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睡前消息435期》90年代的标准小作文,到了今天试图焕发第二春

重磅消息,重磅消息,全知全能的马督工开始对中国航天产业指点江山了!

对此我一点都不意外,即便不断提醒睡前消息节目组要深耕细作,不要样样都沾,样样都不精。但细细想来,这本身也符合马督工自己的商业逻辑。

前脚踢完连花清瘟胶囊,后脚飞奔到航天这块大放厥词。这使得我不禁好奇起来,马督工做节目选材,到底是一时兴起?还是严格遵循甲方要求?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罗列十几二十个话题,然后拿着蛋卷的遗物当硬币投,投到那个算哪个。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说我不尊重已故的蛋卷,对此我表示,明明是马督工先动的手,别赖我。

500

好了,闲扯到此为止,现在来说说我对435期节目的一些看法:

1. 用美国人的方式发展中国的航天产业,这是一个很危险的想法

马督工的立论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前提:

1)中国必须立即对标美国的航空发展,达到其所处的阶段

2)中国当下的发展重心就是航天产业,对此要做最大化博弈考虑

第一点体现为:马前卒以“美国航天产业媒体面的先进性”来打击“中国航天产业的相对劣势”,进而营造出一种“不学美国,就达不到美国航天那么牛逼哄哄”的节目效果。

500

对于这点,我有两点疑惑,也希望专业性强的观友为我解答:

1)中国的航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到底是以稳步发展,达到我们的目标为主,还是以全面对标美国,复制所谓的马斯克模式,把送人上太空作为商业模式去发展?

2)中国与美国的航天产业的真实差距如何?哪些地方美国比我们强,那些地方我们对美国有相对优势?是不是像马督工所说的那样,全面被美国碾压?

我并非航天专业人士,但是最起码的经验告诉我,既然中国能在近几年完成天问一号的火星登陆,能做到美国尚未做到的月球背面登陆,那么中国的航天产业即便不如美国发展得久,发展得足够商业化,但我们一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这是我的直觉,但我不懂这块,所以也不下判断,只是对马督工的观点有所质疑。

第二点体现为:中国当下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我们当下的发展重要目标,是不是激进地发展航天产业?是不是学当年苏联一样,硬着头皮,按照美国人的路子跟他搞太空竞争?

当然,我在此声明绝对不反对搞太空竞争,甚至觉得十分必要,比如星链这个东西,我的建议就是直接打下来为好。

但问题在于,现在有人让我们用“美国人的方式”来跟美国人搞太空竞争,这就显得极其危险了。

为何危险?因为中美两国国家所处的生存环境是不一样的。

美国现在是世界老大,单极霸权,全球几百个军事基地,战略上封锁我们,他拥有极为安全可控的“充分市场化”条件,而中国这块的话,显然是没有的。

此外,当下中国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航天产业,甚至将航天产业充分市场化,商业化吗?我认为并不是这样的。

至少把航天产业的发展推到这么一个急不可耐的状态下,并且用美国在这块上所谓的“商业化的成果”来鞭挞中国,使其按照美国的路子来发展航天产业,这本身就极度的不合理。

借用一位不知名的微博网友的话:

500

对于这段话,我是深以为然的。我相信中国对于自己航天产业怎么发展,本身就有自己的规划,国家高层对标的,大概也根本就不是所谓的“马斯克模式”

2. 航天产业充分市场化的隐患

500

在我看来,航天产业充分市场化是有重大隐患的,因为对于中国来说,航天本身是一个国家高度管控的,有战略安全需要的产业。

说得再直白点,这个行业需要保密,需要防美国的间谍。

虽然按照马督工的说法,中国的航天产业全面落后于美国,只有我们偷他们的,哪有他们偷我们的。

但我坚决不认同这个观点,凭借着对于“事物复杂性”的一种本质认识,加上中国近几年在航天上的一些具有独创性的成功案例,我确信中国的航天技术绝对有相对美国的独到之处。

而美国对于这些独到之处是有觊觎之心的。一方面是觊觎,二方面是希望通过市场化来染指你的产业链。一旦介入你的产业链环节,那么我就可以慢慢侵蚀你这方面技术的独立性。

当然马督工可以说我做“可控的市场化”,那我反问马督工,怎么做?IT产业你可以做出联想这种买办,航天产业你就不怕出现第二个联想?

