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中访网责编 | 孙书沁你会如何评价一家餐饮店?相信大多数食客都会以口味作为最基本的衡量标准,不好吃咱就下一家见。然而,海底捞(06862.HK)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原有的规则,评价体系中的“服务”一项被推上高位。和所有传统火锅店不一样的是,海底捞自成立以来主打的就是“服务”。以服务作为营销爆点,将之转化为口碑,继而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消费者进店,再以专有的“海底捞式服务”收获忠实粉丝,最终树立起稳固的品牌形象。实际上,这就是口碑营销,即企业在调查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为消费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制定一定口碑推广计划,让消费者自动传播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良好评价,让人们通过口碑了解产品、树立品牌,最终达到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的目的。雷军曾表示,“口碑的核心不简单是好产品有口碑,或者又好又便宜的产品就有口碑,有口碑的其实是超出消费者的预期。海底捞就是和用户做朋友,给用户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那么,海底捞的会提供什么服务呢?首先,火出圈的就是绝不让顾客自己动手倒水;再一个就是免费的手部护理、美甲体验;还有在各大社交平台广为流传的“和所有烦恼说拜拜”新社交式生日体验;独自一人就餐时的玩偶陪伴......不仅如此,海底捞还有很多其他意想不到的服务,似乎只要消费者有要求,海底捞都能满足,比如在店里过夜还提供枕头和被子;使用卫生间时打招呼问候;甚至连分手都能提供分手套餐,被称为服务“天花板”。

可以看出,网友对于海底捞的极致服务评价都很高,因此,“海底捞式服务”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其中大部分成为了忠实顾客。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董事长、创始人之一张勇,首席运营官杨利娟敲响港交所的铜锣,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交易。发行价为17.8港元/股,创下了当时香港入场门槛最高的新股记录,开盘首日就冲破千亿港元市值。2021年中期报告显示,海底捞新开门店310家,总店数现达1597家。不过,海底捞也有自己的烦恼,如果说“服务”是围绕海底捞的光环,那么“口味”就是缠在光环上的阴影。此前,“张勇回应海底捞不好吃”这一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其实关于海底捞到底好不好吃的讨论早已存在,然而,网友对于服务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口味的争议。而针对网友的提问“海底捞服务好,但是味道一般,味道怎么考虑的”?张勇回应称,“餐饮业和火箭上天是有差异的,火箭上天有标准,餐饮没有标准。只不过是有些企业强调口味的宣传,我们不重视而已”。服务就是海底捞的核心,扬长避短的营销策略与传统火锅餐饮店形成差异性竞争优势,但是这样的营销卖点是否能一直延续呢?2021年中报显示,上半年海底捞的利润为96.5百万元,较同期上升110.0%。虽然公司收入及利润较2020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但整体翻台率下滑至3次/天,2020年同期为3.3次/天。回看2018年,其店面翻台率可以达到5次/天。此外,价格贵一直是海底捞的一个“槽点”。2018-2020年,其整体顾客人均消费分别为101.1元、105.2元和110.1元,之后还遭遇监管约谈,2021上半年客单价降至107.3元,同比下滑5%。糟糕的是,海底捞此前发布公告称,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

在今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张勇表示海底捞战略失误,自己有相当大的责任,他承认自己去年作出的开店策略是完全错误的。“在2020年6月我还进一步作出继续开店的计划,现在来看确实属于盲目自信,当意识到问题时已经是2021年的1月了,等公司反应过来已经是3月了”。而张勇似乎看得很开,“大家神话海底捞了,我本人非常反感。你们要理性,投资要谨慎。我常常讲,要想知道什么是名不符实,看看海底捞就知道了。所有餐饮企业面临的困难,我们同样面临;所有餐饮企业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依然没有解决。盲目扩张的事情肯定会发生,一旦我整合好现在的门店,我还会扩张,因为这是我的使命。稳定了我就冲锋,不稳定了我就稳定,稳定下来就再冲锋,直到海底捞倒下来为止。”对此,二级市场给出了自己的判断,Wind数据显示,海底捞股价自年初创下历史新高85.8港元/股后,就开始一路震荡下跌至今。截至12月13日收盘,报收17.9港元/股,较最高价已跌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