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文章过分渲染俄花滑女单内卷,有不少误导性信息,作为资深花滑迷我来逐行驳斥

【本文由“观察者网用户_319704”推荐,来自《俄罗斯花滑教练当场质问:你为什么放弃了?》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最近不少媒体文章过分渲染俄罗斯花滑女单内卷程度,带有不少误导性的信息,这篇文章最后也一样,我是一个时间比较长的花滑迷,以下是我的逐行驳斥:

文章:一旦成年,进入发育关后职业生涯便迅速下滑,往往惊艳而短暂,可谓是昙花一现。

首先发育关不是在成年,17的SASHA、安娜,15的卡米拉都已经安稳度过了发育关。第二,现今绝大多数选手都能在教练组科学完善的调理下度过发育关,第三,年龄并不是死线,永远都是靠实力说话,比如俄罗斯国家队一线女单里还有一名26岁的ET依旧在征战各个赛事,在俄罗斯国内人气也很高,远了不说,压着SASHA拿过亚军,就在这个赛季的大奖赛(忘了哪一站了)拿过冠军,有不少代言(当然没有安娜与SASHA代言多),另外,与卡米拉一同升组的新生代主力军玛雅与美帝娃也就15岁,比这次来的SASHA与安娜还年轻两岁,怎么没上?还不是靠实力说话,不存在“过了发育关职业生涯便迅速下滑,往往惊艳而短暂,可谓是昙花一现”,立即就被小孩顶替的情况。

文章:17岁的斯托尼科娃夺得花滑女单冠军,就此开创历史。然而自2016年起,斯托尼科娃便很少参加比赛。

斯托尼科娃各大赛事表现平平,奥运会突然爆种金牌,奥运结束后各大赛事依旧表现平平,不是被“卷”没的,硬要说退役原因,我更愿意相信是被“屈居”奥运银牌的金妍儿粉丝以及大批韩国网民八年如一日的网暴整没的。

文章:15岁的“软卡”利普尼茨卡娅率领团队夺得团体赛金牌,但此后患上严重厌食症,早早退役。

面姐的学生,单人滑状态出了问题,金牌被斯托尼科娃夺得,这位是三个奥运周期以来唯一一个真正倒在发育关的俄罗斯女单名将,属于那种喝水都胖的体质,没办法。

文章:此前惊艳世界的“梅娃”梅德韦杰娃...16岁的扎吉托娃大放异彩,夺得金牌...

这两段字中的杂技与梅娃,退役原因是技术的更新换代,她们只会三周跳,新升组的“三小只”莎莎飞天千金都是四周跳,这个确实是被竞争没的,但梅娃中间也出现了换组状态起伏与被人挑唆增重导致了应力性骨折等原因,但总得来说世界范围男单升级四周跳也“淘汰”掉了一批“老选手”,这个是技术换代是没办法的事。

文章:被称为“飞天”的科斯托纳雅脱颖而出,16岁便夺得2019年花样滑冰大奖赛都灵总决赛冠军,但此次冬奥会上,同样没有她的身影。

骨折不久的人咋可能奥运有身影?而且飞天后来的问题至少还有两个,一是转组导致状态下滑,正赛居然不敢上3A,二是训练不刻苦,甚至逃避训练,这一点面姐与普鲁申科组的教练都亲口提过,纯粹自己作到状态不佳的。

总结:俄罗斯花滑女单确实竞争激烈,但绝对是实力说话,良性竞争,不存在所谓“进入发育关后职业生涯便迅速下滑,往往惊艳而短暂,可谓是昙花一现”这种刻意渲染的骇人听闻的“内卷”说法,俄青赛里的优秀选手一大堆,但目前不存在技术换代的情况,不可能一上来就顶了SASHA、安娜、卡米拉(比如与卡米拉一同升组的新生代主力军美帝娃、玛雅大赛根本就够不到这两个师姐的分数),尤其是顶掉卡米拉(这个赛季正常水平的卡米拉),七妹(俄青赛冠军,3A+双四周跳)很强,但还强不到卡米拉的断层水平,希望下一次奥运会能看到19岁的卡米拉圆梦。

同样如果大家关注全日与全美,一样会发现女单竞争相当激烈,尤其是全美,不但竞争激烈还有瓜吃。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