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文牧野,想不爆可真难啊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他又要创造奇迹吗?

31亿票房,豆瓣9.0。

让所有人记住了《药神》的导演文牧野。

只凭着这个名字,两天后的这张电影票,Sir是买定了——

奇迹·笨小孩

500

文牧野的第二部长片。

瞅了一眼预告,都是老熟人——

“药神”徐峥、“黄毛”章宇、“牧师”杨新鸣、“吕受益”王传君。

500

500

更抢眼的是新人。

易烊千玺。

二十岁出头,对面的人端着杯子,“厂长好”。

旁边的长辈把手一挪,敬到他面前。

厂……厂长?

500

自从宣布上映的消息以来,大家都在好奇:

这是个什么故事?

主角从徐峥变成了易烊千玺,他演技能独挑大梁吗?

还有没有《药神》那样的现实性?

实不相瞒,Sir已经提前看了片。

在这里就向你剧透一点:

要看哭。

01

2013年,深圳。

再具体一点:华强北。

中国最大电子市场,国家工商局认证的电子第一街。

20岁的打工青年景浩(易烊千玺 饰),来到这里的目的很单纯——

搞钱。

特长是手巧。

晚上,他在租的破旧小车间里加班加点修手机。

白天,他又吊在十几二十层的高楼外,冒着生命危险干工资“日结”的清洗玻璃幕墙。

同时他还想创业,去大手机公司候客区堵市场部经理。

500

创业来钱快,来钱多。

但也都知道,创业九死一生,景浩为的就是这“一生”来的——

他必须成功。

六岁半的妹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八岁前必须做手术。

手术费+医药费+住院费……

算起来起码35万。

500

20岁,35万,不到两年。

没学历,没背景,没启动资金。

景浩的同龄人,有的正在学校读书、做题,他却不得不面对一道规定时间内内完成,超难的竞赛题。

从来没有一个电影的故事,如此贴近深圳的那句名言——

时间就是生命。

500

和《药神》一样,《奇迹》角色都被束缚在一个紧迫的动机之下——

人要赚钱。

命等于钱。

500

《药神》让人触动的地方在于悲怆,即人不得不背负上一种“罪”——

贩卖仿制药是罪吗?

走私是罪吗?

想活下去是罪吗?

500500

如果说《药神》的故事是,人总要活下去。

而《奇迹》则是在说——

人,要不要为自己重新活一次。

02

一说到创业、奇迹,相信很多人马上想到的是鸡汤和成功学。

但别忘了《奇迹》导演是文牧野。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商业和情感结合,创造出更大的共鸣。

《药神》中有很多动作戏份。

钢管舞、打架、飙车……

500500

这些场面不仅是视觉冲击。

也带出了角色竭尽全力活下去的强烈动机。

再看现在的《奇迹》。

互殴?飙车?搞笑?

通通有。

500500

最相似的还是这张剧照。

色调明媚温暖,所有人都洋溢着笑容。

500

500

但笑得有多灿烂,现实就可能有多戳心。

为了实现“暴富”,景浩走了一步险棋——

抵押店铺,借高利贷去买一大批二手机。

500

结果是,不仅朋友骗走他的钱。

老天都在骗他。

当初看准的“大趋势”,说变就变——

深圳为规范手机行业发展,出台新政策,要大力整顿野蛮生长的翻新机、山寨机。

货物砸在手里,店铺被债主搬空,出租屋被房东锁门……

妹妹问她的病怎么样了,景浩想都不想就是一句“会好的”。

但表情无奈,眼神飘忽。比起安慰妹妹,他像是在安慰自己。

500

但所谓创业,不就是要创造出点新的东西来。

如果说山寨机要被淘汰,也就说明——需要有人,来成为下一个奇迹。

那景浩找来的是什么人呢?

看看这团队——

有下岗的,有银发一族,有听力障碍者,有刑满释放人员……

500

500

500

甚至,还有“大神”。

吃住都在网吧,包夜最长纪录保持者。睡醒吃,吃饱玩,玩累睡,循环往复。

逃避现实,自我催眠。

500

500

虽然相对于现实有一定的美化,相信懂的人还是能辨认出来,这在说的是什么。

《奇迹》作为一步商业类型片,依然保持着穿破现实的锐度。

那么。

这一群低到尘埃里的人,要如何创造奇迹?

03

今天有越来越多以现实主义为标签的作品。

但什么是我们期待的现实主义?

不是仅仅搬运社会新闻。

而是它触及了你和我。

说出一个个在生活中拼尽全力的普通人的故事。

看到这一幕,Sir放心了。

因为《奇迹》讲述的是一个创业故事,因为景浩要给妹妹治病,所以“成功”便成了天然正义了吗?

因为连续满负荷,甚至带伤从事高强度体力工作,他遭到了工头的质疑。

500

成功是应该克服困难。

但你不该克服的是——

人。

成功和奇迹背面的副产品,才是今天我们越来越在乎的问题。

996,工人权益,被自己建造的城市以高房价驱赶着的外来务工者……

不同的人,会被《奇迹》不同的侧面击中。

或沉浸在巨大真实,看到曾经不如意的自己;

或震撼于景浩化身拼命三郎,只求一个缥缈的可能。

500

演完《药神》完后,谭卓这样形容文牧野。

他非常擅长现实主义题材,从剧本的整个精准度,到他对于故事和人物的理解,就能感受到他本身对这个世界有关照、对苦难有感受。

他了解这个社会,了解社会里的人,这个是很重要的、是一个根的东西。

现实感,源自于精准和共情。

找当年深圳的照片和影视资料,然后大量分析、采访。

500

用秒表卡时间,控制水枪冲击身体的位置,甚至是口水的粗细。

500

500

你可能不会想到,今时今日对细节抠得如此严谨的文牧野,是在哪开始进入大众视线。

12年前的节目——《我要拍电影》。

国内最古早的导演竞技类综艺。

彼时还是北电学生的他“口出狂言”:

要拍偏文艺的、不失思考的、具有作者属性的电影。

而且,不失商业性。

现在,他仍然认为拍电影讲的是“三性”:娱乐性、社会性、灵魂性。

回想起来,《药神》触动我们的不就是这“三性”吗?

娱乐性是糖衣,让大众咽得下这颗苦药。

社会性,是这颗药必须要到达病灶。

灵魂性,说到底,它要疗愈的是人心。

500

《奇迹》也一样。

它是主旋律。

主要内容固然是年轻人创业让下岗工人再就业,并带动还有可能还未沉沦的人发家致富。

但依旧狠辣,凌厉,一针见血。

一个镜头你就明白——

500

那只在黑暗雨夜里爬行的蚂蚁,就是景浩们的代名词。

他们要从风雨中闯荡出奇迹。

但一不留神?

就会被狂风暴雨所掩埋。

与《药神》一样,《奇迹》在打闹和嬉笑后,会让眼泪猝不及防地夺眶而出。

500

500

这是观众看到一个20岁的少年,承受他这个年纪本不该承受的重担时的不忍。

更是一个弱小的生命,因为另一个生命遭遇苦难时无法克制的同理心。

所以。

也许有人会问他们创业成功了吗,赚了多少钱。

Sir更想说的是,看这眼神——

迷茫。

倔强。

坚定。

这,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吗?

500

500

500

在这个我们越来越对励志的创业故事无动于衷的年代。

我们仍然可以相信奇迹。

它来自一群电影人的真诚。

也属于,一个负重前行的自己。

500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