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骑过!中国三蹦子现身俄乌战场,竟然是这个品牌...丨轻武专栏
隆鑫:赢麻了
转眼俄乌战争已经开打一个多月了,战局也越来越沉闷,很少能见到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而最近网上的一张图引发大家的热议,图上的东乌军竟然把一挺机枪向后架在了中国的农用三轮车的车斗里,有人脱口而出:这不是100多年前在乌克兰流行的Тачанка“搭枪卡”吗?
▲有人骑过隆鑫的三蹦子吗?
我们来看这张图,一辆绿色的正三轮摩托车,上面漆了一个醒目的Z字,懂的人都知道这是俄军的识别标志,但从身边军人胳膊上的白布条来看,显然也并不是正规俄军(正规俄军是白色荧光带),再结合车上那一挺向后的M1910机枪(俄国版马克沁,100年前的老枪),都在证明着这辆车的身份:东乌民兵的一辆21世纪版“搭枪卡”战车。
很多人把搭枪卡和武装皮卡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个东西,虽然二者都是民用车辆搭载武器,但武装皮卡的武器不论是机枪还是炮,都是朝前,而搭枪卡则是武器朝后,事实上这也是战斗民族的传统做法,100多年前他们就这么干了。
一些对苏联历史了解的人,可能都听过一首《搭枪卡之歌》:马不停蹄,枪不停声,红鬃烈马在飞奔,挟着雷霆万钧的炮火,掀起狂风和灰尘。哎,搭枪卡——基辅枪卡,我们的威名震天下!共青团员的搭枪卡呀,敌人一见就害怕!
其实这个搭枪卡,并不是“搭载机枪的卡车”,而是俄语Тачанка、乌克兰语tachka(大车)的音译,是一种马拉机枪平台,一般是后部载有一挺重机枪的农用大车或者敞篷马车。
为啥别的地方没见过这玩意,偏偏在乌克兰这种地方会出现这种奇葩的武器呢?这就要从一战的战场环境说起了。
在一战的西线战场,战场狭小战线密集,所以战争双方只能卧在战壕里面搞奇怪的对峙战争,连迂回战斗都很少。
但东线就不一样了,沙俄在东线死扛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保加利亚,在广袤的东欧战场,战场宽度足有2000公里,战线从东普鲁士推到基辅,运动战和遭遇战很多,堑壕战比较少,一般只用于防御城市外围和交通要道。
在这种战场环境下,武器的机动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一战时期的重机枪往往都非常重,而沙俄又缺乏载重车辆,于是很多机枪就只能跟随着马车来机动,当然这个时候马车还只是个运输工具,到达作战地域后机枪要抬下来构筑机枪阵地来作战。
可是十月革命后,东线的局势开始复杂化,红军、白军,来自英、法、美的干涉军,以及原来的对手德国人、土耳其人,还有乱七八糟的土匪和叛变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直接在东欧打成了一锅粥,比晋西北还乱。
这个时候乌克兰的白匪军发现,原本只是用来运输机枪的马车,正好是个不错的打游击的工具,平时伪装成农用大车,堆满干草,接近目标后掀开干草就能开火,能打得下红军控制的村庄就开始劫掠,打不下来缰绳一拽就能跑,就算被红军围堵,只要把机枪一扔就能冒充乌克兰农民。
所以传奇色彩的“搭枪卡”就诞生了,这种搭枪卡战斗小组一般为三个人,一个赶车的,一个机枪手,一个机枪副手(供弹手),然后这些搭枪卡开始在乌克兰大平原上四处乱跑,打得红军晕头转向,防也防不住,追也没法追——搭枪卡的枪口可是对着后面呢。
就像用魔法打败魔法一样,打败搭枪卡的,也只有搭枪卡,红军骑兵将领布琼尼认识到了搭枪卡的意义,也开始四处搜罗大车制造搭枪卡,后来布琼尼骑兵军占领一些工业城市后,还利用城市的机械制造了大量尾部带防盾的搭枪卡,而地位超然的马赫诺的黑军也非常重视搭枪卡。
到了1919年,布琼尼骑兵军已经装备的大量搭枪卡,一个1000人左右的骑兵团里大概有20辆以上的搭枪卡,在进攻时,搭枪卡集中在战场两翼,通过侧射压制敌方火力,掩护己方骑兵进攻,在撤退时,骑兵队列向两翼散开,搭枪卡就可以肆意收割追击的白军。
从此,搭枪卡成了红色骑兵的忠实战友,也造就了搭枪卡的赫赫威名,大概到1922年左右,白匪军基本上被消灭,这些搭枪卡也就慢慢地被淘汰,被后来进行正规化建设后的苏军以MS-1小型护卫坦克所取代。但到了二战时期,由于物资紧缺,一些搭枪卡又开始活跃在战场上,只不过底盘便成了美国援助的威利斯吉普车而已。
谁能想到,整整一百年后的2022年,搭枪卡居然再次复活了!机枪嘛,还是100年前的俄国版马克沁M1910,但是底盘居然变成了中国三轮摩托车。
这款21世纪版“搭枪卡”底盘是中国河南隆鑫或者重庆隆鑫生产的R系列农用三轮车,整体自带军绿色,伪装性好,采用一体式牢笼设计,加强主梁、50*100四龙骨车架叠加,承重力非常出色,高达1吨多,拉一挺M1910和弹药非常轻松。
事实上,这也并不是中国农用三轮车第一次出现在战争中了,在2014年法国介入马里共和国内战中,法军机降马里之后就是乘坐着中国兴达农用三轮车奔赴战场,虽然这些三轮车只是征用的民间车辆,并不是法国正规军车,但也恰恰证明了中国三轮在非洲保有量大,物美价廉,适应恶劣路况的优点。
话说回来,东乌民兵复活这种搭枪卡实属无奈,如果有装甲防护的车辆,谁还想用这种毫无防护的农用车在战场上“裸奔”呢?所以中国就根本不考虑这种搭枪卡,因为中国有了更加先进的一代无人“搭枪卡”作战平台——捷虎。
捷虎虽然看起来像是从农用拖拉机改过来,但却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车上搭载有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既能在复杂地形环境下获得障碍物的情况,避免行进时发生碰撞,又能准确跟踪和定位目标,然后引导车载机枪进行打击。
难怪有人说,历史就像莫比乌斯环,等你走了一圈,就会发现又到了原点,复活的搭枪卡是斯拉夫民族最后的倔强,而来自中国的底盘是否意味着,战斗民族必须与东方民族结合,才能赢得最终胜利?只是不知道东乌民兵倒车前进的时候,伴随着机枪点射声,有没有中国特有的“倒车请注意”呢?
▲今年第一次来公司.....终于不用拄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