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爹之争:这届网友真的很弱智
作者| 老雾
来源| 雾满拦江
(01)
俄乌之变,网友纷纷站队激辨,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极有趣的认知课题。
这个课题是什么?
先从“俄爹派”与“乌爹派”争辩的内容说起。
俄爹派,特指那些支持俄罗斯或普京的网友。他们认为俄罗斯的一切举措,都是合理的、必须的、应该的或是正义的。
乌爹派则相反,这些网友力挺乌克兰,谴责普京的行为。
双方激辨中,“乌爹派”人士把“俄爹派”人士的观点整理了一下,然后就惊呆了。
“乌爹派”整理的“俄爹派”观点,是这个样子的:
第一个:如果乌克兰不抵抗——结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顾老百姓死活,弃民族和国家于不顾。
第二个:如果乌克兰抵抗——结论:泽连斯基不顾老百姓死活,将人民拖入战火之中。
第三个:如果乌克兰抵抗失败——结论:泽连斯基不顾百姓死活,为加入北约葬送了国家。
第四个:如果乌克兰抵抗成功——结论:泽连斯基不顾百姓的死活,对抗俄爹充当美爹炮灰。
最终结论:乌克兰去死,泽连斯基就是个小丑,OK。
“乌爹派”所列出的“俄爹派”逻辑,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说话两头堵。
怎么会这样呢?
(02)
发现“乌爹派”人士,试图从逻辑建构上找出自己的破绽,“俄爹派”人士也不甘示弱,罗列出了“乌爹派”的四大观点:
第一个:如果乌克兰不抵抗——结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忍辱负重,爱惜百姓生命,避免爆发更大军事冲突,绝对佛心总统。
第二个:如果乌克兰抵抗——结论:泽连斯基不惧强手,为了国家未来和百姓福祉勇敢战斗,绝对佛心总统。
第三个:如果乌克兰抵抗失败——结论: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只要泽连斯基战斗过,努力过,抗争过,他的不屈精神就会感召整个世界,所以他是佛心总统。
第四个:如果乌克兰抵抗成功——结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世界终究是正义占胜邪恶,所以泽连斯基是佛心总统。
最终结论:乌克兰伟大,总统泽连斯基是旷世英雄,迟早有一天,他会踏着七彩云霞来娶我……或娶你老婆。
目前为止,两派人士,都有力的证明了对方不靠谱。
都有力的证明了对方“利用主观自洽的逻辑自说自话自圆其说”。
所以吃瓜群众,坠入五里迷雾。
——同样的证据,同样的材料,甚至是同样的逻辑链,为什么两派人士,得出来的结论完全相反呢?
(03)
我们曾在一节讲武堂课上,说过一桩与“俄爹乌爹”两派人士争讦类同的案例:
有位老板,想投钱研发一款茶饮料。
但又不知道市场上会不会有销路,所以就去找大师咨询。
老板先找了第一个大师。
大师曰:你的产品卖不动,理由如下:
第一个,你的茶饮料,不是茶而是饮料,所以喝茶的人不会买。
第二个,你的茶饮料,明明是饮料却有个茶字,不喝茶的人也不会买。
市场上只有两种人,喝茶的和不喝茶的。你的茶饮料,喝茶的人不买,不喝茶的人也不买,你想你是不是死定了?
真的死定了耶。老板被说服,出了大师的门。
然后老板看到第二个大师的门,就走了进去。
第二个大师听了情况,说:
你的产品铁定大火,赚到手软,理由如下:
第一个,你的饮料,有一个茶字,所以喝茶的人一定会买。
第二个,你的茶,其实是饮料,所以不喝茶的人也会疯狂买买买。
市场上只有两种人,喝茶的和不喝茶的。喝茶的人买,不喝茶的人也买,你凭什么不火?
是呀是呀,老板懵逼了:怎么你们两个的理由逻辑完全相同,可结论却相反呢?
这是为什么呢?
