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麻了,他还是摆脱不了勒庞

500

民调机构估算的法国大选第二轮投票结果

法国2022年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在4月24日落下帷幕,勒庞以41.45%的得票,再度败北,输给了老对手、现任总统马克龙(58.55%)。

与五年前一样,通过第一轮投票只剩下的两名总统候选人,分别是寻求连任的马克龙和挑战者玛丽娜·勒庞。相同的候选人,却在五年之后面临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五年前的总统选举过程中,马克龙曾经宣称,他在任期内的工作就是让法国社会弥合分歧,让选民不用在五年后再次面临他与勒庞之间的选择。

500

2017年5月7日,马克龙赢得第二轮法国总统选举

如果按这个标准,马克龙可是失败了。勒庞不仅进入第二轮投票,而且在最后得票率超过40%,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民粹右翼候选人得票最高的记录。

虽然在2021年,法国GDP增长达到7%,是5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但是法国的通胀问题,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却非常严重。在3月份,法国消费物价指数(CPI)录得了4.5%的增长,通胀指数是3.4%,达到13年来的高峰。对于相当一部分民众来说,他们直接感受不到经济增长,却被节节高升的能源价格和生活用品零售价格吓到。

勒庞在败选演说中形容,这已经是“一个胜利”,并且宣布将在6月的国民议会选举中,努力为其政党“国民联盟”争取更多的议席。

1

主流化为泡沫

与过去数十年来,分别代表传统左翼的社会党,和右翼的戴高乐派政党对垒不同,马克龙和勒庞的两次对决,背后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传统政治版图的完全颠覆。

在过去,社会党和戴高乐派保守主义者们,组成了捍卫第五共和国的主流政治力量。然而在这次选举中,社会党候选人、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仅获得1.74%的得票率;而代表传统右翼力量的共和党候选人瓦莱莉·佩克雷斯,得票也只有4.79%。

500

法国总统官邸爱丽舍宫

根据法国相关法律,总统候选人得票率不过5%的所属政党,将会失去领取政府补助的资格,这对于为了参与大选而举债的传统两党来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两股曾经为第五共和国带来多年稳定的力量,也许将要走向泡沫化的未来。

法国两名记者弗朗苏瓦-夏维尔·布尔莫和夏尔·沙皮,在去年出版的著作《马克龙和勒庞:掘墓人的探戈》中,就预言了马克龙和勒庞在今年大选第二轮对决的局面。

500

[法国]弗朗苏瓦-夏维尔·布尔莫 夏尔·沙皮,《马克龙和勒庞:掘墓人的探戈》,2021年出版

2017年突然冒起的马克龙,在五年内成为了式微的传统两党力量的共主。如果马克龙代表的,是第五共和国建制力量的最后捍卫者,那么他必须竖立一个敌人,那就是建制力量的挑战者勒庞。

两人像跳探戈那样,有来有往,斗而不破,建制派和反建制派两股力量,相互印证对方存在的合理性。

先是继承父业,随后又跟父亲切割,现年53岁的玛丽娜·勒庞两次杀入法国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可以说是离法国最高权力最近的女性。

500

玛丽娜·勒庞

2

三朵金花

自从70年代以来,玛丽娜·勒庞的父亲,让-玛丽·勒庞(Le Pen)这个名字,便出现在第五共和国的历届选举中,成为法国国内外最熟悉的一张政治名片。

500

玛丽娜·勒庞的父亲,让-玛丽·勒庞

这位1928年在法国北部布列塔尼小渔村出生的船员后代,体态臃肿,早年因为街头械斗,失去了左眼视力,从此便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在共和国首都巴黎以外,法国广袤的农业省份有着深厚的保守主义传统。在法国大革命后,跟巴黎流传下来的革命热情不同,布列塔尼和奥克西塔尼这些传统农业大省,保皇意识和天主教信仰根深蒂固。

在1942年父亲的船只因为鱼雷被炸毁后,老勒庞便以孤儿的身份,接受正统的天主教教育。当时法国正处于纳粹德国的控制之下,北部由德国直接管治,南部则是由贝当元帅领导的傀儡政府(日后被称为“维希政权”)管辖。在成年后,为维希政权辩护,成为了老勒庞重要的政治主张。

