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韩国加入北约网络防御中心的思考

近日,韩国正式加入北约防御网络中心(英文缩写:CCDCOE),成为该组织首个亚洲国家。CCDCOE由北约授权其成员国的网络安全专家,在2007年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组建。现在的CCDCOE是由20余个不同国家共同组成的知识共享中心,也成为欧美最重要的网络防护手段研究基地,可以在网络攻防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

虽然现在韩国加入CCDCOE,不论程序还是实质,都不能算正式加入北约。但这件事所反映的韩国安全战略倾向是显而易见的,这是继2017年韩国接纳萨德系统部署之后,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又一倒向西方的例证。而加入的时间点自然也十分微妙。首先,韩国刚刚完成换届工作,外交和安全政策自然是需要“新官上任三把火”,以此作为有别于前任的政绩“亮点”。其次,在俄乌冲突背后的北约东扩阴影下,尽管北约一再声称自己是“防御性组织”,然而这些年在扩张性利益的驱使下,言不由衷表里不一早已是常态,而韩国的申请加入等于是投其所好,双方自然一拍即合。

至此,虽然现在韩国加入CCDCOE不等于“亚洲版北约”的开始,可这种试探性的举措自然不会是结束。对比前几年萨德入韩引发的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西方对本次事件的调门明显在有意降低,看似有安抚东亚其他各方的目的,实则却也是为后续的切香肠行动铺路。首先,作为美国马前卒的日本自然不甘落后,加入CCDCOE是可预期也必然的选择,而CCDCOE既然选择接纳韩国,对日本肯定是不会拒之门外的。其次,从合作层面而言,CCDCOE只是东亚有关国家与北约麾下合作的前戏。有一就有二,往后北约麾下的其他机构,自然也是这些国家合作的对象,那么在许多实质的领域,后者无疑可以享受到准成员国乃至正式成员国的待遇。

这对我们而言自然不是什么好消息。第一,东亚文化圈的成员一旦也融入北约这个大圈子,他们的情报、资源和文化优势,与欧美共享势必更进一步,对我们的渗透和破坏,自然也会水涨船高。第二,北约以韩国作为跳板,其影响力的触角将首次名正言顺地伸向亚太,而且在刻意保持低调的前提下,我们在舆论上很难形成强有力的应对和反击。第三,韩国作为北约外沿组织的一个切入口,极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除了日本、印度,往后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可能成为其发展的对象,并且深化之间的多项合作,即使无法直接破坏本地区的安全,也可以在地方和地方之间制造嫌隙,增大维持本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成本跟风险,这些都是可预料的趋势。

因此,我们也要秉承“寇可往我亦可往”的理念,大胆且主动地走出去,对于一些自主性较强的地方,提升合作层面,优势互补,同时给予其一定的安全保障,有利于团结后者、形成对攻破局的有利态势。对于一些信奉欧美“胡萝卜加大棒”的地区,不妨也学习西方的制驭之术,使它们行动上不至于彻底倒向西方、留有转圜的余地。对于已经铁了心在我周边添堵、不计代价做北约马前卒的地方,除了全方位的对等回应外,必要时,须拿出杀鸡儆猴的决心和重拳,让其自身恢复拨乱反正的理性和勇气。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