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你怎么就离不开羊肉呢?
羊在新疆人的饮食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只羊也总能有千变万化的吃法。
新疆羊肉究竟有怎样的魔力?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变为餐桌上的美味的,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我们今天吃的羊从哪来?✦
历史记载中第一次出现“羊”,是在距今大约10000年前,而羊作为家畜在历史记录中出现是在距今4000年之前。
在先秦以前,羊一直作为祭祀品而存在,随着人口的增多,单一的饮食结构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于是人们开始琢磨着将野生羊驯化。
▲ 作为祭祀用品的四羊方尊
能够被驯养成家畜必须具备几个特点:能够为人类提供足够的食物或其他价值;繁殖周期短;生长速度快;性情温顺;不易受惊;能够在驯养条件下完成繁殖。
而这些条件,羊恰好都满足。再看看我们餐桌上常见的肉制品:牛、鸡、鸭、鹅、兔子等就能明白这些动物为什么能够成为人类补充蛋白质的首选。
羊是游牧民族的选择✦
《汉书·西域传》记载塞人“随畜逐水草”,而塞人就是当时居住在伊犁河谷的游牧民族。解放后,在特克斯、昭苏、新源一带的乌孙墓中也出土了很多马、羊、牛、狗的骨殖,其中以羊、马骨为最多。
汉唐时期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在北疆草原诸族的生计方式中,养羊业的地位要高于其它动物的饲养。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
在冬天,食用羊肉可以起到补体虚、祛寒冷、养气血的作用,让牧民足以捱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夜。
羊不仅可以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其身体的各个部分也能满足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比如,有着“人类滑雪起源地”之称的新疆阿勒泰,当地的哈萨克族牧民身着手工羊皮滑雪服,脚蹬毛皮靴,穿梭在一望无垠的雪地中。
优质羊毛是制作地毯的原材料之一。牧区生活枯燥乏味,只有色彩艳丽,花样繁多的地毯能让整个家变得温馨舒适。
枯燥的牧区生活常常需要音乐作伴,用来演奏的热瓦普,其琴弦部分就是用羊肠子制成的。
新疆羊为什么这么好吃?
很多人对新疆羊肉的评价都会提到“不膻”。
羊肉中的膻味主要是来自脂肪酸,而这种脂肪酸并不是羊本身存在的,羊是一种反刍动物,因此胃里会有很多微生物,他们分解脂类就会产生一些挥发性的脂酸,这些脂肪酸融入羊的脂肪中就会产生膻味。
但是由于羊的品种、产地、饲料等因素的不同,膻味的程度也有不同。
新疆阿勒泰大尾羊以肉质鲜美、无膻味而著称,更有人编出一段顺口溜来称赞:走的黄金道,吃的中草药,喝的矿泉水,穿的毛革服。由此看出优质的品种和天然的地理环境会使羊肉的口感得到更大的提升。
新疆羊肉不仅本身味道鲜美,新疆人更懂得如何烹制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羊肉的价值。在物资运输不便的牧区,牧民将羊肉放在清水里煮熟,加上少许食言即食,为他们策马扬鞭提供能量。
在干旱少雨的沙漠边缘,当地人们用沙地里长出来的胡萝卜做一锅抓饭,为羊肉沁入一丝清甜。
在罗布人的村寨,随便折下几支红柳条,用胡杨木烧一堆火,撒一把盐和辣椒面,用最粗犷的方式烹制最诱人的美味。
在热闹的和田夜市,西瓜和羊肉碰撞出的神奇味道也一定让你留恋忘返。
当然也不止新鲜的羊肉最好吃,羊心、羊血、羊肺、羊肠、羊肚凑在一起也可以成为一碗羊杂碎。
羊肉和一切面食也都是绝配:过油肉拌面、烤包子、薄皮包子、馕包肉、羊肉焖饼子、纳仁等,每一口下去都是长胖的罪证!
新疆人对羊肉的热爱是大自然的选择,也是基因的选择。几千年的沧海桑田,新疆本土的小羊们更加适应这里干旱少雨的环境,适应更换牧场的生活,适应着避开戈壁上长满刺的荆棘,满足着每个食客挑剔的味蕾。
主 编:阿布德吾力
副 主 编:刘美仪、艾孜则
版 块:新疆滋味、疆来电台
版 主:谭亚茜、米合热阿依
作 者:张蕊妮
校 对:龚铁
主 播:努尔布布
排 版:祖白代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