1960年,在结束了海外服役生涯后,老勒庞与同样出身卑微的女模特皮埃尔特结婚,并在十年内分别诞下了三名女儿。1969年,法国正经历左翼学生运动浪潮,老勒庞最小的女儿玛丽娜在此时诞生。

500

让-玛丽·勒庞(右二)与他的第一任妻子皮埃尔特(左一)和他们的三个女儿在巴黎的公寓里合影留念

出生在勒庞这样一个政治家庭,玛丽娜自小便浸淫在法国社会“革命VS反革命”的暴风雨中。

1972年创办“国民联盟”并自己出任秘书长后,老勒庞便成为了当时法国政坛极右力量的三名头面人物之一。在他们看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释放了60年代社会动荡的恶魔,而他们是法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和天主教信仰的最后卫道士。

跟第五共和国的主流右翼政党不同,老勒庞否认犹太集中营的历史事实,甚至否认基于大革命理念的共和国制度,这让他在法国政治光谱中,被标注为极右翼势力。 

老勒庞的这一立场,也让他成为了反对者首选的攻击目标。1976年,玛丽娜当时还是8岁,一个炸弹突然在勒庞家通往二楼卧室的楼梯被引燃,勒庞一家在睡梦中被爆炸声惊醒。炸弹在勒庞所住的房子留下了一个大洞。

500

1976年,勒庞家的公寓被炸

直到如今,法国警方依然还没查清,到底是谁在勒庞的家里,放置了一个大约5公斤重的炸药──而这次威力足以造成死亡的爆炸,用玛丽娜·勒庞的话来说,对她来说是一次政治启蒙。

在玛丽娜的童年,学校里其他小孩子的家长们都故意躲着自己,身边并没有什么要好的玩伴,因此她自小便习惯成为一名异类。

在她的自传中,玛丽娜认为这是因为父亲的政治立场,让不少家长产生顾忌。在爆炸事件后,家长担心跟玛丽娜接近,会让自己家庭在安全方面受到连累。但是在老勒庞的公开政治活动中,家中的“三朵金花”从来都是让他引以为豪,并且可以多次拿出来与支持者互动的资本。

500

1988年,法国国民阵线主席让·玛丽·勒庞和他的女儿玛丽娜(左一)、扬恩(左二)和玛丽·卡罗琳

玛丽娜16岁那一年,又一幕家庭悲剧上演:母亲因为受不了父亲的政治立场,为《花花公子》杂志拍摄了全裸照片。在“裸照事件”前夕,老勒庞曾经公开宣称,他给妻子家用费的前提条件,是妻子要做家务。

为了以示抗议,玛丽娜的母亲在《花花公子》杂志上脱光衣服,作出做家务的姿势。这份本来要印15万份的杂志,因为老勒庞妻子的裸照,又加印了15万份。杂志出版后,老勒庞成为了政治圈的笑柄。不到两年后,老勒庞夫妻宣布离异。

500

玛丽娜的母亲在《花花公子》杂志上的照片

作为女性,玛丽娜却站在了父亲的那一边。她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今天,在这些照片之后,我们不能再把她视为我们的母亲。”两年后,玛丽娜加入父亲创办的“国民联盟”,成为这个政党最年轻的成员之一。

3

声誉渐浓

1974年,老勒庞首次参加总统大选,得票率只有可怜的0.7%。但是随着法国战后经济繁荣结束,失业率开始攀升,老勒庞和“国民联盟”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基本盘票仓。

在法国南部和东北部这些农业大省,文化底蕴跟巴黎等大城市的精英文化大不相同。在玛丽娜·勒庞的口中,那些地方是“被遗忘的法国”。

在2017年大选期间,英国《卫报》视频团队到访法国勃艮第大区,在当地一个名为Chateu Chinon的小镇与选民们互动。

其中一个被访问的、不愿意透露样子和姓名的妇女对记者说,她完全知道勒庞和“国民联盟”同情纳粹德国以及支持种族主义,但是在年轻人生计不断减少、公共服务质量下降、主流政党没能兑现竞选承诺的情况下,她和家人不得不把票投给“国民联盟”:“你要看医生的话,最近的医院要么在40公里以外,要么在70公里以外。这里一无所有……(主流政客)到底知不知道这里的情况?”

