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捋一捋人口出生率下降有哪些好处,有哪些弊端,核心问题是什么?

好处:

现在可以预见,未来社会中,机械、智能将越来越取代人力劳动,现在大量吸纳劳动力的岗位,例如流水线工人、外卖小哥,以后都会消失。如果人口继续快速增长,甚至保持现有规模,结果都是失业率暴涨,部分人口极端贫困,最后社会动荡,甚至爆发战争,导致文明的退化。

当然有个例外,就是航空航天科技发生突破,人类要大规模开发太阳系。这种时候就需要更多人口了。

坏处:

1. 不是所有人都少生。某些种族、宗教就崇尚多生多育。主流民族人口的减少意味着自己的生存空间会被这些种族、教徒夺走。他们以非法移民的身份进入一个国家,靠卖惨和道德绑架获得公民权,接下来利用原住民可能看不上的社会福利拼命生孩子,然后利用人多的优势和“民主”制度剥夺原住民的权利,最后消灭原住民,掠夺他们祖祖辈辈创造的所有财富。也就是说,主动少生的民族其实是坑了自己,肥了别人——当然,这也通常意味着文明的退化。

2. 如果人口的减少与人均生产力的增长不适配,那就会产生极其剧烈的阵痛。例如,如果科技带来的生产力增幅少于人口减少带来的生产力降幅,那么养老基金就会入不敷出。老年人的生活将会失去保障,其中没有子女支持而又相对贫困的老年人必然晚景凄凉。同样,如果新科技、新产业没有改变原有的经济结构,那么高度依赖人口增长的产业,例如房地产,会立刻崩盘,带来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很有可能导致世界大战——这通常也意味着文明的退化。

也就是说,在科技水平未能突破的情况下,主动减少人口的民族很有可能要么死于他杀,要么死于自杀

核心问题:

生孩子本身看似私密,但也是一种社会生产,也就是人的生产

与物质资料的生产一样,人的生产也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和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精子、子宫)之间的矛盾,最典型的就是买涨不买跌,也就是,在物质不发达但生活有奔头的年代拼命生(买涨),结果导致普遍的失业和社会的动荡;在物质发达但增长放缓的时候不生了(不买跌),结果在生产力水平未能得到突破的时候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甚至负增长,最后整个社会和经济一起完蛋。

所以生育也需要计划,从而打破社会化大生产和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精子、子宫)之间的矛盾

这种计划可能很温和,例如奖励生育、支持弃婴(社会化抚养)、文化鼓励

可能是有点残酷的,例如堕胎非法、避孕套专卖、打击女拳言论、征收未婚未育稅

可能极其残酷,例如在经济下行,就业岗位供应少到某个临界点时系统地剥夺女性的就业权(例如,纵容普遍性的996,让大多数女性受不了;或者采取措施限制女性在大部分行业的就业),迫使女性必须依附于男性(不能就业又不依附,就饿死、穷死、把父母拖死),由此人为造成婚育率的上升,利用新生儿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当就业岗位增加时再放宽对女性就业的限制。

当然最后一点可能会有争议,但我要说历史上是有原型的,不在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在美国。二战时期,妇女大量进入工业领域,为美国赢得战胜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战争已结束为了防止几千万退伍军人无法就业,政府和企业联手把妇女从工厂赶了出去,把岗位让给男性,然后就是大家熟知的婴儿潮。

从理论上讲,只要科技没有彻底打破性别之分,哪个性别掌握了暴力,那个性别就掌握了权力,扯别的都是虚的,或者说暂时的,具体点说是在繁荣时期让你撒撒娇而已。

顺带一提,没有天赋的权利,只有当下的条件和需要,举个例子,美国佬当年狂吹天赋人权,结果奴役黑人几百年。也不要小看三千万光棍,更不要不把他们当人,要知道,在关键时刻,不管是他们手里的选票,还是可能有的枪杆子,都会深刻地决定许多社会问题的结局。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