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分析一下《缀术》失传的文化因素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278383”推荐,来自《作为一个墨家学说的信徒,也要为儒家思想的内涵做一定的支持》评论区,标题为观察者网用户_278383添加】

  • 我行我朴素
  • 即便墨家学说没有淡出江湖,要独自承起古代科学发展的大旗,那也几乎是小概率的事。

    诚如笔者见解,科学发展是需要条件的。

    首先,墨家思想也缺少符号学的幼苗种子。而没有符号的支持,抽象化的演怿、推理就很难向公式化发展,也很难进行精简、浓缩。符号、数字都没有,谈不上科学大发展。

    其次,实用技术的基础也不支持古代中国的科学发展。

    帝国的冶金工业受治于兵部与工部。为了国泰民安,断绝动乱的种子,帝国除少许冶金产品用于农具和兵器、货币、工艺品,根本就不大力发展冶金,甚至是限制冶金工业。

    没有冶金的进步,机械时代的到来也就无从谈起,物理的理论化也只能浅谈为止。

    帝国的户部始终支持陶瓷和丝绸。

    陶瓷的秘密保持了五百年,可也没能承担起化学的发层。

    丝绸业也受制于天朝人口众多的影响,朝廷为保证就业人口,明确反对机械化,这一点也否定了实用技术的升级。

    说来也是没辙,帝国倒是愿意发展玻璃,户部搞了个琉璃厂,二百年也弄不出玻璃。谁不想弄个老花镜?将军也想弄个望远镜啊。

    没有玻璃这个划时代的发明,从根本上就无法弄清楚宏观、微观的世界,理论科学也无从谈起。

    所有条件都不支持,即便墨翟再生,古代科学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有质的提升!

    别再消费孔子了,让他老人家清净清净。

emmm,有简单符号,这个可以从算筹发展得来。

还有,应用的痕迹也有,但是书面的明证由于《缀术》的失传,也没法严谨的证明。

推测算法在上世纪学界有不少文章论述。从应用来说,祖冲之的缀术,对比刘徽计算圆周率的记录,可以肯定与圆相关,但既然祖冲之能另成十章《缀术》,必定有其独到之处。历史书里的痕迹只说了祖冲之的指南车比前代的造物可靠性、灵活性更高。那必定包含齿轮,至于是否包含斜齿轮,圆锥齿轮,没有实物和实际记载,也不好下定论,毕竟这在当时是高级技术,当年又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手段。

我这里就简单分析一下《缀术》失传的文化因素。

魏晋玄学的影响很大,派生出的玄言诗和山水诗因文辞不优雅,在唐宋是予以否定的。我拿今天的现代诗来类比,诸位也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而且今天的诗词,仿古的风潮是越来越兴盛了,无论是网文,还是严肃文学,都有体现。

因此,今天的一些科学话语体系,在之后的一个时期,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变化,届时如果没有具备完整传承的科学家体系来解释前人的科学工作都做了什么,那么必然会出现《隋书》所说的“学官莫能究其深奥,故废而不理”,这个明证也有,马哲的争论是明显的例子,不便多谈,倪文尖老师说的“贫贱夫妻百事哀”的例子B站上就有,还有“以德报怨”,没有读过经典,不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就进行演绎,就会曲解这两句话的意思。

科学方面,就说国内的数学教科书吧,你读起来就是没有外国的译本读起来容易理解。但是当你真的读完国外的较为容易理解的教科书,再回过头拿国内的教科书刷题,你会发现在锻炼手上功夫这方面,还是国内教科书好。

当然我不是说今天传统文化复兴就要把英文字母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全都废除,轮子的确没必要二次发明,但是定义权,解释权,包括对今天拼音缩写的解释,计算符号的进一步发展,要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说人话就是函数计为F这些没必要改了,新领域的一些符号,缩写,用老百姓更容易懂的一些拼音简写,是个路子。这点在工程领域的表现很明显,毕竟要让普通工人也能看懂,那就不能太“洋气”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