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为何在兵力不足情况下仍分兵多路?

2月23日,我跟很多网友一样,觉得俄军有一定可能性发动进攻,但是行动范围不会超过第聂伯河以东+敖德萨。下面给出我当时的分析过程,跟实际局势的发展不完全相符。

首先,乌军主力在顿巴斯地区集结,而哈尔科夫是交通枢纽和工业重镇,这两个地区乌正规军和民兵武装兵力总和肯定超过10万,更不用说乌军长期经营,构筑大量坚固工事。而当时俄军在乌克兰北部、东部、南部边境附近集结的兵力不超过18万,能越境作战的机动兵力更少。

另一方面,基辅作为首都,肯定是重点设防城市,再加上美国等西方顾问长期指导训练的特种部队和特警,不投入重兵,短时间难以攻克。而且基辅以东地区,俄语人口比例并不占优,乌克兰人的抵抗情绪可能更强烈。

500

图1 亚努科维奇支持率高的地区与俄语区高度重合

因此,在乌克兰北部边境,应以小股部队渗透袭扰,主要行动在东南部展开,分为3个战役方向。当时画在美国智库做的图上。

北方:俄军从哈尔科夫东南突入,围困哈尔科夫守军,切断哈尔科夫与顿巴斯地区的联系,并向第聂伯罗推进。

东部:俄军与卢甘斯克民兵向西北进攻,清剿俄乌边境的乌军,并向西压迫卢甘斯克当面乌军。俄军装甲主力在强大空中力量支援下,从顿涅茨克向西突击,进攻目标为第聂伯罗,绕过坚固据点,分割顿涅茨克当面乌军。同时,顿涅茨克民兵在俄军包括黑海舰队支援下进攻马里乌波尔。

南部:俄军从克里米亚向西北占领赫尔松,另一路向参与进攻黑海沿岸城市,并向西北旋转,向扎波罗热突击。这样,俄军完全控制第聂伯河下游。

500

图2  2月23日12点30分绘制的乌克兰东南部战役设想

俄军机动完成后,乌军被分成哈尔科夫、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3个孤立重兵集团。俄军完全封锁乌克兰东南部俄语区,即图中哈尔科夫—扎波罗热—赫尔松轴线以东,在开战一周的时间内,用装甲力量辅以空中打击歼灭区域内的乌军。

现在俄军进展速度不如预期,主要是基辅方向的行动分散了力量。但是基辅方向又不得不分兵。我今天分析,原因有:1.如果开战后美军直接占领基辅一个机场,空运一个美军旅过去,那么局面将非常被动。因此封锁包围基辅是必要的。2.切尔诺贝利目标太敏感,极端分子或者某些国家故意搞破坏的可能性很高,必须派军队去控制。

考虑到乌克兰国土的辽阔,再对比二战苏德战场的机动速度和战役节奏,俄军的动作也不算慢了。二战中,围绕哈尔科夫打十天半个月很正常。今天坦克和重型机械化部队的机动能力其实并没有太大提高,而乌克兰比伊拉克、利比亚大多了,且有大量得到西方训练、支持的正规军和民族主义武装,指望5天内拿下基辅加上东部所有大城市是不现实的,俄军统帅部肯定对这一点早有认识。

预测一下未来战局:

首先,基辅攻城战可能不会发生,因为俄军在北方的行动可能一直是相对次要的,而且要防备北约干涉,否则开战之初在安东诺夫机场投入的力量会多几倍。

哈尔科夫的围攻行动可能持续几天,但是俄军可能投入相对一般的部队,精锐主力应该不会在哈尔科夫消耗。迅速完成顿巴斯包围圈更为紧迫。

俄军主力可能从顿涅茨克出发向扎波罗热突击。基本完成东南部歼灭战后,可能考虑占领敖德萨。

美国智库对基辅方向的预测基本正确,但是波尔塔瓦和克列缅丘格似乎不是俄军行动方向。而且卢甘斯克方面应该有单独一路攻势,进展较为顺利。

俄乌战争其实属于苏联历史遗留问题,双方都不是白莲花。美国也肯定有挑动战争的责任。网上不少人一味指责俄罗斯,这显然没有做到客观公正。由于乌克兰的极端纳粹主义武装在顿巴斯的所作所为,乌克兰东部俄语区居民很多是支持俄军行动的,这几百万人的声音和意愿不应被选择性忽视。

500

东乌克兰老大爷喊话俄军:我从1991年开始等了你们30年。

我的理解,乌克兰的情况就跟捷克斯洛伐克或者南斯拉夫一样。现代乌克兰本来就是历史原因合并出的多民族国家,仅仅存在了几十年,很多州是苏联从其他国家划过去的,苏联解体后乌族和俄族由于政治、文化和经济结构差异过大,再加上背后的俄罗斯和北约矛盾,过不下去分家可能也是不可避免。再深究现代乌克兰领土和主权的合法性,就要说到当年苏联解体的合法性,那就太复杂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