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中的思考

因为节前出门瞎溜达,今天被强制隔离了。

自费住进隔离酒店,看着简陋的环境与高于市场价的收费,再加上前前后后都已经做了多次核酸,第一反应那是相当的不爽,跟一起被隔离的朋友也是不停的吐槽。

500

不过冷静后转念一想,我们现在的防疫政策的底层逻辑,就是要为底层民众负责,像我这种闲的没事瞎溜达的,必然要承担风险与代价。

而代价的背后,则是中国的人均医疗设备资源严重不足。

昨天调侃俄罗斯的GDP只有美国的1/10,被很多人调侃低估了,但真要是拼数据的话,中国的ICU床位连美国的1/40都没有。

中美在的医疗对比,仿佛上甘岭上的中美军队。

中国的优势在于大夫们强大的意志力与纪律,相比于美国大夫一天只能看几个病人,中国大夫一天要看几十个号,一纸调令就能让护士们在春节抛下孩子千里奔袭不舍昼夜。

美国的优势在于拥有范弗里特弹药量式的医疗设备资源,除了一开始打了美国一个措手不及外,后续虽然死亡人数节节攀升,但始终没有爆发医疗资源的大规模挤兑。

资源禀赋的不同,使得双方走了截然不同的路线,缺意志与纪律的美国抄不了中国的作业,同样,缺装备与资源的中国也抄不了美国的作业。

譬如西安孕妇事件,深层的原因暂不讨论,直接的导火索就是新冠引发了医疗资源的挤兑,让人力设备与场地向新冠诊治倾斜,其他科室能够调动的资源大幅缩水。

最终,仅仅两千人的确诊病例,就让中西部医疗资源最强的城市之一,医疗系统差点崩溃。

抛开情绪来看,把问题反过来,此次西安也算是一次压力测试,中国二线以下城市,如果确诊数字到达了两千,医疗系统很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其他城市处理的比西安好,是在体制层面把感染人数降下来了,如果确诊人数到达了西安的数量级,怕是没那么容易遮过去。

要知道,中国不仅人均医疗资源偏少,而且分配极度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重工业基地以及东部沿海。内陆的中小城市的医疗资源普遍匮乏,ICU的数量更是凤毛麟角。

试想,哪怕一个几十万人口的中西部县城,如果走美国路线,市政府面对几万人的同时感染,几百人的重症,医疗体系必然全面崩溃与挤兑。

届时,别说生孩子,大量老年病、急诊、抢救的床位与资源,都会被新冠重症病例抢走,引发一系列西安孕妇式的人间惨剧。

而且,相比美国大量的私立医疗机构满足了富人的需求,使得其公立医疗主要服务普通民众,中国一旦出现挤兑与病床的紧张,富人对普通民众的医疗资源争夺,会迅速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社会冲突。

很显然,以上哪一种情况,都是中国政府绝对不能够接受的。

最后,再分析一下我的小情绪。

东部沿海地区,普遍经济发达、医疗资源丰富,哪怕是已经风光不再的沈阳和大连,在武汉疫情爆发之初,也携手支棱起来了火神山与雷神山。

从资源禀赋的角度,我们东部沿海是可以接受比较宽松的防疫政策,尤其上海这种兼具中美优势的城市,都可以昂首向世界展示自己强大的管理能力。

所以很容易引发会对强制隔离一刀切的不爽。

但是细想一下,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与医疗资源都被我们东部沿海汲取走了,一旦病毒广泛传播,他们遭遇的困境与医疗的挤兑,远非我们能够想象,作为同胞,更是无法接受孕妇事件的再次上演。

于是,平抚了心情之后,还是决定接下来隔离的春节假期,老老实实坐在笔记本前码字,再搞点更有意思的东西。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