1988年,老勒庞第二次参加总统大选,他的得票率从上一次的0.7%一下子跃升到14.4%,可以说是一次重大突破。1989年,法国庆祝大革命200周年,而老勒庞为了抗衡革命时期留下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提出了“工作、家庭、国家”的反制口号。

当时的玛丽娜正在潘提翁-阿萨斯大学学习法律专业,并且专注研究犯罪法。1992年,她获得了律师相关营业资格,此后当了6年执业律师。

500

1992年2月7日,玛丽娜·勒庞在国民阵线青年全国代表大会上

在1998年,玛丽娜正式成为“国民联盟”法律部门的全职成员,最终成为这个法律部门的主管。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玛丽娜选择法律专业,并且专注于犯罪法,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在打击非法移民领域获得更好的法律知识。在冷战时期,“国民联盟”自认为针对的目标是极左势力以及苏联;而在冷战之后,反对全球主义和法国社会的“穆斯林化”,成为了老勒庞最鲜明的政治旗帜。

在本次第二轮选举中,玛丽娜·勒庞在法国南部,特别是里昂和马赛附近斩获良多。而这些地区,长期拥有大量北非和中东移民。特别是马赛这个穆斯林人口接近40%的南部港口城市,勒庞的得票率也高达40.15%,是法国多个大城市中,勒庞获得选票比率最高的一个城市。

在《卫报》的那段视频采访中,同一个被采访的妇女就样对记者诉苦:“相比起那些‘蒙面人’(穆斯林移民)……我们在这里举步维艰,但是他们来到这里后,有免费的安置公寓、免费的衣服、食物和燃油。我们给了他们一切的东西,而我们法国人自己却什么都没有,这是不行的。”

玛丽娜全职投入政治生涯的时候,正是父亲在选举中获得新突破的时期。2002年,法国举行总统大选,根据之前的民调,代表温和右翼的时任总统希拉克,和代表社会党的时任总理若斯潘,将进入第二轮对决。

500

2002年4月21日,玛丽娜得知父亲进入第二轮对决后

在第一轮投票前夕,若斯潘被电视记者问及,如果自己没能进入第二轮投票,而希拉克要跟老勒庞在第二轮对决的话,他会投哪一张──若斯潘听到问题后开怀大笑,并且表示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事情。

但是在当年的4月22日,老勒庞以16.86%的得票率获得进入第二轮的资格。相反,若斯潘却以16.18%、比老勒庞差20万票的得票率落败。

尽管希拉克最终以82.21%的得票率,击败了仅仅获得17.79%的老勒庞。但是这次选举,在第五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产生了极右政党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的状况。

500

2002年,法国总统大选结果

4

父女决裂

在2002年的选举中,老勒庞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年轻的玛丽娜·勒庞也开始渐露头角。前后十年,勒庞父女上阵搭配,父亲选总统,女儿当助理,成为了当时法国政坛的亮眼景象。

在2007年总统选举中,玛丽娜·勒庞为总统候选人父亲担任竞选经理,并且掌控了“国民联盟”的公关和媒体发布渠道。然而在2007年,代表温和右翼的总统候选人萨科齐,吸纳了不少老勒庞的反移民和针对穆斯林妇女面纱的观点,成功让不少原本支持老勒庞的选票,流向萨科齐。最终,老勒庞以10.4%的得票率止步于第一轮投票。

500

2007年的玛丽娜和老勒庞

相比起老勒庞脸不红心不跳地否定犹太集中营的存在,并且为纳粹占领时期的维希政权辩护,玛丽娜·勒庞更加希望“国民联盟”放下二战留下的包袱,往主流靠拢,让选民更加放下警惕,争取打开爱丽舍宫的大门。

早在2000年,玛丽娜·勒庞就悄然开启了“勒庞2.0”的工程。随着父亲年事已高,欧债危机爆发后产生一大批年轻失业者,玛丽娜在2010年正式宣布竞逐“国民联盟”主席一职。

500

2010年5月1日,老勒庞在女儿玛丽娜的陪同下参加圣女贞德雕像的献花仪式

也就是在这一年,玛丽娜·勒庞首次公开表示,把“国民联盟”打造成为“一个不单面向右翼选民,而是面向全体法国人民的大型民众党”。法国公共知识分子伯纳德-亨利·莱维(Bernard-Henri Lévy)用“长着人样的极右思想”来形容玛丽娜·勒庞的路线。

