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和俄乌事件中持久战可行性的核心不同在于,抗日战争中日本的核心目标不只是中国

【本文由“guan_16292037932555”推荐,来自《感觉很多观友就奔着地下室元首去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中国之所以可以靠大纵深和持久战拖死日本,核心在于日本的核心目标不只在中国,当中国这边打持久战的时候,日本在南下,甚至在太平洋上和米国打海战,日本把大量战争资源投到了别的地方,才给我们打持久战创造了条件,因此教员的持久战理论是对国际环境足够了解之后的判断,也正因为如此,怹老人家才说“抗日战争急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面对拐民党这样一个没有外部压力的买办政权,如果不能速胜,它就可以继续提取农村剩余外购武器,同时米国抽出手来直接干预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所以决定快打还是慢打的并不是双方实力的对比,而是交战双方的发展趋势和外部环境的具体情况。

具体到俄乌这个问题上,与其漫无目的的硬拖,不如抓住重点,在每年秋天进行军事行动,打不了多久就会入冬,欧陆不得不像俄罗斯进口能源,于是欧陆的所有制裁都会反噬自身,最终崩溃的是欧陆的价值观和执政基础,这比单纯的持久打法聪明的多

——分割线——

思来想去,我还是补充在正文里吧,上面的内容我没动,下面的内容是后补充的

首先我摘录点《论持久战》的内容并说下我个人的理解,就当是解释说明了

对于日寇的分析原文这么说:

“总起来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

而关于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原文这么说:

“从社会行程说来,日本已不是兴旺的国家,战争不能达到日本统治阶级所期求的兴旺,而将达到它所期求的反面——日本帝国主义的死亡。这里是所谓日本战争的退步性。跟着这个退步性,加上日本又是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一特点,就产生了它的战争的特殊的野蛮性。这样就要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

我的逻辑是,为什么打持久战?因为持久战能赢且只有持久战能赢。为什么持久战能赢?因为持久战日寇必然失败。为什么日寇必然失败?日寇发动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

什么叫战争的退步性?就是战争本身对战争决策的一个正反馈作用,也就是它的每一场战争一定会导致下一场战争,直到它本身的灭亡。

什么叫战争的野蛮性?因为战争的退步性,导致日寇必须和全世界对立,才能让内部支持战争无限进行下去,而这进一步加强了上面说的正反馈作用。

因此退步性和野蛮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得日寇必然不可能把核心目标局限于中国。

对此原文中引用了一段和斯诺的对话:

问:从政治上和军事上来看,你以为这个战争的前途会要如何发展?

答:日本的大陆政策已经确定了,那些以为同日本妥协,再牺牲一些中国的领土主权就能够停止日本进攻的人们,他们的想法只是一种幻想。我们确切地知道,就是扬子江下游和南方各港口,都已经包括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政策之内。并且日本还想占领菲律宾、暹罗、越南、马来半岛和荷属东印度,把外国和中国切开,独占西南太平洋。这又是日本的海洋政策。

所以我才会说,“中国之所以可以靠大纵深和持久战拖死日本,核心在于日本的核心目标不只是中国”因为“核心目标不只是中国”是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导致的必然结果,而这也是日本在持久战中必定失败原因的核心。

————分割线————

2022年4月20日晚

我在之前的讨论中一直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让评论区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争执,这里说一下好了。。。

“兵贵速不贵久是孙子说的。毛主席说过持久抗战。这是对孙子军事思想的伟大修正。俄罗斯如何以弱胜强战胜美国北约?唯一的办法,用持久战,耗死敌人。克劳塞维茨也阐述过,用消耗战打垮敌人战争意志力。中国3个月没战胜日本,中国就输了?孙子老先生地下有知,也会爬出来修改他过时的观点。”

这篇正文我针对回复的是这个评论,这个评论认为教员的《论持久战》和孙子兵法里的的经典军事理念相互矛盾,并且能够取而代之,因此俄罗斯需要拖下去才是唯一的办法,我的正文内容是为了反驳这个观点写的,因此我说的“核心”主要是指抗战时期中国和目前俄罗斯区别的核心,这篇回复单独成文之后“核心”就被扩展成了整个抗日战争持久战获胜的原因,因此遭受颇多非议,本人驽钝,未能从原回复中先入为主的桎梏中跳脱出来,进行了很多不太友好的讨论,也是我思虑不足,在此给大家道歉。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