而即便是华为这样优秀的民族企业,在所谓的市场化环境下,美国佬想卡你脖子也能立即卡你脖子。

不否认市场化能带来一定的效率,能激发一定的活力,这是市场化的正面效应。

但也请不要忽视市场化对于一些战略性产业所带来的不可控的风险,以及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局”与美国的不同。

就好比为何美国能搞马斯克模式?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因素。譬如,美国是当前世界的老大,霸主,他的本土产业安全是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的,所以搞市场化外包,没有风险。

如果苏联尚未解体,世界仍然处于双极争霸的时期,你看看美国人敢把航天产业市场化吗?

忽略美国单极霸权的形成对于新自由主义深度发展,以及类似于NASA在借民营企业壳子开小号这些所谓的市场化的事件的影响,那就是典型的虚空讨论,缺乏入局的思维。

中国当下所处于的,新冷战逐渐成型的国际环境,以及面临的国际竞争与美国的封杀压力,迫使我们并不能像美利坚那样自由。

因此,一是出于技术保密考虑,航天产业的商业化与充分市场化有待商榷;

二是发展阶段的限制,使得我们无法在这个时期过度地放飞自我。

个人觉得,这起码的“底线思维”我们应该具备,而观察者网作为一个将“底线思维”视为核心理念的平台网站,我相信能在这里讨论问题的,大抵都该有此种共识。

3 表面上讲的是术,实际上是在传道

500

很多马督工的维护者会说:“人家督工讲的就是技术层面的建议,你爱用不用,不要搞人身攻击。”

对于能说这种话的小可爱,我表示呵呵呵。

在这里我试问通读了这期节目(这里注意是全部看完,看到最后)的人,请问马督工到底讲的是技术,还是体制?

如果只是谈技术,我大不可写这篇文章反驳,然而问题是,这期节目表面上看去是在讲“术”,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还是在传道。

这种传道的核心思路就在于:我们要学习美国发展航天产业的体制,学习所谓的马斯克模式。

围绕这个观点,马督工构建了“美国航天产业技术牛逼”“马斯克模式牛逼”的信息簇来实现论证的效果。

这其实就是他一贯的狭间辩经了。对此,我只能再度强调下面这两点核心的质疑:

1)美国航天产业与中国航天产业的技术差距,到底是不是马督工所说的这样?

这是对他论据本身的质疑,毕竟论据是可以选择性筛选的,自媒体面对普通观众有筛选信息的优势,这点还是请专业人士来评价评价。

2)中国适合美国这种所谓的产业模式吗?

这是对他提出方法的质疑,也是上一节提到的内容,即两国所处的情况不同,方法未必通用。

同时,上述两点,也是贯穿我整篇文章的质疑。

特别是对于第二点疑问,我觉得有一个很关键的解析必须明确:

讲清楚中美两国各自的航天产业发展史,并且讲清楚两国所处的不同的国际战略环境

然而这一块,我并没有在435期清晰的看到,我相信这也是马督工极力要去模糊掉的部分,因为一旦把这一块讲清楚了,所谓中国航天产业发展从体制上学习美国的论点就根本立不住。

在这里,为了相对科学精准地反驳马督工所谓“商业化”的观点,我引用陈平老师《代谢增长论》中对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分析:

500

即一个产业其发展阶段,分为萌芽期、生长期、成熟期与衰老期。而陈平老师论述了“政府作用”在这四个阶段中的不同体现。而其中,他认为一个产业真正实现且可以实现充分的“市场化”、“商业化”,往往是在“成熟期”,而非萌芽期甚至生长期。

这一方面出于民间资本无法承受所谓萌芽期与生长期的研发“沉没成本”,同时其逐利的本性,会使得其甚至可能打着研发的幌子做圈钱的事情。

我国在芯片这块的经历,如“武汉弘芯”的闹剧就是典型的在不恰当的产业发展阶段插入“市场化”操作的结果。

500

类似的事情我也亲眼见过不少,譬如隔壁公司创始人搞个什么芯片项目,炒高公司价格,高位卖壳。

而上次跟我们做设备的供应商聊天,他说园区里某个企业也是做什么新材料,从立项到投产一年不到就要完成,整个厂砸大钱,上满人做项目。我感到很惊讶,说怎么这么舍得花钱,是有情怀的人啊!

