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被低估的科幻小说之一?

500

每次看到科幻小说的相关话题,都为黑曜圣石的两部小说《太阳的距离》《地球入侵》知名度之低而深感可惜,尤其是第二部《地球入侵》,恐怕是大多数书迷都没有听说过,《太阳的距离》好歹还有个《乌鸦嘴的距离》这个网络梗被人在网上反复提起,《地球入侵》连梗都没有,网上除了特意搜都没发现过有相关讨论,如此高质量的科幻小说,却少人知晓,真的是可惜啊。

质量高到什么程度呢?至少就本人个人观点来看,《地球入侵》是和《三体》同级别的小说,甚至本人更喜欢看《地球入侵》。《三体》里还是弥漫着大刘特有的高冷特质,技术背景高,冷酷,绝望,大刘没获奖前,《三体》知名度估计只比《地球入侵》好那么一点点,大多数国人是不知道我们还有这么硬核的一篇科幻雄文的。而黑曜圣石的《地球入侵》更惨点,出生在网文中,出身就被人为鄙视了一等。

《地球入侵》好在哪儿​?我来说说看:

1、有思想高度:从立意上来看,《地球入侵》最核心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类还会不会进化?人类会进化成什么形态?这小说提了一个观点,也许在几百年后,人类可以把自己量子化,人类的生命、思想将不再限于出生时的肉体,而是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可以下载到不同的载体中,人和人之间可以通过共享思想进行交流,并且因为这个,会导致社会因为效率问题不停的共享、合并,最后整个文明只剩一个思想从而枯萎。这个在科幻小说里其实蛮少见讨论的,因为在很多科幻小说中,人始终是人形态,讨论因科技而改变生命形态的科幻小说还是少见,至少本人见的不多。至于说《沙丘》啊,《空中石子》啊等等,有名是优名,披着科幻外衣,实际是宫斗剧末世剧的科幻小说,我们就不去提他们了。大刘的《三体》,只有三体人在变换生命形态模式,其他高等级文明,其实都是按照人类形态视角去描述的。

2、有人性描写:在这点上,外国科幻最擅长描写人性之恶了,《世界大战》《时间机器》等等,其实科技只是这些小说的陪衬,重点还是描绘末世的人性之恶,而《地球入侵》也描画了一番这些欧美人在遇到科技没他们发达,可以被肆意欺凌的外星人时的各种丑恶嘴脸,当然,最终在各方因素的压制,以及中国的干预下,才算是支持住这些外星人自保独立,当中外星人的种种抗争血泪史,我觉得就是按照我国近代血泪史来的,让我们中国人有一份义愤和投入。从这方面来说,大刘的书里更多的就是绝望了,结局也往往是同归于尽而已,这方面我更喜欢黑曜圣石的人性有恶有善,相信中国能克服困难控制局势的心劲儿,不是一遇到什么局面就要同归于尽了。

3、有剧情跌宕起伏:外星人的起义抵抗,局势的混杂,人渣、势力的相互倾轧,信念、同伴的坚守,前代智慧的巨坑、悬念、礼物?高兴、激扬、愤怒、沮丧、义愤,迷雾中的探索,相互试探的小心翼翼,前路未知的彷徨,写的丝丝入扣,又引人入胜,上品之作。

4、有科技的描写:在科技方面,很多科幻小说里,其实科技概念只是故事的引子而已,甚至只是少少一点的点缀,而《地球入侵》里的科技,基本上很具体,都是按照当前的科技趋势可以想象的到的科技,核聚变小型化,方向性磁力约束,各种粒子炮,卫星城,引力探测,歼星舰。而虫洞则是前代智慧生命留给人类的谜题,被地球入侵的潘多拉星人则同样是前代智慧生命给地球人留下来的谜题,是礼物还是陷阱,要看人类或潘多拉人如何选择,而因为地球人的科技发展先行很多步,变成了地球人作为强势放的选择的苦恼与困惑。

5、社会的描写:完全体的社会主义,令人神往。

还有很多,当然,小说也有瑕疵,毕竟没人完美,但这些瑕疵都掩盖不了这小说的光芒,这小说是真的好。

本人和黑曜圣石没有啥关系,他应该也不知道有我这么一个书迷,发这个纯粹是为了这个一部优秀的小说,却没有相匹配的知名度而感到惋惜。要是这个拍成动画或电影,一定会成为中国科幻影视界的又一大招牌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