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自杀、男主消失,这部10年前的神作成了彻底悲剧
来源 | 摇滚客
Sugar Man音乐:Rodriguez - Class of '70
今日BGM,《sugar man》,Rodriguez
今天想聊一部电影,《寻找小糖人》。
这部2012年上映的纪录片, 是我看了很多遍,依然愿意再看的神片。
10年过去了,5万人在豆瓣打出了9.2的高分。
再次回顾,它依旧让我动容。
小糖人是谁?
他原名叫罗德里格斯(后文简称“小糖人”)。
在美国底特律,他是一个底层工人。
干最脏最累的活,住最老最破的房。
无人问津。
但在南非,他是一个巨星歌手,影响力堪比猫王、滚石乐队。
人们把他视作精神领袖,大街上随便拎个人,没有不知道这个名字。
举国闻名。
同样的身体里,容纳云泥之别的两个灵魂。
一个卑微到钻进泥土,一个伟大到冲破云霄。
魔幻主义照进现实,这注定是一段不朽佳话。
为什么要寻找小糖人?
因为过去很多年,他压根不知道自己在另一个国家是宛如救世主般的存在。
日复一日,在底特律的贫民窟苟活。
用尽全力,过着平庸的一生。
人们需要找到他,把真相告诉他。
该片一经问世,轰动全球,拿到了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电影里,小糖人是不幸的,因生存不得已放弃音乐,他唱片卖出了50万张,却因侵权半毛钱未得。
电影外,电影导演马利克于2014年疑似抑郁自杀,年仅37岁;
电影主角小糖人,也没有大红大紫,他纵身一跃,消失在人海。
△来自豆瓣影人简介
两种悲剧贯穿首尾,这部十年前神作居然成了彻底的悲剧。
作为一部世界级电影,它没有与世界级相匹配的“大片感”。
马利克起初只想拍一条几分钟的短片。
当他整理完所有资料后,立刻改变了主意,打算拍成长电影。
拍摄时长从六个月,变成了六年。
这么做的后果是,经费也要乘以十几倍。
马利克为此几乎倾家荡产,依然不够。
因为没钱,甚至后半段放弃专业摄影机,某些画面用手机完成。
困难背后,我看到了一群人的匠心,更看到了这段故事的神奇性。
小糖人过往的传奇性,让他们不遗余力去做这件事。
整个电影,也是围绕着“找人”缓缓展开。
这过程也是困难的,除了南非,他在其他地区知名度几乎为0。
马利克甚至一度怀疑,小糖人是否还在人世。
踏访于南非、美国两国时,听到过无数传闻:
有说他饮弹自尽;
有说他嗑药而亡;
还有说他在舞台自焚。
影片一开始,就埋下了很有悬念的线索。
与小糖人合作过的制作人,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他可以媲美鲍勃迪伦。
这么有才华的一个人,他唱片在美国本土的销量却相当低迷。
第一张卖出了35张,第二张卖出了6张。
彼之顽石,他之美玉。
这两张籍籍无名的专辑流入南非后,犹如一颗盛放的原子弹,迅速“引爆”了这个国度。
《冷事实》和《来自现实》卖出了50万张!
要知道,那会南非不过才4000万人口。
当时南非动荡,种族隔离制度盛行,民众怒火早已箭在弦上。
《冷事实》的反抗精神与大众情绪不谋而合。
年轻人们高举旗帜,唱着小糖人的歌,反对一切不公。
在南非民众眼里,小糖人的音乐就是圣歌,小糖人就是圣人。
Only Good For Conversation音乐:Rodriguez - Live Fact
后来剧组人员找到他,进行访谈时,问道:
“知道自己曾经红极一时,会不会感觉很好?”
他沉默了。
面带笑意,嘴唇翕动,半晌——
只能回一句: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是真的不知道。
他当了一辈子穷人,街坊眼里的“流浪汉”、工友眼里“穿燕尾服打工的怪人”...