供应商听到这里数落我一阵:“有个屁的情怀,他赶那么急,就是等着把公司市值炒上去,然后卖壳子,这种事情我们见多了,对他们来说,现在投这些钱跟后来卖壳子的钱相比,更别就是小数数。”

市场化、商业化,说得好听,但民间资本本质是逐利的,越是在产业生命周期前置阶段,越容易出现这种卖壳子圈钱的忽悠人行为。

真正相对可靠的商业化与市场化,恰恰是在产业的成熟期,即所谓沉没成本基本上投得差不多,可以简单变现的时候。

因此,即便我们国内现在也在对航天这块进行一定程度的市场化,将一些东西开放给民营企业,但我始终还是那句话:要分清楚这些所谓的民营的企业介入的是“哪个技术的哪个产业生命周期”?是不是“卖壳子”的?

我为何认可陈平老师的代谢增长论?这是因为我在现实中看到了这样的结果,这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那么基于代谢增长论提到的产业生命周期,请问马督工现在中国的航天产业处于哪个周期?如果像你所说的还是“上限摸不到美国下限的阶段”,那请问搞商业化,搞市场化可行吗?

由此可见,马督工的经济学思维,是比较拉胯的,依然停留在“市场化了,商业化了,一切就都会好起来”那个层次,缺乏像《代谢增长论》中这种动态的,阶段性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此,建议马督工在跟陈平老师争论“拉美模式好”的同时,也认真学学他老人家的理论,思而不学则殆,请谨记!

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到,马督工所谓的狭间辩经,总是打着“讲方法”的幌子,做的却是传道的事情。这本质上来说就是传销常用的话术。

一开始用一大堆数据和成功案例征服你,用之对比你的不足,以此打垮你的心理防线(讲美国航天技术的牛逼之处,马斯克模式的成功案例)。

等你完全入瓮了,然后跟你讲这种技术背后的体系,体制。因为下意识接受了技术牛逼的设定,自然就很容易接受体系与体制也牛逼的DLC。

当这一切铺垫都做足之后,关于技术的讨论会荡然无存,话题会直接转入体制的讨论,最后把“要想发展出这种技术,就得先搞这种体制”的观点深深地刻入你的脑海。

表面讲术,实际传道,这种套路怎么看怎么熟悉,直到我今天重温了傅正老师在观视频讲《走向共和》那期节目,这才恍然大悟。

4. 90年代的小作文,到了今天试图焕发第二春

傅正老师在节目中,对于90年代初期,国内社会科学界出现的一种“自我批判范式”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总结,其结构如图:

500

仔细看来,马督工此期基本上也是遵从着这种90年代小作文的套路模板。

首先指出中国航天发展中的某些问题,然后分析一通;然后开始介绍美国的马斯克模式相关的优秀经验和成功案例,最后把问题归结与制度,让我们引用借鉴。

而且这种制度问题,按照傅正老师的说法,往往又会归结到所谓的“私有产权不明”。

500

于是乎怎么让私有产权明朗呢?学人家NASA,放开搞市场化呗!

怎么样,这小作文写得标准不标准?

当然,我们不能说此种小作文全盘错误,毕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类比问题、解决问题本身也是一个普遍的规律,所以说小作文整体的框架结构也并没有太明显的逻辑硬伤。

然而真正的硬伤始终在于“入局”这一块,即没有充分对比的这两个样本之间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不完全是主体自身生长发育情况的差异性,也有主体所处的环境的差异性,以及不同主体所面对的发展趋势,即势层面的差异性。

要把这种复杂结构的差异性讲清楚,非常的困难,这也是为何他国的经验往往并不能直接拿过来套用,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趋近于期望的效果。

那么为什么马督工的小作文比一般的小作文更具有迷惑性呢?

