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飞VS董冬冬陈曦:《狙击手》如何用配乐讲好每一个动人的故事

■ 本期轮值毒叔 

诸葛奇谭·谭飞

感情是基础,工作是共识

谭飞:欢迎内地影视音乐江湖著名的神仙侠侣,音乐圈最著名的金童玉女董冬冬和陈曦夫妇来《四味毒叔》,董老师是来过了,但是你的太太是第一次。我们也特别想请陈曦老师来,因为陈曦老师那么有仙气,做的词又那么的朗朗上口,确实很多观众也想知道陈曦老师的情况,先给《四味毒叔》的观众朋友们打个招呼。

董冬冬:大家好,我是来过《四味毒叔》的董冬冬。

陈曦:大家好,我是第一次来《四味毒叔》的陈曦。

谭飞:两口子虽然没这个对过词,但一听就有对仗的感觉。那么作为国内顶流的影视音乐创作人,前段时间你们俩都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举办自己的音乐会,甚至有评论说《短歌行》可以被称为拥有世界格局的音乐。对于那场音乐会你们现在回忆起来还有哪些感慨和思考?

500

陈曦:因为疫情的关系导致其实去年很多音乐会都不能如期举行,首先是觉得现在想想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克服了很多的很多困难的情况下,感谢很多很多的人,从演奏家到配器的老师们、设计组织的人,还有团队的小伙伴们,到现在再想起来的话,更多的是感谢。另外从思考上来讲,我也觉得音乐本身还可以有更好的空间。

董冬冬:因为这是我的私心,那一天是陈曦生日,也是我们结婚15周年纪念日,很多人一直劝我说弄一场我们的音乐会,我一直没有时间,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15周年。我就把我们部分经典的影视歌曲重新编成交响乐版。刚才您说的《短歌行》我觉得我在配乐里面我最喜欢的一首,因为它是写三国,我是以自己从小最喜欢的《三国演义》为基础,想为《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做音乐的时候,把它发展成一个8分钟的比较完整的作品。

谭飞:所以你把你最爱的音乐献给了这台你们俩15周年的音乐会。当然我也知道你们俩都是同学,但确实说实话陈曦老师比董冬冬老师显得年轻不少,可以讲这种从学生时代的情侣到慢慢成为事业上的拍档还有生活中的伴侣,你们俩这15年走来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慨?因为我说实话,每次见到你们俩都是成双成对,其实也是挺难做到的,讲讲你们的感受吧。

董冬冬:其实15周年是我们结婚15周年,但我们在一起20年了。

谭飞:谈了恋爱5年后结的婚。

董冬冬:对,从我最开始考电影学院录音系,我从小搞作曲,想去做作曲,但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做电影音乐。但陈曦一直支持我,一个身边的人对你的相信是最重要的,因为当你自己没有资源也没有信心的时候,一个人在旁边的支持是特别重要的。当你接到第一个电影的时候,你把你所学的和不会的东西都一点一点积累,有了第一个作品,再慢慢有了后面的作品。陈曦和我为什么合作15周年,就是因为我们好了5年以后,陈曦开始帮我写词,她不是一个从小就立志成为作词家的,是因为我的电影里面需要主题曲,我不会写词,陈曦和我就一步一步地成了拍档,一直走到今天。我觉得这么多年没有当着别人的面说什么感谢的话,但我真的觉得没有陈曦就没有我的今天。

500

谭飞:听得我们都眼睛都湿了,请陈曦再讲讲。

陈曦:我也同样的话,其实我觉得我们两人如果没有在一起的话,可能我不会选择或者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用音乐或者歌词来表达抒发我自己一些情感上的一些体验或者一些想要表达的东西。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两人的相识,到今天我还是觉得虽然我们总是两个人一起出现在朋友面前或者其他场合,但我觉得我们两人彼此给了对方足够多的空间。我们两人都有个共识,对于感情上就是因为纯粹的喜欢相爱而在一起。而不只是因为我们俩人在一起工作,然后彼此都能够找到合适的一个合作方式,都能在这个方式里面找到乐趣,有可能让对方或者自己都变得更好,有这个可能性所以才一直在一起。其实我觉得虽然我们在一起的时长很长,但就像我们的创作一样,我们两人还是觉得像两个第一年在一起的小朋友一样。

