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南宋和西汉、东汉有本质的区别。没有北宋亡国之说,有的只是靖康之耻
【本文来自《求助:两个历史问题,我被孩子问住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关于宋代。我要说两点。
第一。有关大一统的概念。你不能拿今天的标准去套古代的。
放一千年前,宋代毫无疑问是大一统王朝。以宋人的角度来说,前期的遗憾只是未收复燕云十六州。
很多人拿宋和唐的疆域相比较。唐比宋大出来的部分大多行羁縻府州体制,也就是当地的高度自治,享有绝对的军权、财权、人事权。唐仅享有名义上的主权,并无治权。而且这个主权都是及其脆弱无力的,人家说翻脸就可以翻脸不认账的。而所谓的名义上的主权,也只是派遣一介使臣以王命而远行,赍玺书诰令,单方面的赐封并宣布主权。治权?那是绝对没有的。比如三攻长安的吐蕃。唐对吐蕃有治权?
到了明代,鞑靼、瓦剌在明初被朱元璋朱棣击败后,也接受过明的册封,建立了羁縻卫所。可明朝真能插手鞑靼、瓦剌的事务?也不行。瓦剌后面还不是搞了土木堡之变。再比如云贵地区,实际上到了明清实行改土归流后方才真正为我中华所有,中央政府方才享有治权。之前这里都是土司、头人的天下。
说那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清之前的王朝你别管历史课本上画的地图多大。中央王朝的直辖疆域总体来说都是差不多的。不仅仅唐直接管理的疆域和宋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其实和汉代相比起来也没有太多的差别。认为宋疆域小的,只是单纯被现代历史课本给误导了。
第二。北宋、南宋和西汉、东汉有本质的区别。
西汉、东汉是有断代的,西汉是亡国了的。中间还有一个王朝--新朝。而东汉皇帝光武帝刘秀的血脉也和西汉末期皇室的血脉是离的非常远的。刘秀既无官位、爵位,更没有封土,单纯的就是个土地主。和西汉皇室唯一的交集就是二百年前是同一个祖宗。放到现代概念,刘秀和西汉皇室连个亲戚都算不上。当然,血脉虽远,古人却是认的。所以刘秀才能打着汉的招牌重建王朝。再往后,还有个叫刘备的编草鞋的打着四百年前中山靖王的旗号混了个皇叔的称号。所以,西汉、东汉,包括后面的蜀汉。三者其实是没有直接关系的,都是自己从零打下来的江山。和前朝没有继承关系,本质上是不同的王朝。只是王朝建立者都姓刘而已。这点上西汉、东汉其实和南北朝的齐、梁是相似的。齐、梁的皇帝都姓萧,都出自兰陵萧氏。但却不会有人把齐、梁算做一家。
而北宋、南宋则完全不同。北宋、南宋是后世学者人为的划分。历史上从来没有北宋、南宋这两个王朝。只有一个连续的王朝--宋。你看二十四史也只有元代的《宋史》,没有分什么《北宋史》、《南宋史》。可见即使是灭亡宋王朝的蒙古人也不认为有什么北宋、南宋之分。
所谓的北宋亡国是实实在在的伪命题。虽然皇室经靖康之变被北掳一空。但太上皇的亲儿子、皇帝的亲弟弟康王赵构尚在,皇室血脉并没有中断。而江南大片土地尚在宋朝官兵手中。赵构法理上是当之无愧的王朝继承人,手上有的也是继承过来官、兵、民、土和权力。这些东西都是继承得来的,而不是类似刘秀自己草创打下来的。所以很多书上言之凿凿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简直开玩笑。你们问过赵构的意见吗?甚至于终“南宋”一朝,法理上的京师仍是汴京。临安从来都不是京城。临安的地位是行在,意为是帝王巡幸临时所居之地。而赵构改杭州为临安,也有临时安顿之意。
靖康之变和明代的土木堡之变没本质上的区别。都是皇帝被北掳,皇弟上位重整河山。区别在于景泰帝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而赵构却偏安江南,置中原大片领土丧失。后世学者据此,才人为的划分出了北宋、南宋。究其本意,其实是对“南宋”的不齿。
实事求是的讲。在宋朝人眼中,根本就没有南宋和北宋。更没有北宋亡国一说,有的只是靖康之耻。所以,北宋南宋的性质,是与西汉东汉的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