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时认定中文人文社科领域期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问题的思考

近几天,中国青年报披露的有关“某人文社科领域教授要求博士生发表论文时必须把其作为第一作者”的事情引发热议。

首先,本人明确反对不区分贡献大小直接侵占学生中文期刊第一作者署名权的行为。当然这种反对也只能是嘴上说说,真碰上了这种事情我相信大多说博士生都会选择妥协。毕竟现行的国内文科博士生培养多是导师负责制,在这种模式下导师话语权太大,几乎决定博士生生死。

其次,我觉得我博导的一些做法值得推广和借鉴。相比中青报披露的博士生,我是何其幸运遇上了这样一位纯粹的、公正的、为学生着想的学者。每次写完论文,如果论文是我们自己找的选题、自己完成的即便老师在修改打磨的过程中确实真的付出了很多,最后定稿往外投的时候即便我们主动提出让老师当一作老师也都会把我们放一作,他放二作,除非期刊特别要求需要导师一作,博士生只能二作(人文社科类期刊确实有期刊会倾向于让教授、博导当一作,且会主动提出,至少本人亲历过一次,最后定稿时编辑打电话建议把博导放一作,说是建议,但是大家都懂的,人家都提出建议了,你能不听吗。另外听说过某期刊导师一作博士生二作也不行,不能带博士生)。

很多时候,即便是老师给的选题,且给我们了很多建议,最后基本上属于跟导师合作完成的论文导师很多时候也会综合考虑给博士生一篇一作的机会,因为老师总会跟我们说现在博士找工作跟以前不一样了,很多学校要求有一作论文,导师一作博士生二作很多学校是不认的。事实确实如此,本人近期找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学校要吗导师一作博士生二作的论文不认,要吗采取积分制,认一半,比如某学校一篇C刊论文积分10分,导师一作学生二作的论文只算5分。

第三、问题症结。博导要求博士论文必须挂博导一作根源在于现行的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对国内文科人文社科期刊论文的评价和认定体系。就高校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而言,虽然国家三番五次提破五唯,但是最终的考核还是会落到量化的指标上,比如一个聘期内需要发多少篇什么级别的论文。

本人导师年富力强,正值学术高产期,会亲自动手写论文,一年会保持两到三篇自己写的独著论文。但是很多评完正高、博导的老师很难保持这样的产出,至少我本人了解到的很多博导都很难做到这样。这就出现了需要博士生写论文挂导师一作的现象。

就现行国内人文社科期刊论文的认定体系而言,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国内的中文期刊,不管什么级别的论文,哪怕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一刊《中国社会科学》照样只认一作,不认通讯作者。同一篇论文翻译成英文,那怕是发个最垃圾的ssci期刊,学校就认定一作和通讯作者。目前我了解到的很多人文社科类的研究组将好的研究成果投往国外期刊很大原因就是文章质量确实很好,但是投中文期刊最后成果认定谁做一作很成问题,导师一作学生毕业找工作很多学校不认中文二作,学生一作的话导师又面临各种考核压力,也确实需要一作。最后只能翻译成英文,投往国外的ssci期刊。

如果这个评价体系不改,未来高质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只会越来越多地投往国外期刊,喊那么多年的国内期刊崛起,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崛起屁用都没有。

最后我们谈谈中文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论文认定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的必要性、合理性。

很多人说自然科学研究论文很多涉及科学实验,多少集团对共同完成的。但是,现在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早已经不是拍脑袋写文章,一个人单干就行的状况了。以作者所在的领域为例。好的研究既有理论价值,又关注社会现实,从有想法,到读文献,做研究设计,开展调研,整理数据,撰写论文再到最后修改投出,也极为耗时耗力,尤其是需要调研的文章,一个人一年能完整的做出一篇就算很好的了,很多都是两人甚至三人合作完成的。

最简单粗暴的一点,同样一篇论文发ssci期刊可以帮助两位作者解决问题,发中文就是能解决第一作者的问题,肯定发外文,国内的期刊最终只能发一些二流的研究,还说什么期刊崛起,屁!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