谭飞:因为我看你们俩的那种对视的眼神,特别像这次冬奥会上的隋文静跟韩聪,他们最后就是含情脉脉地看对方,永远都是眼睛里有对方。真的很感人,你们俩真的就像冰上舞蹈的一对CP,所有人其实在彼此成全。但就像陈曦讲的一样,并不是说因为我们知道后面要一起工作才有了感情,而是因为先有了感情,那么后面顺理成章在工作上也成了伙伴。那么我其实特别有一个私人问题想问陈曦,因为陈曦那么美又那么有气质,我们很多工作人员也这么觉得。我想问问当时你怎么会看上我们冬冬老师?当然冬冬老师很有才华,但是我相信你这样的才华跟气质跟颜值肯定追求你的男生并不少,我一直想问你是怎么看中了冬冬老师的?

董冬冬:二十年前挺帅的,现在胖了。

陈曦:关于20年前冬冬老师有多么的帅,然后多么的瘦,那个我先不说,但他以前确实就是一个在同龄人的人群里你一眼看过去也会觉得有光的人。对我来说那种光可能是年轻人身上有的才华透出来的那种光,但这是个事后总结的话。当时我们俩人在一块有一个感受就是,我身边的朋友也好,我们见到的其他的人也好,总是说我交男朋友了就要带到别人面前、朋友面前说,让别人看看他怎么样,或者带到家里以后也让爸妈看,就是听听大家的意见。

谭飞:审一下。

陈曦:对。但是我有一个感受,就是当时我俩在一块以后没有想要听任何人的评价和对这件事情的意见。我觉得这个代表当时为什么喜欢这个人,因为可能也没有那么多的人出现在你的身边,但是总有人能走到你心里面去,他可能就走到我心里面去了当时。

500

《狙击手》是创作生涯的又一程挑战

谭飞:听得我都脸红了,冬冬老师好幸福。接下来我们谈到最近的影视音乐作品就是《狙击手》了,这是《一秒钟》之后你们跟张导的第二次合作,那么这次狙击手的合作前后和过程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董冬冬:第一次是陈曦作词,我作曲,我们写主题曲,只是主题曲。但这一次找我们是不光是主题曲,还有配乐,而且这次隆重推荐陈曦老师作为音乐总监。

谭飞:鼓掌祝贺,《狙击手》的票房已经六个亿了。

董冬冬:因为陈曦老师作为音乐总监,去伯克利音乐学院学的也是配乐专业,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同龄的影视作曲人,很多都是从国外回来的,我们吸收了西方的这种真正电影音乐的教育回来。所以这一次是陈曦老师做音乐总监,我们从剧本阶段去跟导演合作。

谭飞:提前就介入了。

董冬冬:很早,三版四版剧本我们都跟导演去讨论,而且最开始的时候导演是不让你找音乐的,你们先要先去聊戏,你要在懂了剧本之后再去创作音乐。我觉得我们上电影学院最大的帮助就是我们不光懂音乐了,还懂了影片和音乐之间的关系。

500

谭飞:其实这是你们的长处,可能有些人做音乐他只懂音乐,但你们也懂剧情。

董冬冬:对,跟导演聊几次之后我们再去创作,白山去探班的时候亲自看拍摄,再跟导演去聊,导演拍摄回来,剪完了是没有任何音乐的。平时我们所有我拿到的戏都是剪辑师会先加上一些音乐。

谭飞:先给你铺一些东西。

董冬冬:但铺一些音乐肯定是会影响我们的创作的,因为很多是对着画面剪的,但是这次张导是一点都没有音乐,我们看的时候就是无音乐的状态看的感动。

陈曦:其实就像冬冬说的,就是从《一秒钟》有的这个缘分,《一秒钟》的歌曲其实对我们来讲也是觉得说合作的歌曲有一个好的开始,作为本身是做配乐的人也希望在音乐上能有另外一个维度的合作。所以又有很多的机缘,大家觉得说那合作一下可以让你们再试一下配乐的部分。

董冬冬:而且对于一个作曲家来说很重要的是,你如果只写歌的话其实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因为我们二十年最开始是没有人找我去写主题曲的,都是配乐,这是我的本行,配乐的创作整个是一个过程。因为张导特别重视《狙击手》这个主题曲的旋律,因为他说我们可以把它发展成为主题音乐,几次出现。

谭飞:是韩红唱的那首歌吗?

