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一帧剧照,暴露几多穿帮
这是火了十多年的、让无数无知的观众倾倒的神剧鼻祖《亮剑》的一帧剧照:
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亮剑》乃穿帮之王。我们就来看看,这张剧照有几处穿帮。
穿帮之一:大佐用士官军刀
日本陆军刚刚入侵中国时,用的是旧军刀,就是像西方军刀那样带有“P”字形护手的军刀。军官用一九式军刀,士官用三二式军刀。
上图中,上为军官用的一九式军刀,下为士官和骑兵用的三二式军刀。一直到1934年,日军中都旭这种带有P字形护手的西洋样式的军刀,没有日本传统的军刀。
《亮剑》表现的是抗战时期的事,这时的日本陆军,少数仍然用旧军刀,骑兵则全部用西洋军刀,但多数非骑兵以外的兵种,则改用昭和刀,即那种日本传统的军刀。
昭和9年(1934年)以后,日本陆军军官用的军刀有三种,即九四式、九八式和三式。见下图:
但请注意,日军有新制式采用后旧制式仍然可以用的传统,因而除以上三种军刀外帽式的一九式军刀也仍然在沿用。有图为证:
上图中的三个鬼子,其中有一个用的是制式的九八军刀,两个仍然在用旧式的一九军刀。
士官用的军刀仅一种,即九五式军刀。
同样也请注意,日军的士官也仍然沿用着旧式的三二军刀,特别是骑兵,更是如此。
九五军刀是专门为士官定制的一款军刀,因而又俗称“曹长刀”。为节省工艺成本,其与军官军刀相比,在刀装上有很大不同。从外观上说,最大的不同,是九四式、九八式等军官军刀,其刀柄是以珠粒细密既防滑又好看的鲛鱼皮包裹,鲛鱼皮外再以丝带编织缠绕,纯手工制作,九五式士官军刀的刀柄则是由工厂仿照军官军刀刀柄的花纹样式用金属统一压制成型的。请看细节图:
图中,上为军官军刀的刀柄,内裹鲛鱼皮,外缠丝线,很漂亮;下为士官军刀的刀柄,用一块金属皮压成军官刀类似的花纹再凃以相应颜色而已。
这九五士官刀的握柄,有些装得很逼真,远看看不出与军官刀的区别,那么就再看一处,即士官军刀的刀身上有“樋”。所谓“樋”,即剑或刀身上的一道被打磨或锤压出来的狭长凹槽。如图:
这个“樋”,也经常被人称作“血槽”。
日本的军刀,也只有士官刀才有这个樋,而军官用的三款军刀,即九四式、九八式、三式均没有这个樋。
从《亮剑》那帧剧照上,可以看到那大佐举着的军刀,即使刀柄上的细节看不清楚,但通过刀身上的樋,可知这显然不是一个大佐应该用的军刀。
穿帮之二:军刀无刀绪
所谓刀绪,就是刀穗,类似于宝剑的剑穗,也称作剑袍,纯粹装饰用的。但日军的刀绪,除了装饰,却还有区分不同阶级的作用。通过军刀上的刀绪,可以分辨他是将官、佐官、尉官还是士官。
军官刀绪只是粗略地区分为将、佐、尉三等,而并不细分为三等中的九级。
日军军刀的刀绪,也是经天皇以敕令的形式颁定的。请看:
其中,将官刀绪的带子部分,外侧为茶色,里侧为红色,其间有用金丝线呈M型装饰的纹饰,流苏为金色绢丝。如图:
佐官刀绪的带子部分,外侧为茶色,里侧为红色,无金丝线装饰,流苏为茶色与红色混合绢丝。如图:
尉官刀绪的带子部分,外侧为茶色,里侧为绀青色,亦无金丝线装饰,流苏为茶色与绀青色混合绢丝。如图:
士官军刀的刀绪,与军官刀绪区别很大,它不是用丝绢编织,而是用牛皮绳制成。如图:
上图中九五军刀所佩刀绪与刀绪特写图中的刀绪并非一物。九五军刀早期的刀绪编织得略为复杂,晚期的刀绪就简化为一条皮带了。但变来变去都是皮制而不是绢制。
对于把军刀的阶级地位看得无比神圣的日本军队来说,他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像《亮剑》剧中那大佐那样不佩刀绪的,不信你找来老照片看看,看看能否找到不佩刀绪的情况。十七年老电影中,比如《鸡毛信》《平原游击队》等,日军军刀上是都有刀绪的,而且如果细看,虽然黑白片无法看清楚将佐尉的刀绪区别,但军官用丝织的刀绪,军曹用牛皮绳刀绪是一点也不含糊的,绝对不可能出现《亮剑》这样身为大佐举着带血槽的士官军刀又不佩刀绪和情况。
穿帮之三:陆军军官扎武装带
先说说什么是武装带。武装带是一个组合,其组成有三,一是宽皮腰带,二是窄的斜皮带,三是用于挂军刀或短剑的刀带(可有可无),而腰带仅仅是一条略窄于武装带的皮带而已。
上图是民国军队武装带与腰带的样式,实际上全世界所有军队的武装带与腰带差不多都这样。首图中那日军大佐腰上扎的,就是典型的武装带。这也是一个严重的穿帮。
为什么说是穿帮,因为日本陆军从建成到灭亡几十年间,从始至终没有武装带。
请看上图这三名日军,就只扎了腰带而没有武装带。日军的腰带制式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单排扣,且官兵无差别。
战败前的日本陆军和海军,从来就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和陆军不同,日本海军的陆战队和航空兵军官是有武装带的。看图:
这是三个日本海军陆战队军官的合影,这仨鬼子就都扎有武装带。
军装和时装不一样,时装是想怎么搭配就怎么搭配,谁也管不着,军装却不可以。当然若在战时,有可能省略平时着装的某些佩饰,比如军衔、勋标等,也包括武装带。但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却都不允许增加条例规定以外的佩饰,因为军装不是时装。《亮剑》中那名骑兵大佐扎的那武装带,就和楚云飞那美式军服一样,不过是导演的YY而已。
穿帮之四:昭五军衔与九八军衔并用
首图中那大佐的军衔,肩上有,领上也有。这是最大也是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处穿帮。
1938年5月之前,日本陆军穿的是昭五式军服,即昭和五年(1930年)制式的军服。1938年(日本皇纪2598年)5月31日,日本陆军修改昭五式军服,定名为九八式军服。
这两款军服有诸多区别,其中之一就是军衔的表现方式不一样。昭五式军衔表现在肩章上,九八式军衔表现在领章上。请看对比图:
上图左边是陆军中将田中静壱,着的是昭五式军服,右边是陆军中将安藤利吉,着的是九八式军服。二人的军衔章就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时期的特点。
同样的穿帮,在《亮剑》中还有多处,比如这个:
上图这两名军官,和首图那骑兵大佐一样,每个人的身上,既有1938年已经取消了的昭五式军衔章,也有1943年刚刚采用的三式军衔章。这就像一条狗长了两个头,一个狗头以外,又多长出了一个猪头。看了以后就不仅仅只是让人喷饭了,简直能让人吐血。
只要当过几年兵的网友都清楚,军人着制式军服,要么佩某式旧军衔,要么佩某式新军衔,而绝对不允许一个人的身上同时出现不同年代新旧两种军衔。能制造出这么一个既佩昭五式军衔,又佩三式军衔的怪物出来,这导演的军旅常识,估计得是负数了。
敬请注意:本人特别不喜欢转移话题,欢迎就本文主题开展批评,请勿走题。
(较真辩对,打假正讹,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牛戈文草)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