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赢30分!又驱逐一个?

勇士142-112大胜灰熊,大比分2-1领先!

500

回到主场,科尔变阵把库明加提上了首发,他的思路应该是灰熊主防勇士三分,防守外扩,在没有恩比德这样一个大个子可以丰富内线进攻的时候,只能增加纵向的冲击力,所以身体天赋极好的库明加是一个选择。

但是效果嘛……只能说并没有什么卵用,库明加在比赛经验方面差得还比较多。

看完这场比赛,只有一个感想:灰熊除了莫兰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勇士除了库明加,一个不能打的都没有。

500

陈浩南当年在铜锣湾吃得开无非兄弟多,想来库日天在旧金山也并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胜负便没了悬念。当然了,勇士和灰熊的比赛嘛,每场至少驱逐一个,这场大锤安德森又提前打卡了。

一、勇士进攻的改变

科尔把库明加调进首发,思路就是为了改善进攻,那也就意味着在他心中,勇士前两场的进攻相对于防守存在更大问题。

500

也确实是,莫兰特前两场虽然砍了81分18个助攻,但勇士的整体思路没错,掐内线放三分。莫兰特前两场投进9个三分,只能说他厉害,把勇士放给他的他都投进了。

但无论莫兰特投进多少个三分,他突到内线的杀伤力一定是强于三分的,所以勇士的防守不能变,尤其是在少了外线防守尖刀小佩顿的情况下。

有人会问了,如果莫兰特场场都进5个三分怎么办?

如果这真的发生了,那就说明莫兰特已经成长到了另一个等级,他带着灰熊晋级无可厚非。但谁相信莫兰特能每场进5个三分?反正科尔不会信,因为库里在季后赛都不一定能做到。

500

所以科尔调进攻的具体思路是,灰熊不是不给勇士三分吗?行,那我就到内线得分,其实只要内线得分把握好,它就是比三分更加稳定的得分方式,因为篮球场上永远是离篮筐越近,得分的概率越高。

勇士首节只投了5个三分球,以这个基数换算到四节也就是出手20次三分,别说对勇士了,这放在当今NBA任何一支球队都是极少的。

但是他们的内线14中10,命中率高达71.4%,勇士首节26分,内线得分20分,占比77%!开局定好基调之后,勇士将其延续到了整场比赛。

500

这场比赛三节就打花了,所以咱们看三节结束的比赛数据就行:勇士三节得101分——上场全场101分,其中内线得了50分,三分19中10,出手不多但效率极高。

反观灰熊,三节结束只在内线得了28分,几乎只有勇士的一半,反倒是外线出手33次。灰熊本就是内线球队,飘到外线就像少了两只熊掌,很难与勇士抗衡。

至于勇士是如何做到击穿灰熊内线的,答案很简单:放弃多轴空切体系,把球给库里由他挡拆发起+多点突刺。

季后赛都是越打越简单的,因为复杂就意味着高失误率,而季后赛的失误被抓住就可能要命。灰熊的防守足够凶悍,包含大量逼抢和施压,球在库里手里肯定是最稳的。

500

500

所以勇士这场打了大量的库里和格林挡拆,由他们二人发起吸引多人防守,再由格林二次处理其他人接球突破,几次突分之后灰熊的防守就总能被勇士找到漏洞。

勇士这场三节打完25个助攻,两次助攻以上的人6个。有人会说他们也有16次失误,但这些失误有一半集中在第一节。

那么当勇士进攻击穿灰熊的防守,灰熊起不来反击,勇士的防守就容易多了。

二、联防制胜

勇士的防守就一个宗旨,不让灰熊进内线,所以开局的半节球他们用了大量收缩,但是灰熊连续进了6个三分,科尔喊出第一个暂停。

500

暂停回来之后,勇士改联防,然后给灰熊整不会了。其实联防主要就是为了保护禁区,只不过把盯人改成了一人守一个区域,改成联防之后莫兰特的中路突破被彻底堵死,灰熊的进攻只能在外线做无效传导。

联防的效果好,勇士就一直沿用,三二、二三、一盯四联、大量收缩,灰熊一筹莫展,好像他们的预案里就压根儿没想过勇士会摆联防,这明显不应该啊。

破联防主要是四点:大量反击不让联防阵型出现;外线三分够准,跟昨天费城一样;罚球线站能投能传的大个子,小杰克逊应该承担更多任务;底线应该随时有游击手游弋准备接应。

500

当然NBA也有直接用45度挡拆破联防的,但这就要求外线持球人要么准,要么有足够强的冲击力从结合部突到内线。

贝恩其实是一个好的选择,但贝恩不知道咋回事,这场感觉怪怪的,持球突破拿不稳球,整体速度也太慢。灰熊另一个突击手狄龙还在禁赛中,詹金斯教练这场应该会想念狄龙的冲击力。

贝恩不行,狄龙不在,所以灰熊只能来回来去练莫兰特。莫兰特又是一场34分,好生了得,但双拳难敌四手,好虎架不住群狼,猛冲猛打之下,还把膝盖给伤了。

500

莫兰特的身体确实好,打法也确实吸粉,但他真不是詹姆斯和字母那种铜筋铁骨。如果他练不好投篮,很可能会成为一颗一闪而逝的流星。

谢谢读完!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