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核文化】核显轻薄本畅玩《2077》,并不是一句空谈

自古以来,笔记本似乎就无法同时兼顾性能与轻薄。

想要畅玩 3A,你就必须忍受游戏本的傻大黑粗外观,拎着 5 斤重的机器“练功习武”;想要轻薄颜值,你就必须忍受办公本羸弱的性能,跑个《英雄联盟》都费劲,就更不用说光鲜亮丽的单机游戏了。

其实要兼顾轻薄与性能也不是不可以:前两年玩家国度 ROG 推出了“幻”系列笔记本,硬是在 13 英寸的机身里塞了高性能独立显卡进去,达成了性能和轻便的平衡。

不过价格嘛……哈哈。

500

这其中最难受的,恐怕就是初入大学的学生党了:父母不给买游戏本,在宿舍眼巴巴看着周围同学畅玩《赛博朋克2077》,自己只能靠和独立游戏勉强解馋;心仪的游戏在杉果打骨折,买来以后却发现办公本跑不动,只能放在库里吃灰。

痛,真是太痛了。

500

不过,平时不关注硬件设备和笔记本市场的朋友们或许还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随着 AMD 锐龙 6000 系移动端 CPU 的发售,同时满足性能、轻薄与颜值或许不再是梦想,核显大战《赛博朋克2077》没准真的能行。

如果你并不明白我在说什么,没关系,往下看你就懂了。

500

>>>为什么性能与轻薄不可兼得?

笔记本电脑,实际上是一种多方妥协的产物。

与台式机不同,两台具有相同 CPU 和显卡的笔记本,仍然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性能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罪魁祸首”就是笔记本的散热能力,旗舰级的硬件也只能在羸弱的风扇和热管面前含泪降频。

这里要点名批评去年的微星 GF66:因为散热能力太差,表现直接被纸面配置一模一样的兄弟型号 GE66 完爆。视频渲染速度慢 25% 也就算了,《古墓丽影:暗影》这样的游戏竟然也能被拉开 21% 的帧数,实乃 i7-11800H 和 3060 之耻。

500

然而众所周知,风扇和散热管都是有重量的。想要更好的散热能力,你就必须忍耐双风扇、六热管甚至更夸张的重量……这个级别的游戏本就得 2.5KG 起步了,彻底告别普遍重约 1.3KG 左右的轻薄本市场了。

英伟达也考虑过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推出了 MX 系列的超低压独立显卡,提供给 1.3KG 的轻薄本使用。MX 系列的建议功率仅有 25 瓦,确实不会影响散热,也不会牺牲多少便携性,算是解决了一些用户的需求。

500

但是,黄仁勋的刀法,你们懂的。

MX 系列虽然名字和 GTX、RTX 千差万别,实际上只要一看参数就能明白,MX 就是挨了老黄刀法的 1050 和 1650 嘛……

这两张入门显卡玩单机游戏已经很吃力了,MX 自然更吃力。所以笔记本厂商在宣传 MX 系列显卡的时候,往往都不好意思吹游戏性能,而是吹英伟达的 PR 剪视频加速,美其名曰“创作本”“全能本”“轻薄本也有高性能”。

500

这可苦了那些不懂笔记本行业的电脑小白。

本来各种花里胡哨的配置和参数就已经让小白目不暇接,能搞懂“性能释放”就已经算是小白中的大佬了;这个时候厂商放出了 MX 系列的轻薄本,小白一看这不就是兼具性能与便携的“梦中情本”嘛,开冲!

等小白兴冲冲地打开 3A 游戏之后,MX 系列那可怜的 2G 显存就该给小白“上课”了。《死亡循环》这样的次世代作品就不说了,连《地铁:离去》都无法正常启动,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

寄。

500

>>>那么,为什么 AMD 能拯救世界?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得先搞明白为什么以前核显都那么弱。

核显核显,顾名思义,就是跟 CPU(核心)待在一块的显卡:独立显卡是由芯片、风扇、显存和其他零部件组成的,所以只要把芯片单独拆出来与 CPU 组合,就能形成一张芯片上同时集成 CPU、GPU 的功能。

500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现代的 CPU 体积已经接近了主板所能承载的上限,再加一个和 CPU 一样大的显卡芯片进去相当于天方夜谭;核显还需要和 CPU 共享内存,但正常内存的性能比独立显存要烂出去十几条街;更关键的是,以前的轻薄本给 CPU 散热都够呛了,再来个高性能核显,岂不是成了“烤熊掌”?

