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很多农村学生考不上中专,直接就回家务农了,因为考大学的希望太渺茫了

【本文来自《80年代师范学校和中专是分数最高的时候,因为读出来国家包分配》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在家带孩子
  • 估计楼主就根本不知道80年代的情况或者就是以部分乡镇中学的现象当做是普遍情况,不然不会说出“那时候成绩最好的考中师、中专,其次考高中”,“那时候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差距不大”。本人84年读初一,87年读高一,县一中(省重点,完全中学)学生。我们班上的情况是中等学生考省、部署中专,中等偏下考中师。前20名(全班约50人)就没有愿意考中专的(一个因家庭条件差想考但拿不到指标被迫读本高中之后读大学)。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差距可以说非常大,高中能读重点,意味着一只脚进入大学,而普通高中,升学率却极低。

本人八七年读初一,成绩中上,上的县中(没考上大学,去当了兵),当时班上(全年级)成绩最好的几个全部选择考中专中师,包括我们班长(公认的校花),结果她没考上中专,也没去读高中,回家务农了,没两年嫁了人,不久因为精神问题跳塘自杀了(得知消息时我在部队,还伤心了好久)。

八十年代未大学已经稍微好考一些了,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中专中师还是第一选择,因为中专包分配,还有生活补助,很多农村家庭的学生,考不上中专,直接就回家务农了,因为考大学的希望太渺茫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