(04)
我们说话论理,都遵循逻辑。
但事物的逻辑关系有两种:
一种是相关性,一种是因果性。
什么叫相关性?
我新买了一套笔挺西装,穿着去面试,气场夺人,碾压所有竞争对手,彻底征服面试官,夺得一个好职位。
——这套新买的西装,和我获得好职位的关系,就是相关性。
相关性的意思是说:这个因素确有可能起到了作用,但未必是绝对性作用,因为在求职场上,更重要的是求职者的表现,而不是衣服的新旧。
什么又叫因果性?
我新买了一套笔挺西装,穿着去我亲爹的公司面试,气场夺人。面试官满脸谀笑的问我:少爷,你爹的身体还好吧?
我回答说:还行,就是我家狗子拉了一地屎,呆会儿面试完了,你去给我收拾一下。
面试官急忙回答OK,于是我碾压所有竞争对手,成功夺得一个好职位。
——我亲爹开的公司,和我夺得公司好职位,就是百分百因果关系。
——哪怕我光着屁股去面试,这个职位也是我的。
这就是因果性。
(05)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万事万物都有相关性。
——但未必有因果性。
你推出一款茶饮料,消费者买或者不买,和你饮料的名称有一定相关性,他可能看到这个茶字就买了,也可能看到这个茶字,就选择了别的饮料——但这种选择,是随机的,不确定的,而不是百分百因果关系。
设若消费者不喜欢你的饮料,可是他快渴死了,又没别的选择,他也只能选择买。
哪怕消费者很喜欢你的饮料,但市场上饮料多,他还是会见异思迁,尝尝别的饮料口味如何。
——前者两位大师的错,就是把相关性,当成了因果性。把可能性,演绎成了绝对性。
网友相互diss,互骂对方各种爹派,但双方网友,都把相关性误认为是因果性,所以才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乌克兰抵抗或不抵抗,与总统泽连斯基是不是为国为民,是不是爱惜百姓生命,并不是直线因果关系。
让乌克兰选择抵抗或是放弃的,以及最终导致俄乌战事结果的,有着无尽其数的相关变量,包括了俄军攻势的急缓,俄罗斯国内的政情,俄罗斯军队真实的战斗力,美国欧盟是不是能有效遏止普京行动,西方世界对乌克兰的支持是口头上的还是实际的……
诸多变量无尽繁复,让泽连斯基与乌克兰举棋不定:感觉好像有戏,那就干死俄罗斯,同志们冲啊……好像不对头,西方世界只是嘴上忽悠却没有实惠,那就赶紧和普京谈判……而泽连斯基为百姓性命的考虑,只是诸多变量中的一个小要素,而且有可能是权重极低的要素。
(06)
所以最后问题来了,“俄爹派”与“乌爹派”,到底哪个是对的?
第一个:双方都只是一种可能。
双方的逻辑建构,浑圆自洽却相互矛盾,只是因为这是事情发展的两种可能。
正如老板推出的茶饮料,消费者买账,是一种可能。消费者不买账,则是另一种可能。
不把可能绝对化,同时认可两种状态并存,才是智慧。
第二个:接受一个不确定的世界。
什么叫不确定?
你推出一款茶饮料,火爆也正常,卖不动也正常。
俄乌之战,泽连斯基是个英雄很正常,是个小丑也正常——人类社会的真相是,一个人往往是英雄与小丑的混合体。
或许因为某个变量的冲击,他瞬间成为万众瞩目的英雄。然后另一个要素袭来,他又成为一个小丑。
从英雄到小丑,并不是他变了,而是这个世界不确定,所有人都充满无尽的可能。
第三个,成为激励者,不再贴标签。
俄乌事变,必将重写世界格局。
这就好比一个孩子出生,他有可能成为一个罪犯,各种强奸杀人。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改变世界的伟人。
正常人类,都会成为激励者,鼓励这个孩子向好的方面改变,而不是急着分成罪犯派和伟人派,相互diss。
网友争辩,并不能提升我们的认知,反而暴露出这届网友的低智。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