所以综上所述,英特尔和 AMD 都没有办法、也没有意愿去开发高性能的核显,导致我们想玩游戏必须买独立显卡。

500

只不过随着硬件科技的进步,上述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首先,以联想和小米为首的笔记本厂家突然开始发力,强调将游戏本上的部分设计“下放”到平价轻薄本上,例如散热与性能释放。经过两三年的试错和沉淀,现在 4000-6000 元主流价位笔记本普遍都有不错的散热,整机功耗突破 60 瓦非常轻松。

其次,LPDDR5 高频率内存也已经正式铺货了。虽然还存在各式各样的调校问题,但至少新一代内存的频率远超上一代,已经勉强能喂饱高性能核显了。

500

最关键的是,晶圆工艺也升级了:台积电在 2020 年末正式上马了 6nm 制程,而台积电的最大客户之一 AMD 自然享受了这份红利,给锐龙移动端的 CPU“瘦了身”。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推动之下,今年年初 AMD 公布了锐龙 6000 系 CPU。它的 CPU 性能基本相当于原地踏步,只是改善了一下续航能力,所以有很多数码博主直呼“AMD 脸都不要了”;然而 6000 系还带来了一颗重磅炸弹,那就是除了苹果 M1 以外的“地表最强”核显……

Radeon 680M。

500

>>>这颗核显的实际表现如何?

从参数上看,680M 大致相当于阉割了一些零件的 RX 6400XT,与上文提到的英伟达 MX 系显卡做法类似,都是“切”下来的入门显卡。

然而 680M 并不会像 MX 系列一样受制于可怜的 2G 显存,而是会直接调用笔记本的内存,所以市面上几乎找不到能爆 680M 显存的游戏;另外 680M 的芯片架构是和 RX 6000 系一样的 RDNA 2,也就是说它不仅支持 AMD 为 RDNA 2 量身定制的 FSR 超采样技术,甚至能开光追……

当然,开了光追以后帧数只剩个位数了,基本就是娱乐用的。

500

在实际的游戏表现中,680M 也表现出了不俗的性能。概括来说就是能 1080P 中低画质畅玩市面上的几乎所有游戏,约等于一台 PS4:

《战神》默认画质+FSR 质量,40 FPS

《赛博朋克2077》低画质+FSR 质量,39 FPS

《微软飞行模拟》中低画质,33 FPS

《极限竞速:地平线5》中画质,67 FPS

《巫师3:狂猎》中高画质,50 FPS

《荒野大镖客:救赎2》中画质,30FPS

以上数据来源于 AMD 官方和推特博主 TechEpiphany,另外也有很多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做过类似的评测,搜索“680M”“6800H”等关键词即可。

500

更关键的是,AMD 今年 3 月还推出了全新的 RSR 技术,相当于让所有游戏都可以强制运行 FSR,以损失少量画质的代价获得 20% 至 50% 的帧率提升。

相比之下,隔壁英伟达的 MX 系列、GTX 10/16 系列都不支持 DLSS,哪怕支持也要面临游戏厂家适配的问题。这波啊,这波是黄仁勋自愧不如。

500

总得来说,核显 680M 达成了续航、价格与性能的平衡点,是今年轻薄本的香饽饽。

680M 的出现让英伟达今年的 MX 550、MX 570 两款低功率独立显卡非常尴尬,几乎失去了购买价值。50 瓦功率的 RTX 2050 性能的确可以超越 680M,但代价就是续航和价格又被 680M 完爆,具体就看各位的取舍了。

500

这里不是在给 AMD 打广告,毕竟杉果不是数码媒体,也没那么多流量让 AMD“赏脸”。写下这篇文章,是因为我作为一名数码爱好者,很喜欢 AMD 和苏妈身上的那种敢于变革、敢于引领行业的精神。

顺带一提,AMD 的下一代 CPU“Phoenix”年底就要亮相了。有人爆料说下一代核显的性能可以比肩 3060,我个人持怀疑态度,毕竟今年的 680M 美其名曰可战 1650MQ,实际上也就是 MX550 的水平;以此类推,Phoenix 的核显应该也就是 1060 左右的水平,不能再高了。

但转念一想,一颗成本不高的核显居然就能战平一代神卡 1060?来朋友们,跟我一起念:

AMD,_____!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