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中美半导体竞争的下一个战略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国图智研究院”
摘要
随着以色列近年成为全球半导体研发的新中心,中国科技企业积极推进与以色列的技术合作,将其视为美国技术出口管制和贸易制裁下的替代方案。然而,中以两国贸易往来的持续升温已经引起了美国的注意,在拜登政府的施压下,以色列或将加强对中国投资的审查。
图源:AL Monitor(https://www.al-monitor.com/originals/2022/01/israel-pledges-keep-us-loop-trade-china)
2021年4月,谷歌挖走了前英特尔高管乌里·弗兰克(Uri Frank),领导其在以色列的战略芯片开发活动。近年,美国科技巨头纷纷选择在以色列设立芯片研发中心,有37家跨国企业在以色列设有半导体分支机构,以色列被视为今天全球芯片战争的主战场。以色列在全球半导体价值链的地位是什么,又将在中美围绕半导体的技术竞争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一、以色列:全球半导体研发的新中心
以色列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中主要参与设计研发环节,其半导体行业的优势在于尖端的设计、研发能力,以及能够应用多项技术的芯片集成能力。以色列进入半导体行业始于1974年英特尔的以色列开发中心,政府随即决定投资半导体行业。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司选择在特拉维夫和海法等地建立或扩大研发中心,以色列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势头迅速。与此同时,当地半导体产业也开始发展,许多初创公司被创建、收购。目前,以色列的半导体产业由以色列公司和跨国公司的开发中心组成,既有研发中心,也有制造芯片和生产相关设备的工厂。
一方面,许多跨国公司曾经或正在在以色列开发最先进的芯片。目前,英特尔在以色列为个人计算机、数据中心和网络开发中央处理器;苹果在为iPhone和自动驾驶汽车开发LiDAR传感器;亚马逊的大部分全球半导体开发都是在以色列进行基于云的机器学习;微软在以色列为数据中心开发网络芯片;思科正在开发其Silicon One芯片;高通、三星、索尼也都在以色列设有研发中心。
另一方面,以色列本土半导体初创公司同样表现不俗,根据2020年的一项研究,以色列的半导体初创公司的数量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以色列初创环境的两大优势:首先是极具特色的“军转民”现象和政府的财税支持,给了以色列半导体初创公司很大的容错空间;其次是高质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集中整合资源的能力。相比拓展市场和影响力,以色列本土半导体公司更重视技术研发,形成了“并购反哺”的良性循环,近年主要收购案例包括2017年英特尔以153亿美元收购汽车半导体企业Mobileye,2019年英伟达以近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ellanox以扩展其计算架构和数据中心业务等。2021年,以色列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Hailo开发了Hailo-8处理器,领跑全球边缘AI芯片技术水平,为该公司吸引了共2.24亿美元的融资。
二、以色列之于中国半导体产业:规避美国制裁的替代方案
2018年,以色列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增长了80%,达到26亿美元。据路透社报道,英特尔以色列分公司对华半导体出口额为20.8亿美元左右,即至少占总出口额的80%。增长的来源一方面是英特尔2017年升级了其在以色列的工厂,中国买家借此规避美国贸易关税;另一方面,随着美国持续施压台湾、日本和欧洲等地区的芯片制造商对中国的出口,北京有意转向以色列寻求收购先进技术。根据以色列出口协会的数据,到2018年底,该国向中国出售了价值26亿美元的半导体产品,占以色列对中国出口的56%。同年,中国从以色列购买的半导体制造业检测设备攀升了64%,达到4.5亿美元。由于贸易战,以色列硅溪(Silicon Wadi)成为了中美科技竞争的少数受益者之一。
此外,中国科技企业近年积极与以色列开展半导体技术合作。华为自2016年收购Toga Networks以来一直在以色列运营研发中心。小米在2017年开始制造自己的半导体时在以色列市场建立了业务。此外,中国资本也在进入以色列。2019年,光力科技斥资3500万美元收购了以色列半导体、微电子后道封测装备领域的公司Advanced Dicing Technologies(ADT)。包括百度、平安、奇虎、盛京360和永金集团在内的中国实体都投资了为以色列半导体公司供资的以色列风投公司。
三、以色列和中美技术竞争:美以加强外资审查合作,中国对以技术投资面临强监督?
尽管中国同以色列在半导体领域合作不断,但美国仍是以色列最大的技术投资方。2018年底,中国对以色列的投资仅占中国在全球投资的0.4%,占以色列的外国总投资的3%。在过去的五年中,以色列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中只有4%来自中国,而以色列初创企业之间的并购交易中只有3%来自中国公司。近年以色列崛起的30家高科技初创公司,只有四家和中国有紧密合作,这四家的对华贸易额大约为2500万美元,但几乎所有的初创公司都和美国半导体企业有深度合作,其中部分在美国本土开设了分部。
不过,中以贸易、科技合作的升温,仍然使白宫感受到了威胁。2018年以色列对美出口总额为109亿美元,美仍是以色列最大的贸易伙伴,但电子元件出口同比减少了20%;同时中国已悄然取代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以色列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按照美国鹰派的口径,中国正在中东“吃掉美国的午餐”。虽然以色列70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在中东最忠实的盟友,共享情报系统和外交资源,以及在科技领域互通有无,但以色列拥有相当程度的外贸自主权。以色列外长拉皮德表示,希望在2022年内达成中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通过降低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进一步增加贸易和商业机会。与美国相比,中国对以色列的半导体研发能力需求更强,以色列也希望能够进一步吸引中国的资本和人才,以弥补其半导体产业的人才和资金缺口。
在此背景下,美以正在试图加强外资审查合作,审查来自中国的投资。以色列在2019年为响应美国的要求而建立了一个监督机制,审查进入潜在敏感行业的外国投资,但目前未动用该机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以色列现在正在研究将这一责任移交给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可能性,该委员会将直接监督中国的投资。据AL Monitor报道,今年1月初,以色列官员已同意向美国通报与中国的最新贸易情况,以避免紧张局势。目前为止,以色列的审查机制效力仍有待观察,对中国投资的影响暂时有限。
四、余论和总结
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新研发中心,以色列的跨国和本土半导体企业的研发能力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结合中以近年合作态势和中美日趋紧张的技术竞争来看,以色列同中国的技术合作短期内仍旧稳定,但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持续加重。因此,以色列是否会根据美国态度调整策略,加紧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力度,尚不明朗,仍需观察,需要持续追踪地缘政治动态、以色列国内政治生态等一系列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