董冬冬:对。

谭飞:那天首映大家都在,韩红在现场也唱了,我都快感动的流泪了。

董冬冬:对,清唱。

谭飞:这首就是她的一个灵魂?

董冬冬:对,导演在写的时候也是,我们写完了他说你可以做主题音乐,所以每一次战士牺牲小号都吹出这个旋律。昨天他们还跟我说,所有的观众都看到电影结尾才走,听完了歌,为什么?就因为小号的旋律一直在你的耳畔萦绕。

500

谭飞:而且我觉得我自己看完的感受,我觉得音乐并没有冲淡主题或者过于渲染主题,它是在起到很好的辅助,因为有些战争电影它的音乐铺得太满也是问题,《狙击手》没有这样的情况。我想问问两位,在战争类型的影视配乐的时候,包括这次的《狙击手》,在主题定调上你们是如何构思的?下了哪些功夫?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些更细一点的技术上的东西?

陈曦:首先其实整个从创作的流程上来说,当我们完成了看剧本,然后了解故事,所有音乐以外的文本的还有视觉上的东西以后,我记得我们第一步做的事情是,导演说那我们先定这个主题大概会出现在什么样的地方。因为在没有参考音乐的前提下,导演就说那就是片尾。我要让一个个年轻战士的脸出现在片尾,以此来定我们现在这个地方此处需要有一首歌,把他们的照片展示给观众看。所以根据这个部分我们就开始抓整个电影的主题,要落在哪些字上、旋律上。其实我们尝试了很多种方式,因为在整个电影故事里面体现出来的有牺牲,我们看下来会特别有记忆点的地方有牺牲,一个一个战士的牺牲。还有三次点名,并且在最后一次点名的时候其实推到了一个剧情上情感的高潮,然后接下来就出现了主题曲,并且开始唱第一句。

董冬冬:没有任何前奏。

谭飞:就没有任何的铺垫。

董冬冬:对,而且它跟前面那段三分钟的音乐是成为一体了,我们原来可能一个小前奏只有几十秒,但前面整个这个主题音乐跟歌是连起来的,

谭飞:那实际上我听完这么多细节,这个事儿还真是挺难的,还得根据导演的想法和歌手自己的二度创作,大家一起来做一个配合。

陈曦:是的,但其实定了位置这件事情就决定要把主题体现在音乐里面。这么多可以体现的点就意味着大家要共同创作一个真正能够把这些东西包在里面的内容,甚至从我们自己创作者的角度上来说要稍微远离一点,因为太近容易不能共鸣或者共情更多。所以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不断地去尝试,最后觉得说人心所向的就是每一个战士都有他的来处,也有等待他回去的家乡,不管你回不回得去。以及对于牺牲的人来讲,对于一个个只有名字的人来讲,对于纪念碑上名字的主人来讲,最重要的他是活生生的人,他是一张张活生生的脸。

谭飞:有血有肉。

陈曦:对,有血有肉的人,他有自己的家庭,有期待他回去的父母,他甚至有自己的孩子和爱人。所以我们就根据这些把歌曲歌词的主题部分定了下来,先完成一首歌曲。这之后冬冬老师做的事情就是把我们所有的能让大家有共鸣的方式,把这个主题的旋律用不同的方式,比如说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配器,不同的时长或者不同的变奏呈现在整部影片中,作为一些小的点埋进去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尝试做了很多的取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找了很多的参考音乐,根据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找了一些参考的音乐放在点上,到最后拿掉以后自己去创作的时候又做了一些调整和取舍,才最后完成了整部配乐。