这主要是马督工给自己套上的一些标签搅乱了普通大众对其真实意图的判断。

首先是马列原教旨主义这一个标签:

一谈马列主义,似乎就天然与西方那套形成对立。但实际上认真学学马列,认真读读教员作品的人就会发现,所谓的原教旨主义的马列与经过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实践且本土化的马列是有着重大区别的。

这就好比当年的共产国际始终认为发动工人进行阶级革命是在中国搞共产主义的根本思路,这就与教员后来坚持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而农村包围城市,恰恰是教员这一代领导人在结合了中国社会实情之后,对共产主义的原教旨精神进行的本土化的修改。类似的例子,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还有很多。

因此,在中国谈共产主义,谈原教旨主义和谈毛邓,谈三个代表,谈习主席思想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而恰恰是后者,更贴合中国实际的国情,更值得我们去深入理解。

故,不是披上一层马列原教主义的外衣,就等于成为了适合中国本土的共产主义斗士。马督工充其量就是李德、博古、王明之流,跟教员的思想比,那简直差得太远。

其次是工业党这个标签:

工业党本身是对历史虚无的文化公知的一种逆反,但反过来看,工业党自身却也天然具备另一个层面的历史虚无的特性。

这种虚无缘起,取决于一名工业党如何看待"工业史"与“文明史"的关系。具体的,大家可以看看我下面这段插入的论述:

工业史与文明史的对比,在早期工业党这里的雏形是49年之前是“农业国家”,49年之后是“工业国家”。

比如金灿荣政委就提到过这个观点,认为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是降维打击,具有碾压效应。

但即便如此,政委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农业国家所带来的文明史的价值,对传统文化仍然是有肯定面的。

比如政委就认为儒家文化圈的人普遍勤劳,这点即便在工业社会也是有优势的。

唯独到了马督工这里,演变成了农业国家完全不如工业国家的“线性进化论”思维,以此完全否定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进而只突出这七十年的工业史。

我个人感觉,这也是工业文化在工业党中的一个重大分歧。

马督工理解的工业文化必须与中国的文明史割裂开来,类似于一个完全再造的文化,但由此自然就会出现所谓的“文化虚无主义”,因此即便马督工如何强调工业史的独立性,却无法避免最终还是会演变成一种“慕强”全盘照搬西方的激进学习。

这种慕强心理其实是随处可见的,只不过以前学苏联,现在学美国。

PS:我个人认为要正确地发展工业文化,一定要解决“文化虚无主义”的问题,就一定要把工业史与文明史相融合,而不是相对立。

说得直白点,就是如果你将工业史与文明史对立起来,那你就会必然产生虚无主义的认知,反之则可以结合中国本身的文明特征去发展工业文化。

无论是工业党还是慕洋公知,一旦内心虚无的问题解决不了,本土文化的根性不足,那么皆可变得反动。

所以同为学工科出生的工业党,我对工业党朋友的建议一向都是,加强文化学习,切记不可虚无。

马督工善于用工业党的数据分析,从术层面去剖析某一个社会现象。

但这种分析方式本质上仍然是传统文化公知使用的那套,即用“有利于论证自己狭间观点的论据去构建信息茧房”

只不过当年的文化公知用的论据是“日本夏令营”、“德国下水道”这种经不起推敲的鬼话,马督工采用的是其精心筛选的,至少非专业人士不太容易挑出问题来的片面数据。

如果我们扒开马督工身上所谓“马列原教旨主义者”“工业党”的标签,那他还剩什么?

我只看到了虚无主义的内核,这种虚无主义的本质表现在于:

对中国这个国家所处于的客观实际情况,没有深刻全面,具有历史深度与宽度的了解。同时在分析问题时,也不会将其带入到自己的思考之中。

这就导致马督工的内核与文化公知其实是相似的,是一种强烈的虚无主义,这使得其分析问题的方法始终很难真正切入到中国的实际现实中去,形成一种“挟洋自重”的虚空暴论。

6. 要解构一个人的话术,首先要解构其思维模式

对一个人的批判,大致分为三种层次:

最底层是对于其屁股的批判,这也是我们常常见到的,网上各种互贴标签的撕逼。

第二层是对于其观点的批判,这也是公知们乐于其中的辩经。

而最高层次是对其思维模式的批判,这其实是一种本质批判,因为思维的问题是最根本的,思维错误,论据再华丽,观点再犀利,都不值一哂。

我相信大多数观友对马督工的批判,集中在屁股这层。而一部分观友有精力跟他去辩经,所以到达了第二层。

而我本人呢,基本上是从思维层面进行批判,在这里并不是说我的批判更高级。在我看来,各个层面的批判其实都是需要的,甚至可以互相协同。

只不过无论你使用哪种批判,思维的批判是一定要尽力去掌握的:

因为只有触及思维层次的批判,才能使真理越辩越明。

马督工为何会如此不考虑中国实际国情地推崇所谓的“美国模式”呢?

