即将老去,勇士基本没有了红利合同,从头培养年轻人需要漫长的时间,重返联盟之巅,谈何容易。伤病+衰老+薪资膨胀,制约强队恒强的三大不可抗力压在勇士头顶,进入重建,或者调低对未来的预期,做一些保守运作,更合常理。
然而,勇士反其道行之,趁杜兰特出走的时机,做了一笔“超低性价比”的冒进运作。在先签后换拉塞尔的交易中,勇士牺牲掉伊戈达拉和两个首轮签,之后又做了一系列小操作去满足先签后换不能超过硬帽的游戏规则,这个过程中又有一些损失。拉塞尔的顶薪合同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溢价,跟库里的位置又重合,勇士拿到他只是为了撑大工资单,为后续再做交易补强锋线做跳板,而这笔运作现在成为了勇士重返总决赛和未来建设的关键。
拉科布并非“壕无人性”,NBA不乏比他更有钱的大老板,如果投入不能获得回报,拉科布也不会认为,交着联盟最高的奢侈税进不了季后赛不会显得“人傻钱多”。拉科布愿意持续地挥舞美金开路,还是基于一个前提——虽然这听起来像饭圈说法,但确实是这个原因:
他相信金州勇士。
也许没人再关心刚刚打完的西决G5,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比赛。但如果你想更深刻地认识这支球队,理解为何会有人如此相信这支球队,那么G5是一场应该再复习一下的比赛。
本赛季,我时常提到,勇士的赛前布置能力是联盟T0级别。给他们时间,认真准备一场面对假想敌的比赛,虽然不保赢,但通常会有惊喜。在输掉重要比赛之后,再次碰面同一个对手,勇士也往往能给予猛烈的回应,展示出适应性和自我修正能力。过去三轮系列赛的揭幕战,勇士都拿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针对性攻防布置,而G5或者G6的收官战——之前一场都遭遇了较大困难——又能看到他们从上一场失利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教练组细致精准的比赛布置,球员高完成度的执行力,都反映出他们是一支高度成熟的团队。
虽然数据上未必认同这点,但西决G5是勇士防独行侠防得最好的一场。此时的独行侠已经充分适应了勇士的防守,比起系列赛刚开始时,独行侠进步了很多,包括:
东契奇对于破解大延误有了更深的理解;
基德找到了一些破勇士联防的手段,比如45°或底角为射手做定位掩护;
东契奇、布朗森、丁威迪,对一打一攻击勇士各点的难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独行侠射手基本找回了信心。
于是,勇士在G5大幅减少了联防,对东契奇也不再一味大延误,而是掺杂了大量三分线外一步的夹击。库里对位电风扇而不是布洛克,意义是电风扇投外拆或者顺下急停三分的能力不如布洛克,让库里夹击不容易被惩罚。同时,勇士收底角协防更加大胆,但并非无脑漏底角,弱侧45°防守人更加注意对底角空位的封锁,而对位防守人防持球人突破时,更加注意了遮挡持球人给45°出球的视野,跟底角、篮下、弱侧无球防守人形成了配合,结合全队积极轮转,尽可能让独行侠打得不顺。
这些防守改进,是勇士上半场确立领先优势的重要原因。但独行侠毕竟是准起来不讲理的打法,只靠防守改进并不能帮勇士收下系列赛。G4暴露的进攻问题同样不小,勇士对此也有准备。
为何G6汤在G5提前变身?
西决前四场比赛,汤神三分命中率29.2%,不说大失水准——两分球还行——起码低于期待。但也有个状况是,勇士前四场的进攻重心不在汤神,库里、普尔不谈,勇士更多在围绕东契奇防维金斯这组对位,以及卢尼的篮下优势做文章。随着独行侠越来越会利用勇士的非空间点做协防,库里、普尔的突破,以及寻找维金斯和卢尼打出侵略性优势都变难了,这时候就要反其道行之,先让射手投出来。
所以,找汤神是勇士G5的重点之一,而汤神非常牛逼地又一次经受住了考验,利用掩护和身高优势,先在外围打出威胁。与此配合的是,勇士打了大量POST SPLIT起手,既解决了双非内线的拖空间问题(一个低位策应,一个三分线做掩护),又给射手创造了投篮环境。
汤神打开之后,勇士就解锁了另一项看家本领——强弱侧结合。各位回想一下,今天的普尔有何不同?
