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今年第一次在成都过春节,综合谈一下南方搞集中供暖是否可行
【本文来自《为啥一堆人觉得南方都要集中供暖?》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北方人,从小有暖气。
这个话题在网络上几乎每年都要争论一遍,无他,国家发展了,人口南北交流多了,南方人也知道了北方有暖气,北方人也知道了南方冬天的湿冷。
今年第一次在成都过春节,成都是这个冬天确实湿冷。所以,空调制热30度,一台电热油汀,24小时开,一个月电费1300元,基本可以解决掉冬季取暖问题。
综合一下个人的看法,南方搞集中供暖是否可行。
首先说一下成都的建筑物,没有外墙保温,这个问题,在北方早十年前就开始了,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完成外墙保温改造。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这一点,别的地方不清楚,但是在成都确实没有,墙体太薄,而且不管内墙外墙都没有保温层。保温层不是说光外墙保温,内墙还有砂浆保温,厚度一厘米以上。南方没有。
再就是城市建设规划,南方城市建设规划之初甚至就没有过集中供暖的思路。北方网友说到的地面开挖是合理的,南方网友说到不需要,可以架空。这在城市规划方面肯定通不过,不需要辩论。集中供暖不是说热电企业把热气热水直供到户,还有小区换热,小区要加建换热站,投资也不少,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主供热管道直径一米以上你怎么裸露或架空?北方有一些老城区采用架空供热也是迫不得已,能入地肯定还是要入地。
更不用说入户管道改造,加装暖气片。南方城市想改造,已有建筑物搞地暖肯定不合理,那么加装暖气片会不会破坏已有房屋装修?没人谈过。这都是钱!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费用。早先南方不少网友原来以为北方供暖是福利,现在被北方网友科普的也知道是需要交费的。北方城市集中供暖由于是提前几十年就有,城市规划建设的时候,集中供暖就是城市建设部门考虑的问题,所以在管道施工、建筑设计施工的时候都已经做了规划,一步到位。这个比改造的投入要少很多。
北方有些城市进行集中供暖改造,那个造价也不低。不过由于北方的集中供暖周期长,投入产出可以成正比。这部分投资,作为供热企业还是用户都能个承受,成本均摊嘛。南方显然不具备这么一个条件。15℃以下供暖,这个是标准。南方城市冬季在15℃以下的时间有多长?能达到100天吗?这是一个成本核算临界点,少于这个时长,供暖价格就要上涨,绝对不是北方的24-30元/平方米·季的价格,很可能要涨到50元左右。这个时候,南方网友能接受吗?
这个费用不仅仅是一点供热钱,还有整个供热管道的养护、工人的工资以及非供热季的基建投入等大规模的费用,都需要钱。一个城市的集中供热如果一开始只有一小片,采取逐步推进的政策,那早期的用暖用户付出的成本比北方要高太多,没人能接受的。
简单说这些吧,可能还不完善,欢迎大家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