董冬冬:因为最开始我们还想要不要即时战略一点,不要那么多音乐,所有战争打仗的时候都不要音乐。但是我们发现拍狙击手的片子,它里面没有那么多枪炮的画面,可能就一枪两枪,所以有时候也会需要情感上气氛的渲染,我们跟导演也商量了,做了好几种音乐,到最后还是选择更稍微美式一点的这种战争的铺设。

谭飞:因为汉斯·季默的《敦刻尔克》其实最大的一个重点就是因为没有敌人,所以他必须用音乐来渲染那种惊恐,那种冷枪给人的惊悚感。其实我觉得这个片子难度也不小,因为它是个小规模作战,放冷枪,不像《长津湖》和《水门桥》那种大规模的作战。当然刚才也讲到欧美音乐,也说了陈曦老师已经伯克利毕业了,

陈曦:还在读。

500

用配乐辅助讲好故事的重点是营造情感的共鸣

谭飞:在欧美音乐对这个电影这方面的影响要素也请两位讲讲。

董冬冬:其实我觉得欧美音乐最好的是它气氛的铺陈,因为刚才咱们聊到《敦刻尔克》里面的音乐从头也没停过。

谭飞:没停,但不会觉得满,你觉得正好打到你的这个点上。

董冬冬:它可能就是一个低频,因为汉斯·季默是更擅长玩电子音乐,所以这个低频在那一直有,而且它把里面发动机轮船的声音都变成音效化的音乐。但《狙击手》里还是一个更有点写实的东西,所以我不能那么铺陈,只有战争的时候会更多地去铺陈,但如果是情感的地方,最煽情的时候也是从小号引出来的,也不是我一下大弦乐就上来了。

谭飞:还是从平静开始,不是说一开始就特别轰轰隆隆的铺的特别重,我觉得那个平衡点是掌握得蛮准确的。

董冬冬:因为我们开始从剧本阶段就找了无数资料去看,了解抗美援朝,虽然我们小时候也受过这个教育,但当真正你去了解的时候,你才发现这场战争对中国未来的七十到一百年太重要了。我们还看很多人写的文章,有一个文章特别好,说一代人吃了五代人的苦,一代人打了五代人的仗,一代人建了五代人的功。

谭飞:这代人打仗是为了下一代和平。

董冬冬:没有这场仗是没有现在的,而且墓碑上的一个个名字可能慢慢地被人们淡忘,所以我们为什么在每一次战士牺牲的时候都要小号引,是有情感宣泄的。有的时候我们还跟关系比较好的演员去聊,他说这块是不是太刻意了,你要往里面放音乐。但我们跟张艺谋导演聊的时候,他强调要记住每一个人,这些人不应该被遗忘。

谭飞:每个人的牺牲都应该有仪式,其实也是欧美电影和音乐它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这个,每个人都是一个人不是数字,是吧?要突出他的仪式感。

陈曦:但是对于我来讲其实欧美的配乐最值得我们去想一下的,细想下来在今天他们在电子音乐或者配气氛、音乐塑造营造的手段那么强那么丰富的情况下,依然有好的主旋律,依然有好的主题性的最好的旋律,既让你记住,同时又有很多音乐手法上的新的可能性同时存在一个电影里面。我倒觉得今天配乐层面如果我们能从国外学一个配乐的思维,我个人的态度是说,要做到不会因为一个东西或者一种音乐,电子音乐或者科技感、声效音乐化的东西加进来而打乱你原有的那种对于旋律的追求。

谭飞:不会违和。

陈曦:以及不会让你忘了古典音乐的那些打动你的东西,它会融在一起。

谭飞:就相当于一个高超的大厨,米其林最牛的,他是把每个菜系最好的菜放到一起。这桌菜我说不出来什么菜系,但就是好吃,音乐其实可能也是一样追求。确实刘文武率手下兵唱《志愿军战歌》那一段,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我印象也很深。当时为什么想到选这个歌来唤醒濒临死亡的侦察兵亮亮,是不是有什么小故事?