我认为答案就在他这一段回复中:

500

这段话暴露出马督工思维上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即他认为“工业史”的价值远远大于“文明史”

结合上一节的论述,这解释了其“文化虚无主义”的缘起,也能够解释为何他对传统文化有着如此赶尽杀绝的执念。

而这段话,也是为何马督工能够在435期节目中,不遗余力地推崇“马斯克模式”,推崇“航天产业市场化、商业化”的根本原因。

当然,马督工这段话自然是经不起推敲的,用温铁军教授的“成本转嫁理论”就可以很好地反驳,即美国所谓的社会稳定性,根本来源于核心矛盾随着全球霸权外移,这种矛盾外移是其本国能够按照马督工眼中那种所谓的“美国工业史”进行演化的前置条件。

就好比,美国的大农场,必须建立在将印第安人赶尽杀绝的前提下;而美国的所谓航天产业市场化,也必须建立在苏联解体与全球霸权提供安全的产业环境的前提下。

故而,如果要将美国工业史的经验借鉴到中国,那么马督工必须回答一个问题,我们有美国的这些前置条件吗?

因此,马督工所谓“工业史”大于“文明史”的核心观点,以及其片面将美国工业史类比到中国身上的操作,其底层逻辑是崩溃的,其思维面是严重错误的。

这个错误就在我所说的“缺乏入局”看问题这一点上。

就这点而言,反而不如“入关学派”对于走出去,将矛盾转移出去的底层思维来得扎实,因为在我看来,入关学派至少抓住了中美两国发展差异的本质,而马督工却连问题的最基本面都没有看清楚,一厢情愿地希望将美国的工业史复制到中国身上。

带着这种狭隘的,错误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哪怕你把美国工业史上每一个事件都如数家珍地倒背如流,此种狭间中刻来的经验对于中国的实际发展也是缺乏普遍借鉴意义的。

如果马督工不打开自己的思维,承认工业史不过是文明史很小的一部分这一基本事实,那么他的求索之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偏。

可以说,马督工一系列暴论背后的根本问题,以及435期中对于中国航天发展的相对幼稚的看法,都离不开他在思维层面所陷入的“工业史”大于一切的狭间,也离不开逐渐侵蚀其内心的“文化虚无主义”

与所谓的论据不详,观点错误,屁股歪了,相比,此种思维层面的错误是本质错误,这个错误不解决,《睡前消息工作室》将无法得到真正的成长,将陷入“狭间辩经”“刻舟求剑”的永恒轮回之中。

再这么下去,就如下面这位观友所说,马前卒施工队,就只配念报纸了。

500

结语

90年代的标准小作文,到了今天试图焕发第二春,然而春寒料峭,水土不服,这个春天有点冷。

毕竟,这届网友不好带了啊!

500

有人问我,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航天产业市场化到底会让哪些人获益。

我笑而不语,这无外乎是:该挣钱的挣钱,该窥情报的窥情报。

毕竟这篇文章又不是马督工的原创,他作为一个媒体平台,把别人的观点放出来,挣点平台费用。那么发表这个文章的人到底有什么本质目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从连花清瘟胶囊横跳到航天产业市场化,马督工越来越放飞自我的样子,看得我这位旁观者真是“如此如醉”。

为何就不听听广大网友的劝告,好好地把事情做精,非要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要插一脚,发表一些半灌水响叮当的言论呢?

这种四处蹭热点,四处引流,四处接单的商业模式在短期内可能有生命力,但长期来看呢?习惯狭间思考的马督工,会不会把自己的自媒体创业生涯也搭进其思维的狭间里,对此,我们拭目以待。

戏雕!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