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森基金会:亚洲供应链多元化—退出中国很难
过去几年发生的一系列破坏性事件:从新冠疫情到中美贸易战,再到港口交通拥堵,导致了许多关于“供应链的一切都将发生变化”的沉重结论。
对经济安全和地缘政治动荡的担忧日益加剧,加剧了对产品来源的前所未有的关注。从关于“供应链多元化和回流”的无数条新闻来看,大部分亚洲供应链似乎因近期的动荡而正在重塑。但那是现实,还是只是虚幻真理效应的一个例子?
翻译: 东西智库研究员 张乃琳
来源: 保尔森基金会
电子和机械行业将成为检查供应链变化的有效案例,因为它是全球贸易中价值最大的类别。它也恰好是中国在生产和出口方面均占主导地位的行业,并拥有成熟的亚洲内部供应链。
然而,通过一些现实的数字,我们却发现了一组不同的故事。事实上,在电子和机械方面,亚洲供应链几乎没有变化。虽然中国已经出现了一些多元化,但这种“转变”实际上并不像人们看到的那样。
乍一看, 2018年到2021年,中国对美国的电子产品出口下降了 10 个百分点,其中大部分被东南亚国家弥补(见图 1a )。这看起来好像中国一直在以牺牲东南亚国家,尤其是越南为代价而输掉比赛。
图 1a 东南亚对美国的电子产品出口增加
资料来源:美国人口普查局
但是,给东南亚带来的好处相对来说是微不足道的。确实,一些产品的“制造”标签已经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因为后者接管了价值链最低部分的总装。但即使在疫情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期间,中国的整体制造业水平也始终保持高位。相对于中国的整体产量,向东南亚的转移在全球范围内可以忽略不计(见图2)。
图 2 中国制造业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
来源:世界银行
随后的分析,依赖于消费电子行业中从苹果到宏碁等主要公司的小型案例,以更真实地了解各国在“微笑曲线”价值链中的近期变化和相对位置。尽管远非对亚洲供应链的全面考察,但该分析仍显示了供应链构成的根深蒂固。
案例一:苹果(美国公司)
苹果对亚洲制造生态系统的依赖,尤其是中国,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公司的决策可以作为电子供应链运动的领先指标。2019 年至 2021 年间,苹果将其在中国大陆的制造基地数量从 47.9% 小幅减少至 42.4%(见图 3)。
图 3 Apple 在疫情期间将其供应商站点减少了 25%
注:该数据反映了 Apple 98% 的生产链,显示了供应商站点的实际位置分布,而不是公司总部。在所示三年内,供应商站点总数为 759、799 和 611 个。Apple 减少其供应商站点也导致供应商在各国之间的适度重新分配。
但这与其说是从中国发生的重大转变,不如说是苹果在此期间一直在巩固其供应链这一事实。该公司已将其供应商站点总数减少了四分之一(从 2019 年的 799 个减少到 2021 年的 611 个),中国站点占总削减量的很大一部分是很自然的。
深入研究这些供应商后,苹果从中国撤出的许多工厂都专门从事包装和金属生产等劳动密集型工作。与此同时,苹果在 2021 年的名单中增加了 14 家新的中国供应商,其中许多是光学元件、传感器和连接器等中间产品的高价值、知识密集型制造商。
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工作正在转移到东南亚,其在 Apple 供应商中的份额从 2017 年的 11.6% 上升到 2021 年的 15.1%,几乎与日本第二大份额持平。
在东南亚,越南一直是佼佼者(见图 4)。这部分是因为苹果公司的 200 家供应商中有11%的供应商(主要由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公司组成)在新冠疫情之前已经在越南拥有至少一个制造基地。因此,这些供应商相对轻松地扩大了在越南的业务,抓住了苹果从中国剥离的低端组装和包装领域。
图 4 Apple 供应商已将目光投向越南以进行扩张
苹果供应链的另外两个重要的东南亚国家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美国和欧盟公司在这些国家担任研发和高精度制造的分包商。然而,这种趋势并不是特别新鲜,因为两国自1960 年代以来都占据了这一领域。
但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并没有充分利用苹果在东南亚的适度多元化。到目前为止,泰国和菲律宾只看到了两个新站点,而印度尼西亚则没有。据报道,对其中一些国家的运营、监管和财政瓶颈的担忧显然使公司望而却步。
因此,苹果供应链的构成与贸易战和大流行之前基本相同。也就是说,研发和价值链中大多数知识密集型部分都在更发达的经济体中完成;最简单部件的终端组装和生产正逐渐从中国转移到越南等成本较低的国家。但中国仍然是苹果大部分供应链的所在地。
案例二:三星电子(韩国公司)
如果有一家公司在越南实现了多元化,那就是韩国的三星电子。其中大部分是在新冠疫情之前开始的,到 2017 年,三星占越南出口的近四分之一。在过去十年中,该公司一直位居越南前 10 位外国投资者之列。
到中美贸易战爆发时,三星利用对中国供应链的担忧,在 2020 年围绕关闭中国“最后一家工厂”展开了一场媒体宣传活动。该公司称其此举的原因是在中国失去了市场份额。
这种宣传掩盖了一个更复杂的现实。尽管三星在中国的供应商份额从 2017 年到 2021 年确实有所下降,但中国仍占该公司供应链的近 13%,远未关闭最后一家工厂。该公司只是在中国不再有总装点,这使它得以吹捧“三星离开中国”的故事。
图 5 三星“离开”中国更多的是回归大本营
注:该数据反映了三星电子 80% 的供应商价值,显示的是供应商站点的实际位置,而不是公司总部。2017 年和 2021 年的供应商站点总数分别为 178 个和 189 个。
此外,三星此举的主要受益者不是越南,而是韩国——三星超过30%的供应商站点现在都在韩国,而越南只有 14%(见图 5)。在供应链环节,转移到越南的是简单组件(音频、视频、PCB)的生产和组装,而知识密集型环节则回到了韩国。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星采取了与苹果类似的做法:将最低的生产环节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并将更复杂的研发能力“回流”回国内。但说到生产链的中间环节和中间产品,中国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案例3:步步高电子公司(中国公司)