政治光谱中的“左中右”原本就是法国历史的产物,可是法国人自己对“左中右”的归类争议却很大。玛丽娜·勒庞一直认为,“国民联盟”在她领导下,已经不再是极端右翼政党。而一般认为,不认同共和国制度的右翼理念,就是极右翼思想。在1958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期间,试图发动武装政变的军官,就是典型的极右翼组织。在今天,“国民联盟”并不图谋发动军事政变,来改变第五共和国的制度,但是他们却不支持一些共和国的基本理念,譬如在宗教上的世俗化。

目睹“国民联盟”越加向主流靠拢,老勒庞多次批判自己女儿的路线,并认为这种路线最终会让自己一手创办的政党变得面目全非。为了宣示“勒庞2.0”与过去截然不同,“国民联盟”在2015年把老勒庞开除出党,父女从此决裂。

500

让-玛丽·勒庞被禁止发言,他通过公开否认女儿并呼吁她改名来进行报复

法国社会学家西尔维恩·克里旁这样分析“勒庞2.0”的支持者群体:“‘国民联盟’选民是由全球化受害者组成的。他们是因经济危机和市场竞争而倒闭的小店主;他们是私企的低薪工人;他们是失业者。”

《法国极右翼思想》作者彼得·戴维斯认为,法国极右翼思想历来喜欢为法国寻找“敌人”:在大革命时期,保皇派极右群体的“敌人”是共和主义者;在19世纪之后,民族主义以及法西斯极右群体的“敌人”是犹太人;在冷战时期,极右主义者的“敌人”是苏联和共产主义者;而到了当下,“敌人”就是欧盟、北约、全球跨国集团,以及被他们鼓动的中东和北非移民。

500

玛丽娜·勒庞这位极右翼领导人过去曾在意识形态和战略上与弗拉基米尔·普京政权保持亲密关系

2008年开始爆发的欧债危机,让法国年轻人失业率高企。从2009年起,法国24岁以下的年轻人失业率突破20%,直到2019年才回落到19.4%。2012年,玛丽娜·勒庞首次参加总统大选,不敌主流政党候选人萨科齐和奥朗德,无缘第二轮投票。

500

2012年,玛丽娜·勒庞首次参加总统大选,试图扩大“国民联盟”的支持

然而,在奥朗德执政了5年后,法国年轻人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其间还发生了英国脱欧公投以及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大事,西方国家逐个被民粹思潮卷席,“国民联盟”的势头也随之崛起。

在2015年的法国地方选举中,民调显示,法国的13个行政大区中,有6个是“国民联盟”遥遥领先。来到2017年总统大选前夕,《金融时报》在当年4月份的调查中,发现有4成24岁以下的法国选民支持玛丽娜·勒庞。

社会党传统的“城市年轻知识分子+工人阶级”联盟,至此已经完全破裂。

5

不安的未来

在2022年大选前夕,玛丽娜·勒庞的政纲显示,她进一步试图温和化“国民联盟”:跟2017年的政纲相比,玛丽娜·勒庞不再主张法国脱离欧盟和退出欧元区,但是会退出北约的军事指挥系统(保留北约成员国身份),并且把欧盟“改造”成为主权国家的联盟。

相比起2017年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马克龙以66%的压倒性得票优势击败玛丽娜·勒庞,2021年马克龙赢得连任的道路却曲折得多。

另一边,从父亲让-玛丽·勒庞在2002年第二轮投票中的17.79%,到20年后女儿的41.45%,“国民联盟”可以说在勒庞父女的带领下正在崛起。

500

2017年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

玛丽娜·勒庞会就此引退,还是五年后继续再战江湖?在败选演讲中,她宣布会在6月的国民议会选举中为“国民联盟”争取更多的议席。

如果“国民联盟”在国民议会中赢得足够的票数,那么作为总统的马克龙,将不得不任命一名“国民联盟”的人担任总理。

马克龙和玛丽娜·勒庞这一对“主流政党掘墓人”,会不会从竞选对手变成不情愿的执政搭档?在这两股力量的“探戈热舞”中,第五共和国迈向未知的未来。

500

玛丽娜·勒庞和她的猫

作者 | 何任远

新媒体编辑 | 吴阳煜

美编 | 赵冬冬

看世界杂志新媒体出品,戳这里关注更多精彩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