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化”是乌克兰的未来吗?

从2月22日俄罗斯承认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并出兵乌克兰“维和”,到现在已经超过一周,原本看似一场复刻“克里米亚”问题的“简单”军事冲突,因为欧美甚至东方各主要国家的表态行动,俨然又要成为中东式的战争泥潭。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中国,也逃不过舆论漩涡。

不过,本文既不愿赘述乌克兰战争的始末,也不愿评判谁对谁错,而是借欧洲另一小国的故事,看看历史能否给我们答案。

500

既然标题是“芬兰化”,那自然是讨论的是号称全世界最发达,福利水平最高的“北欧四国”之一的芬兰(其他三国分别是:挪威、瑞典、丹麦)。

从地理上说,芬兰国土面积34万平方公里,在欧洲可以算是“大国”,不过由于其四分之一国土在北极圈内,芬兰的位置在欧洲大陆只能说是马马虎虎,甚至有些偏僻。

偏僻的地理位置或许也造就了芬兰人相对“孤僻”的性格特点,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间距大于等于1.9米”的“芬兰式排队”。

500

互联网上甚至由此出现了“精芬”人群,代指那些不愿社交的“精神上的芬兰人”。

不过看似与世无争的芬兰人,近现代历史上卷入的纷争,一点也不比其它国家少。

不过“芬兰化”这个词,并非描述芬兰人当下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其实也并非芬兰人所创。

1973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资本主义阵营的“西德”)议会正在就《西德东德基础关系条约》进行表决,这项条约旨在塑造建立外交关系,互派外交代表,共同入驻联合国的“两个德国”。在此前,无论西德还是东德政府,都坚称自己是唯一合法的“德国”,而另一方则是美国或苏联的傀儡。

这项条约的出现,也是时任西德总理勃兰特致力于与共产主义阵营和谐共处的“东方政策”背景下一项重要里程碑。不过如此“亲共”或“服软”的政策,毫无疑问受到了西德反对党的强烈抨击。曾在西德担任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的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就此事抨击勃兰特是要将西德“芬兰化”,讽刺其对于敌对阵营的“绥靖主义”倾向。

500

在此后的国际政治中,“芬兰化”一词也频频作为“软弱”、“妥协”以及“小国屈服”的代名词出现。

那芬兰究竟做了什么,让一些政治家如此厌恶?

虽然说芬兰现在通常被划为西方国家或北欧国家,但在历史上,芬兰和其它的三个北欧邻居,语言和文化上差异巨大,很难算得上“亲戚”。相比之下,与芬兰隔海相望的东欧国家爱沙尼亚(冷战时期属苏联阵营)反而更加有血缘关系。这也导致芬兰在很长一段时间,被欧洲其它国家视为“蛮族”而非同胞。

500

到了公元12世纪初期,芬兰西边的额邻居瑞典,对芬兰发动了十字军战争,将芬兰从信奉原始宗教的“野蛮人”带入了北欧“高贵”的基督教阵营。

同时,芬兰西边的斯拉夫人和其建立的基辅罗斯大公国,一路向西向北扩张,也占据了芬兰一部分。基辅罗斯大公国也是现在乌克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的前身。

到了沙皇俄国亚历山大一世(公元18世纪)时期,俄国与法国联合了起来,共同反对英国。而支持英国的瑞典,以及其控制下的芬兰,就成了俄国的打击对象。

图片500

虽然俄国为了“教训”瑞典而占领了芬兰,但芬兰国内的民主主义者却嗅到了民族独立的契机,纷纷在国内展开民族运动起义,这让俄国人非常头疼。

为了稳定芬兰,俄国人决定承认芬兰人的宗教信仰,并任命芬兰人自行管辖治理自己的国家。没想到这项“怀柔”政策出奇的高效,不到一个月,芬兰各地的起义就消失了。

相比于隶属于瑞典,当时的芬兰人反而觉得在俄国人统治下更加的自由,且有更多的自治权。由此,不仅是俄国不愿意将芬兰还给瑞典,芬兰人自身也更愿意和俄国站在一边。随后瑞典和俄国也签署正式合约,将“芬兰”割让给了俄国。

1917年,俄国爆发了著名的“二月革命”,民众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起了共和国。沙俄统治下的各个民族也纷纷开始谋求独立,这其中就包括芬兰。

1917年12月6日,芬兰脱离俄国,正式独立。

在经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一月剧变”后,俄国也落入布尔什维克派手中,也就是未来的苏联共产党,其当时的领袖就是著名的弗拉基米尔·列宁。列宁本人,一直是民族独立的坚定支持者。列宁曾表示,俄国境内所有“非俄罗斯族”的少数民族,都可以选择离开俄国并成立自己的民族国家。

500

因此,芬兰的独立很快得到了俄国以及其它欧洲大国的承认。不过和很多曾在俄国辐射下的国家类似,芬兰也很快爆发了由境内“布尔什维克派”主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在俄国的支持下,芬兰的“布尔什维克派”武装“赤卫队”迅速推进,将芬兰政府军一路赶到了芬兰北部。而在德国的帮助下,芬兰政府军随后又不断反击,打回了苏芬边境。

500

此时的俄国刚刚结束内战,建立了苏联政权。刚刚结束内战的苏联,很快就卷入和波兰的战争,根本无暇顾及芬兰的红色武装。

芬兰政府也很快和苏联签订《塔尔图合约》,双方边界划定。然而双方划定的边界,距离苏联的圣彼得堡,仅30公里,这无疑是苏联选择暂时妥协的结果。

在谋求独立的过程中,芬兰受到了当时德国政府的大量支持,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德国支持和招募下,成立了著名的“第27猎兵营”。芬兰完成独立后,这支部队便划入了芬兰国防军,后来芬兰不少军官都是出身于这支部队。