年轻时做音乐,出过专辑,但这些都是年轻的事了。
面对突来的名利,他看得很淡,淡的就像看到了天边一片绚丽的云,云朵很美,但不属于他。
他过着平庸的生活,却不是一个平庸的人。
这种超出音乐之外的品质,更可贵。
他只需要继续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重新提炼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这段寻人之旅是完美的。
一行人成功找到小糖人,并邀请他到南非巡演。
1998年,3月,小糖人踏上南非这片土地时,所有人都沸腾了。
起初,小糖人及家人们估算,演唱会大概会有20多位观众。
但第一场演出便座无虚席,近万名观众尖叫、呼喊、鼓掌,用最热情的方式迎接小糖人到来。
那一年,他在南非办了6场,场场爆满。
连签售会都要花两个小时,何等热闹。
后来小糖人四度来南非,办了30多场演出,也大获成功。
不过这并没有给他生活带来多大改善。
巡演的大部分收入他都给了家人和朋友,他自己则回到了底特律那间40年的老房子里。
多年前,他专辑创下了50万张的销量神话。
但唱片公司侵权在前,盗版盛行在后,属于他的钱一分没有。
“或许他让别的人变得有钱了。”
这是他女儿面对镜头,说出的一句既无奈又真实的话。
小糖人或许有赚钱的办法,但绝对做不了有钱人。
多数人面对贫困是恐惧且无力的,他没有。
记者问:你喜欢现在的工作吗,它可完全与音乐完全无关。
他答:喜欢,可以保持健康。
精神上的贵族,从不畏惧物质上的赤贫。
小糖人闪耀的灵魂,将随他的音乐永久流传。
关于小糖人的近况,能搜集的信息并不多。
爆火之后,他或许接到了演出,那一定不轰动,在某个公园、街头,地下通道。
或许在做些散工,过着退休的生活。
近几年国内更是杳无音讯。
直到现在,他有些歌曲,在国内音乐播放器只有个位数评论。
在音乐平台进入“Rodriguez”主页,除了《来自现实》和《冷事实》两张专辑,还有大量的同名歌手作品。
网易云是这样:
QQ音乐也是这样:
又杂又乱。
难以置信,在国内刷屏的音乐纪录片主角,音乐平台对他的主页居然这么疏于管理。
这更加让我觉得,这十年他没有太大变化。
回到底特律,他还是那个默默无闻的修理工。
闲暇时,坐在街角享受午后的阳光。
有路人看到,只会觉得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
根本无法拿他跟“伟大”二字并论。
没有人会知道,刺眼的阳光下面,这个老头拥有跟太阳一样耀眼的灵魂。
你相信平行时空吗?
另一个维度空间,有另一个你,过着与当下完全相反的生活。
相信与否,小糖人梦幻经历何尝不是平行时空的写照呢。
他拥有两段人生,精彩或黯淡,都泰然处之。
拍纪录片时,马利克等人叩门拜访,劝说数次,才说动;
奥斯卡颁奖时,他拒绝邀请,把功劳全部归于剧组人员。
十年过去了,他回归平静,墨镜下的深邃眼神,停留在了昨日。
这是他的选择。
一个游吟诗人最后的纯粹。
此刻耳机里放着小糖人的歌,我心情是平静的。
I Think Of You音乐:Rodriguez - Coming From Reality
所有生活中、工作上的焦虑,这一刻,烟消云散。
我已然分不清,到底是小糖人带来慰藉,还是自身的坚定信念。
只有耳机里的音乐,那么动听,那么真切。
或许此刻你也经历一些不大不小的破事。
它们像一团解不开的绳结,让你喘不过气。
但请相信,它会是暂时的。
这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但绝不是人生的全部。
就像小糖人在南非演出时,女儿们看着舞台上光鲜亮丽的爸爸,觉得这才是他该有的人生;
回到底特律,他从未抱怨过工作艰辛,带女儿去书店和博物馆,感受人间美好,这也是他的人生。
电影里有很多幕,小糖人走在雪地的场景。
他低着头,手插进口袋里,走得很慢很认真。
剧组可能是想借这一细节衬托出小糖人的朴实和单纯。
生活也可比喻成一场旅程,你我都是雪地里的行人。
走一步,再走一步吧,春天就快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