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步步高并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作为 Oppo、Vivo、OnePlus、Realme 和 iQOO 品牌的母公司,步步高在 2021 年的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 23.7%,超过三星(19.5%)和苹果(17.1%)(见图 6)。
图 6 步步高智能手机出口领先(出货设备数量)
鉴于公司总部位于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之一广东,并且其所有品牌都完全依赖内部生产,因此步步高在全球拥有 25 家工厂可能有些令人惊讶(见图 7)。
图 7 步步高的供应链比预期更加多样化
但步步高的多元化战略是更贴近终端消费者。公司已在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建立了海外制造能力,旨在拿下东南亚和南亚市场。最近,它在印度诺伊达进一步扩张,以接近非洲和中东的新出口市场。它还在土耳其设立了一家工厂,旨在进军欧洲市场。
与以前的韩国和美国竞争对手不同,步步高在很大程度上绕过了在东南亚设厂(越南和印度尼西亚被考虑过,但被拒绝了)。该地区不符合公司向服务不足的大型市场扩张的发展中国家的战略。
尽管如此,即使是在供应链方面具有“主场优势”的中国公司,也遵循了上述多元化模式。步步高也将最简单的生产外包给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同时将大部分生产留在中国。
案例四:Acer(宏基)
虽然不是智能手机制造商,但宏基是台湾十大消费电子制造商,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制造商。由于宏基在 2000 年代初将其商业模式从内部制造转变为外包制造,因此其在供应链上的选择值得观察。
Acer 的所有组装都位于中国大陆(14 个站点)。在宏碁拥有的 169 个制造基地(包括 24 个主要分包商)中,三分之一位于中国大陆,21.3% 在东南亚,11.2% 在中国台湾,7.7% 在美国。
图 8 Acer 的供应链分布相对均匀
注:图中 "Taiwan" 应为中国台湾
在贸易战和新冠疫情之后,该公司的供应链几乎没有变化。在中国和东南亚只有少数供应商站点关闭,但这是由生产优化驱动的。宏基在中国台湾或美国保持研发,与东南亚工厂签订简单组件的合同,但在中国仍保持一体化供应链。即使在两岸紧张局势升级的情况下,维持这种现状的经济理由也很充分。
微笑曲线经久不衰
宏基不仅是一家消费电子巨头,还是该行业全球价值链概念化的先驱。该公司的创始人施斯坦开发了现在著名的“微笑曲线”来代表价值链每个环节的附加值(见图 9)。
图 9 制造业位于微笑曲线价值链的底部
本分析中的国家可以沿着“微笑曲线”绘制(见图 10)。结果表明,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它们沿曲线的位置基本上是静止的。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占据较高端,而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则继续徘徊在底部。
图 10 2000 年与2019年,微笑曲线上的位置变化不大
注:图中的 “Taiwan” 为中国台湾。x 轴代表基于 ADB MRIO 平均传播长度数据的生产阶段的国家/行业位置。y 轴代表劳动生产率,使用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按经济活动划分的平均名义月收入的数据,以 PPP 调整后的 2017 年美元表示。圆圈的大小代表按国家/行业划分的全球价值链的总附加值。方法改编自“测量全球价值链中的微笑曲线”,Meng, B.、Ye, M. 和 Wei, S.-J。(2020 年)。
像中国和越南这样的国家正在沿着曲线扩大其现有位置,而不是有意义地转向任何一个高端。尽管规模越来越大,但与中国相比,东南亚国家仍然相形见绌。发达经济体继续在曲线的末端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末端是全球价值链中最赚钱的部分。
越南是新广东吗?
该分析表明,供应链多元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至少在机械和电子行业是这样。即使在过去几年从中国到东南亚的适度多元化,每个国家所占据的价值链部分基本保持不变。
没有不可预测的灾难性事件,在可预见的未来,供应链构成不太可能偏离观察到的趋势,中国在消费电子产品生产方面仍然是“世界工厂”。
东南亚将继续占据中国为提升微笑曲线而日益减少的组装和基本生产的一小部分。但在东南亚,并非所有国家都是一样的,越南是其生产基地增长的佼佼者。
在许多方面,越南可以被认为是广东省。事实上,2021 年越南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工资与 2011 年的广东相似(见表)。越南还通过优惠税收和扩大工业园区积极吸引外国投资者,从中国的剧本中脱颖而出。
今天的越南堪比十年前的广东
然而,如果广东的类比成立,越南的优势可能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例如,到 2024 年,越南将完全符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和《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劳工要求,从而对工资构成上行压力。2015年广东就是这样,一举提高最低工资近20%,在外商眼中失去了一些光彩。
越南可能会继续改善其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弹性,以尽可能保持市场吸引力。但它在亚洲供应链中的作用可能仅限于成为隔壁“全球工厂”的卫星。目前,“退出中国”似乎比头条新闻和言论所暗示的要困难得多。
(来源:东西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