因此,虽然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影响力锐减,但其对芬兰各个方面,特别是军事上的影响仍然十分巨大。这也导致苏联人认为芬兰已经背叛了“沙俄”文化,甚至已经对苏联构成了威胁。

在列宁去世后,约瑟夫·斯大林掌握了苏联政权,认定芬兰对苏联是巨大的威胁,是“邪恶和反动的法西斯集团”。苏联多次警告芬兰与德国走得过分亲密违背了其中立原则,在必要时候,苏联会直接占领芬兰。

1938年,苏联向芬兰提出租借五座岛屿,租期30年,用于建设军事基地的要求。此时的芬兰一面沉浸在一战后一片祥和的氛围中,一面对日益增长的苏联威胁视而不见。即便在军方领导人曼纳海姆的反对和警告下,芬兰政府仍果断拒绝了苏联的要求,没有给曾经的“大哥”一点情面。

500

1939年8月,纳粹德国与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份协议除了双方达成一致“瓜分”波兰。在其未公开的秘密条款中,苏德同意将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划入苏联的势力范围。不过当时的芬兰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纳粹德国偷偷卖了。

整个芬兰政府,只有军方领导人曼纳海姆敏锐得察觉到了潜在的危机,主动担负起拯救国家的责任,开始秘密训练军队,加固苏芬边境的防御。

在苏德达成协议后,苏联立即要求芬兰政府到莫斯科进行谈判,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甚至亲自到场。谈判内容包括部分边境向芬兰境内迁移20公里,转让北方数个港口的所有权,并再次提出租借岛屿的要求,同时承诺补偿以上领土两倍的未开发土地给芬兰。虽然曼纳海姆再次积极劝说芬兰政府接受协议,避免和苏联展开直接冲突,然而芬兰政府仍未意识到苏联的意图和双方实力上的鸿沟,再次拒绝苏联要求。

两个礼拜后,在苏芬边境苏联一侧的一个小村庄里,苏联自导自演,谎称芬兰入侵,遭到了芬兰的炮击,数人伤亡。苏联就此单方面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4万大军入侵芬兰。而此时的芬兰全国人口不过300万,现役军队也只有18万人。这就是著名的“冬季战争”。

500

不过在伤亡了七万人的代价下,苏联军队仍未彻底打破边境对峙局面。除了芬兰国内对入侵的顽强抵抗,苏联自身一团糟也导致了战事不利。当时被派去芬兰前线的军队,不少都是从未踏入过冰天雪地的中亚士兵,苏芬边境的原始森林也阻挡了苏联机械化部队的步伐。苏联国内的政局,由于斯大林的个人意志,出现了巨大的动荡,导致了对前方作战军队管理的严重混乱。

1940年,虽然突破了著名的“曼纳海姆防线”,但由于战局长时间的僵持,且欧洲各国,包括民主和极权国家几乎一边倒的支持芬兰,苏联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虽然当时由于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开战,但双方几乎都处于观望状态,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苏芬战场。不得已之下,3月12日,需要一个台阶的苏联和芬兰签署和平协议。芬兰将11%的领土和12%的人口割让给了苏联。

当时的苏联也因此沦为欧洲各国的笑柄,苏联军队也被英法德等国普遍认定为“纸老虎”。这或许也导致了之后德国悍然选择对苏开战的原因。

1941年,德国开始入侵苏联,由于芬兰和德国密切的军事合作,德国空军被允许借道芬兰进攻苏联。因此在开战的第三天,苏联就出动了四百多架飞机,对芬兰各地机场进行轰炸。

芬兰国会也通过决议,对苏联展开“防御性战争”(也被称为“继续战争”)。虽然芬兰并未加入纳粹德国主导的法西斯集团,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事实上站在了纳粹阵营一边。

500

1944年,随着德国节节败退,芬兰单独向苏联求和,除了此前签订的条约,芬兰再将一个不冻港割让给苏联,双方就此达成和平。

由于二战后美苏英三国几乎瓜分了世界,作为战败国的芬兰也无法再得到任何支持,虽然苏联作出了不侵略芬兰的承诺,但芬兰也事实上被纳入了苏联的势力范围。

到了冷战时期,芬兰虽然宣布保持永久中立,苏联也承认了芬兰的主权独立,但在苏联的压力下,芬兰除了放弃被苏联占领的国土,同时也承诺不会加入任何针对苏联的政治和军事联盟,芬兰的领土也不会成为任何国家反对苏联的基地。

当时的芬兰国内媒体也进行了自我审查,剔除了一切反对苏联的声音。

就这样一直到苏联解体,芬兰加入欧盟,苏芬之间的纠葛也终于结束。一直夹在欧洲大国和苏联之间的芬兰得到了真正意义的独立。

虽然加入欧盟,但芬兰至今仍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坚持不加入军事化组织北约并与美国保持距离。

500

在此次乌克兰危机中,芬兰首相表态:“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许多芬兰人或许已经或正在改变主意(应该指的是是否加入北约),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同时,芬兰正在评估与俄罗斯之间的“界限”,“假如俄罗斯真的越过某个界限,芬兰究竟是选择独自面对还是和其他人一起”。

2月28日。芬兰决定向乌克兰运送武器。“含2500支自动步枪,150000 发子弹,1500件反坦克武器和70000个野战口粮。”

(本文部分参考自Youtube博主HereIsAleph_旧闻如是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