他持球之后,总是先观察弱侧,然后强侧转弱侧,弱侧再转强侧,建立两个方向的威胁。
由于勇士总是试图找弱侧,就让独行侠协防球员的精力被弱侧牵制了。于是,普尔往弱侧看一眼,独行侠内线防守就愣住了。
这是勇士为何能在G5把独行侠稍稍冒头的护筐再撕开。在上线无球建立威慑力,强弱侧相互牵制的环境里,追梦·格林如鱼得水,把之前空有态度的强硬,变成了真正的得分。
在用人上,勇士也做了非常细致的考虑。G4输球,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第二节衔接段替补同时摆了太多,普尔带不动。但在波特缺席,佩顿尚未复出的情况下,轮换就是捉襟见肘。所以科尔用穆迪+别利察是可以预想的事情,这两人在G4第四节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但科尔不是直接把两人甩在场上,配套的是,第一节改了格林和卢尼的时间——过去先下卢尼后下格林,这次先下格林,上普尔摆四射手跟卢尼搭配,之后格林跟别利察再一起使用,细节拉满。
别利察意外地证明了自己防东契奇并不那么吃亏,两人速度、对抗对得上,这让科尔大胆地增加了别利察时间,让他在转移球、掩护和空间上都做出了贡献。而穆迪又一次回报了科尔的信任,他在第二节连续奉上精彩的协防,进攻端有正确的处理球和投射回应。
另一个细节是,勇士最后的收官决战用人,科尔的选择是卢尼而不是普尔或者其他人,原因是独行侠用了三后卫+两前锋极致五小,要跟勇士玩命——但勇士不玩命,你拉满空间,我偏偏放大体型。
于是,卢尼、维金斯一人一个前板甩出,水花兄弟获得空位三分,一人一发,杀死比赛。
4比1,金州勇士赢下了西决,送走了击败爵士、太阳的独行侠。过程中只有一点小波折,勇士看起来碾压获胜,但胜利绝不简单。独行侠这轮系列赛的外线投射起伏较大,但跟前两轮相比,他们的三分手感远谈不上失常(对爵士37.1%,对太阳39.9%,对勇士36.8%),且有三场三分炸裂(46.7%,46.5%,40.5%),防不胜防,而这三场,勇士赢下了两场。
不是独行侠不强,或者勇士强得让独行侠望尘莫及。如果勇士用太阳的方式对待系列赛,这不会是一轮绅士横扫局。勇士精心的布置,及时的调整,对困难充分的估计和良好的心态,以及每个球员在不同场次的爆发与坚韧,点点滴滴汇聚到一块,才让他们重返总决赛。这不容易的,对灰熊、对掘金,每一轮都没有结果看起来那么简单,勇士做得好,才让晋级看起来没那么难。
看似“浪”的外表下,季后赛,金州勇士展示着他们雕琢细节的品质。他们也努力挖掘着每个人的潜能,相信着大人物或者小人物的每一项优势。别利察、小佩顿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卢尼被球迷夸赞赛艾顿,而波特不只是长得像张大帅。在进入这支球队之前,他们的某些掩藏的闪光点,不会如此耀眼。遭遇两项毁灭级伤病的汤神浴火重生,维金斯被点燃了沉寂半个青春的篮板热情,还有从铁出天际化身限时库里的茶乔丹,他们曾被认为是“应该退役”、“溢价合同”或者“寒冰射手”,但金州勇士仍然给予他们相信,而他们让相信收获了完美的回报。
这些人还能聚在一起,续写或者加入这段故事,也正是因为“他”的相信——
时隔1102天,金州勇士重返总决赛,19年夏天孤独背影的身旁,屹立的是熟悉的战友和新的伙伴,他相信着身边的这些人,他也值得被身边的人相信:
斯蒂芬·库里,两年乐透,三年等待,他发出宣言,然后予以兑现,带着打磨精良的肌肉铠甲,以封盖三分和命中三分的方式杀死系列赛。新的,旧的,不同方式,现在,都是库里的方式。我本以为我们早就彻底认识了球场上和球场边他所展示出的一切,可库里没有让我们的认知停留在过往的美好记忆里,他相信他有潜能可挖,还能创造更多的奇迹,并以此相信为目标,向前奔跑。他就要做到了,或者说,我相信,他已经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