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与劳动

    如果说还有什么能把女王与劳动这两个根本不搭边的词联系到一起的话,只有即将到来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女王)节了(后文通称三八劳动妇女节)。

    尽管还有好几天才过节,这边厢,各大电商已经开始了新一波的“女王节”造势了。什么女王节潮流味,女王价到之类的,尽管口号不一而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与“劳动”二字基本不沾边的。而如果我们对于商家喊出的三八女王节竟然感到毫无违和感的话,恭喜,我们被成功地洗脑了。

    历史上三八妇女节起源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劳动妇女罢工游行。妇女们为了自己的权益走上了街头,标志着近代女性要求男女平等的诉求已经被历史所公认。而新中国的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之下,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各行各业也不乏优秀的女性从业者。劳动妇女对这个社会的贡献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而这都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要表达的内容。有的时候笔者甚至对三八劳动妇女节有一些看法,男性为什么没有放半天假的节日呢。当然这是一个玩笑。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劳动妇女这个词悄然之间被换成了“封建色彩”浓厚的“女王”。如果说它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除了都是女性之外。似乎真的找不到另一个共同点了。可是网络时代却赋予了她们另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是消费者啊。所以呢,为了促进消费,为GDP添砖加瓦。用“高大上”的“女王”来代替基本用于很“LOW”的劳动妇女,似乎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是啊,哪个女性不想当女王呢。

    如果只是换了一个概念就能增加GDP的话,那只能说中国的“软实力”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了。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都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商家创造了一个新概念“消费女王”,而她的本质是什么呢。不过就是“消费者是上帝”中的上帝吗,只不过在三八节这一天,上帝变成了女性或者为女性消费的男性。那么要问一个问题,如果去掉了消费二字,女王还存在吗?白金汉宫的伊丽莎白二世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劳动妇女当然是消费者,可是消费者不一定是劳动妇女。一个是政治概念,一个是商业概念。把记念劳动妇女对于社会的贡献的节日,偷换成了促销日,等于是在信仰和利益之间画上了一个等号,而劳动妇女这个形象就被人为抹杀掉了,剩下的只有“消费女王”。而这时如果还在乐此不疲地讨论着“消费女王”消费了多少面膜和化妆品的话,钻到钱眼里的我们,是否还能够撑得起中国梦这个靠信仰做支撑的伟大事业吗?所以这里笔者呼吁,坚决反对把三八劳动妇女节偷换成女王节,还中国一个伟大的劳动群体。

站务

  • 观网评论4月爆款文章↓

    4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访华,一时间“中国产能过剩论”被炒作起来,观察者网专栏作者陈经从“三个美国女人”的独特角度,阐释了中国产能包括新能源产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还对美国政......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