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事重心转移意味着什么?

500

3月25日,俄罗斯突然宣布,俄军第一阶段行动的主要任务已经完成,下一阶段,将从现在起尽全力完成主要目标——集中精力解放顿巴斯。军事行动按计划展开。

俄方还表示:自“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以来,乌克兰军队大约损失3万人,顿巴斯地区的乌克兰军队减员四分之一以上。

“特别军事行动之初,乌克兰武装力量和国民警卫队共有26.02万名军人。军事行动一个月来,他们损失了约3万人,其中超过1.4万人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约1.6万人正在接受救治。”

在顿巴斯地区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民兵作战的乌克兰武装力量、国民警卫队和民族主义营损失约1.6万人,约占总兵力(5.93万人)的26%,其中7000人死亡。俄军基本摧毁了乌克兰的空军和防空体系,乌克兰海军已经不复存在。云云。

俄罗斯这一军事重心的转移,或者说是一种收缩,问题来了:

从俄罗斯2月24日起,俄军第一阶段行动的起初,俄罗斯的三板斧都是围绕着俄乌边界呈半园弧开展进攻,貌似全面进攻,给人印象战线长;但是,在这一阶段,按照俄罗斯统计,俄军没有最大限度的消灭乌有生力量,乌军主力有生力量绝大部分尚存。自从乌克兰顶住了俄起初的三板斧后,俄军几乎没什么进展,战局呈胶着。

从战场态势看,俄军进攻吃力,而乌军主力有生力量仍然强大,仍有庞大外援,国土大部有生机,反攻倒算本尚存。在此情况下,俄罗斯战略调整,主要目标——集中精力解放顿巴斯,这种军事重心转移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俄罗斯在军政经济物资等方面已体力不支,难以应对之前战线过长的战局,只好收缩军力,转移所谓军事重心,不得不把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

俄罗斯改为重点进攻,目标——集中精力解放顿巴斯,而顿巴斯地处乌东,本来就与俄罗斯接壤,所以说,俄罗斯的这个改为重点进攻,在军事战略上,其实是一种防御性的消极进攻,而非积极进攻。

如果,俄罗斯调整后的重点进攻,是置乌东乌军主力于不顾,一鼓作气,重点进攻乌克兰大后方乌西利沃夫等乌军薄弱环节,切断乌西与北约之通道,断乌克兰后路,再由西向东进攻,以消灭乌有生力量为主,那战局的态势才必将于乌克兰不利,这才是一种积极的进攻(即声东击西)。但是,俄罗斯没有朝这个方向去进行战略调整。本来俄罗斯开展之初,就该这么打。(感觉伏龙芝军事不怎么样呵)

意味着在乌克兰大后方乌西乌中地区,乌克兰可以利用乌西与北约接壤的天然优势,可以便捷的获得美国北约的军事援助,以扩大军队、重整军力。

意味着俄乌局势接下来走势,俄罗斯面临着持久战、拉锯战,面临着与乌克兰的缠斗与反攻倒算,也同时面临着美国北约西方的秋后算账。

在军事战略上,将全面进攻调整(收缩兵力)为重点进攻的,其最后失败的战例,史上太多。譬如,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起初牛哄哄的也是全面进攻,之后见势不妙调整改为重点进攻,其最后结局是失败了的。

总之,俄罗斯的这种军事重心转移呈现出处于不妙境地,俄虽不会一败涂地,但一定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起码要脱一层皮。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