董冬冬:这是导演在剧本上就写了,这是他最重要的一个点。当然这首歌每一个战士都会唱,他们是唱这首歌来的朝鲜。所以这首歌为什么可以唤醒亮亮,因为亮亮你不知他生死,他又昏过去了,可能这首歌是他们最热血的一支歌,所以唱着这首歌去让大家记住它。

500

谭飞:而且可能这个音乐对他来说是最熟的。因为我问了章宇,章宇演的是一个重庆兵,所以他唱歌的时候还有一些地方音,不是那么标准的普通话。但是可能正好是这种家乡的音乐,包括这种发音,让这个侦察兵有了感受,但整个放在里面也觉得就是刚才说的完全不违和。

董冬冬:对,而且这段音乐是我们配了最长时间的,做了15版,从最开始他们在唱歌的时候不能干唱,我还给他弹了一钢琴伴奏,但觉得又不对,然后导演说把钢琴拿掉,我说那我们试试用鼓点去震撼人心,一边唱一边打鼓点。但他们一会快一会慢,你的鼓点是没法形成一个伴奏的。

谭飞:因为他不是标准歌手,他是一个素人在唱歌。

董冬冬:对,最后想了想,唱到结尾处的时候,还是我们最先考虑的主题音乐进,慢慢唱的歌声拉下去,主题音乐渲上去,最后还是用这种方式。

谭飞:当时我觉得那一幕的时候很多人都流泪了。还记得上次我们聊,冬冬老师说创作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先把压力给到陈曦,她先来作词你才谱曲,这次刚才也说了她是音乐总监,那你们两个分工肯定是跟以前略有不一样了,这次是怎么一个分工合作的?

董冬冬:这次这个主题曲的旋律特别重要,所以我还是开始先去一边弹一边唱,先把主题这个旋律定下来。

谭飞:先把曲给定调了,定下来了。

董冬冬:然后陈曦去往里填词,这一次跟原来有点不一样,《一秒钟》是先写词,

谭飞:《时间都去哪儿了》也是陈老师先写词。

董冬冬:对,我们那些有名的歌曲都是她先写词。

谭飞:那这次跟原来比大家配合度上、效率上是不是也有新的状态?因为原来陈老师可能内心的那种诗意、才华,先写出来再让人配和有了音乐再写还是不太一样。

陈曦:对,创作的方向上是非常不一样的。

谭飞:区别在哪儿?

陈曦:对我来讲以前我多半都是先词,我始终觉得先开始的那个人的压力在于他要提供一个框架,他要定这个型,如果是旋律先开始,那旋律就要承接一个框架,然后词去填血肉,如果歌词先行的话就意味着旋律啊、编曲啊、配曲要去填血肉。先开始那个难度在于承担框架,而后介入的难度在于填充血肉是个不容易的事情,它有很多的可能性。我觉得我这次深刻地体会到了那种另外一个方向的难度,希望就是填的词能够完全地契合它那个旋律。但是因为这次我有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从音乐总监的角度,那参与到剧本里面以后,以及冬冬老师对于旋律主题上的一个表达,他放进去了一些军人的东西,一些他自己想要的表达,我觉得他这个东西先出来的话一定是很珍贵的,

董冬冬:您说听过这个旋律的第一句,有点似曾相识吗?

谭飞:有点似曾相识,但一下想不起。

董冬冬:其实就是起床号,我去变了几个音,就是这第一句。

 

谭飞:做了一些变调,包括拉长了,是吧?

董冬冬:对,我就想有一些主题的东西是跟军人有关的,而不是我凭空去写出来的。

谭飞:你其实还是渗透了很多细节的微妙的东西。

董冬冬:对,是可以解读的,原来可能写东西的时候也是有设计,但从旋律上不会那么讲究。

500

精彩的剧本和演绎给了配乐更多的创作灵感

谭飞:我就觉得他们两夫妇就像传说中江湖的武林高手,一个会内功,一个会外功,反正都揉在一起就是特别厉害,互相的功力还能互相输送,所以其实也就不太分彼此了,这个里面也都是一起共同创作。那么我们再说说《对手》,《对手》是鲜有的现代第一弹,其实挺爆的《对手》,那两个演员演得也很好,创作这部剧的音乐制作有什么与以往不同的感受?

