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不完整真实写照

我在香港的一家公立医院工作。作为局内人,有义务责任向身处国内的同胞报告一下香港疫情的真实情况。我不是处于上层的人物,所以谈到的多是一些我能掌握接触到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香港死亡最多出现在老人院和残疾人宿舍,包括智障或精神病人士的宿舍。因为各种原因,早在疫情还没有失控时,這批人的疫苗接种率非常低,完整接种2針的少于20%。在疫情大规模爆发后,原以为会有强力手段打疫苗,結果到今天这个接种率没有什麼改变。根据本地的一些推估,接近70%的院友已经染病,当中情况恶化的不是少数。电视或新闻上看到的老人挤兑急症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医院和急症室的床位有限,大多病人还是被当在门外,而他们继续在老人院里只有自生自灭一條路。不少老人院根本沒有氧气供应,造成缺氧窒息而失救的多不胜数。一位在老人院工作的旧同事告诉我,她那里每天都有几个血氧只有10-20%的在鬼门关徘徊,陆续被黒箱车接走。不是不想送院,而是没法安排床位,救护车也忙不过来。进了医院就有救了吗?也不见得。唯一有点效果的西药瑞得西韦,由于库存只剩下1-2周,只能分配给icu 病人。剩下的老弱病残,除了能吸氧,已经没什麼其他能做的。大批在医院外等床位的,即使不是重症,也沒有任何治疗,所以才出现了市民抢购中药的情况。

那些还没有感染上新冠的病人,在急症室的大熔炉里染病的太多了。即是在病房,交叉感染是常态。以往每出现一个交叉感染,病房的所有人都要核酸检测,可现在医院化验室早已超负荷,感染控制也形同虚设,早就没有全员核酸这回事了。更甚至有些病房玩起了确诊和非确诊病人同时收治的情况,不禁让人怀疑,这样的安排有尊重病人的生命吗?

香港现在每天打疫苗的容量大概7-8万剂,要完成多数人接种3針,估計要等到年底。政府口头上有许诺会增加容量,但自2月大爆發以来并没有明显改善。现在一般要预约打针,最少等3周到一个月。

接种率低,除了政府效率和统筹问题,本地各种的医学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医学组织从来没有公开强调疫苗的作用,相反反复叫病人先咨询医生意见才接种,造成疫苗可能不安全的大众心里。有不少人受到这样的宣传和假消息的诱导,不但自己不打针,还阻止自己的父母接种,间接造成今天的局面。深层次的原因是,香港很讲究程序正义。医学会很担心,如果有人打了针出现副作用,就会有人来调查你鼓吹打疫苗是否有根据程序办事,是否有人偏离指引,就算最后没有诉讼也会在媒体给你污名化泼脏水。于是产生了现在的做法,把打疫苗的责任推卸给病人。所谓的,打不打针自己决定自己衡量,是我在工作中最常听到其他同事对病人说的一句话。当然也有病人对我说,打了针不舒服一定回來找我,我也没什麼好说的。

这场危机只是刚开始,暴露了一直以來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社会各方面的不作为,包括政府,医院,各样的利益和专业团体,传媒等。希望香港发生的事能为国内的各位提供警训,提早预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