董冬冬:这个还得隆重介绍陈曦老师,几乎所有的歌曲都是她去写的。

500

谭飞:作词作曲都是她。

董冬冬:对,词曲都是她,我只写了一首,其他的词曲,尤其主题曲《像鸟儿一样》是陈曦自己的表达,因为这部戏是我们特别喜欢的一部。它在国安题材下又拍了其他内容,这两个人真的是很苦。

谭飞: 又有平民的生活,没钱,穷困潦倒。

董冬冬:是乞丐版的“史密斯夫妇”。

谭飞:这个定位挺好玩的。

董冬冬:对,特别好玩,它里面有很多人文的东西,它的不容易。其实我第一次听到《像鸟儿一样》的时候,我觉得她这个角度太好了,并没有任何跟谍战有关的,但就是你像鸟儿一样,想飞远你又飞不过去,你心想飞过去你又没法回去。

谭飞:把内心的那种围城和困顿感写得很淋漓尽致,陈曦老师,你讲讲你的创作构想。

陈曦:其实我相信如果当时我们两人一起写《像鸟儿一样》也会很好,也会有另外一个格外不一样的呈现,但是之所以我当时词曲就一并完成了,是因为在整个跟剧作还没介入音乐的时候,看剧的过程中,那里面也有我的演员朋友,我觉得没有配音乐的时候里面演员的演技已经非常好了。

500

谭飞:郭京飞、谭卓他们太会演戏了。

陈曦:包括颜丙燕。

谭飞:对,你们都是特别好的闺蜜。

陈曦:我觉得她就是像鸟儿一样,如果说真的贡献一个当时打动我的一个点,其实我记得大概是第几集,我看的时候是粗剪版,但它大概是第三四集,颜丙燕老师回到她的自己国安的身份以后,她就看那个名单,她就说哇说这些人,特务的名字也有意思,叫什么凤凰、山鸡,我说这回得去吗?飞得回去吗?我觉得可能她的那一下很打动我,我就会觉得确实不光是特务,也不光是这个国安的人。作为一个人,其实你远离开一个地方,远离开自己的过去,你回得去吗?

谭飞:其实国安跟谍战只是一个类型的外衣,最本质还是讲的一对贫贱夫妻或者说一个普通人,他面对这样的一个情况的一个所处之道。所以刚才也说了颜丙燕老师的奉献,我也知道两位跟很多演员都很熟,其实有时候是不是跟演员的交往对创作也有帮助,?因为你眼前写的时候浮现了这个演员的样子肯定是更贴切。

陈曦:一是直接的这种他们的演技,我们看视觉的东西的时候会有直接的帮助,另外一个我觉得因为我都非常敬佩我们身边的这些演员朋友,他们都是真正的好演员。我觉得真正的好演员,他会给你提供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不光是他自己演的东西、他参与的东西,还有一个角度是他作为一个好的演员怎么去理解剧本,怎么理解创作,置身在那个创作的过程中他怎么去呈现它?我觉得在这么多年跟大家的友谊里面,他们真实地教了我们很多在音乐创作上的东西。

谭飞:因为当然我也想问问《超能一家人》,这次说是临时撤档,但是冬冬给我讲了几次,《超能一家人》也是很棒的,这方面讲讲呗?

董冬冬:《狙击手》音乐如果三十多段的话,那《超能一家人》得有一百段,因为没有停过。你一定要营造那个气氛,不管是喜剧气氛还是紧张的气氛,而且它喜剧因素很多很有意思,一定是要音乐带动的,所以我有三个月的时间都是在做《超能一家人》,所有的配乐、歌曲都要去完成。而且就是它的剧本身就特别有意思,所以你有不同的风格,比如《狙击手》做战争题材,感人和紧张就够了,但是《超能一家人》要用爵士、摇滚、流行配,而且它有很多古典音乐,

谭飞:那还真是挺遗憾的,听完之后更想看《超能一家人》了。

董冬冬:对,但肯定会上映的。

谭飞:所以我觉得这两口子相处除了恩爱,除了艺术上的互相欣赏,还有就是情商,我们也祝冬曦音乐跟你们两位的感情永远长久幸福。

董冬冬:谢谢谭飞老师。

陈曦:谢谢谭老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