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俄罗斯人对西方价值观持怀疑态度?——曾经饱受混乱之苦 如今更想稳定生活

500

对于那些想要理解为何这么多俄罗斯人优先考虑普京治下的稳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更西方式的民主的人来说,了解90年代所谓“民主”时期俄罗斯人的真实遭遇,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日前文章,题 为何俄罗斯人拒绝了西方价值观?(作者 娜塔莉·鲍德温)

    柏林墙倒塌时,许多人得意地宣称,西方赢得了“冷战”,其价值观将很快被普遍接受,主导东欧数十年的旧体系会被扫地出门。然而,30年过去,俄罗斯人显然并不急于效仿美国等国的自由制度。上月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近半数俄罗斯人表示他们不信西方民主价值观。诸多西方专家很快将之归罪于俄罗斯总统普京。不过,首先要弄清楚,为何这么多俄罗斯人对西方的承诺持怀疑态度?

    更像无政府而非民主

    “冷战”结束后确实有过一段蜜月期,当时绝大多数俄罗斯人对美国及其制度持正面看法,并对国外吹捧的那种民主持开放态度。但俄罗斯人最终如何幻灭,以至于很多人现在把西方民主政治称为“肮脏的政治”,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直面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历。

500

    老布什时期驻苏联的大使杰克·马特洛克解释说,苏联1991年解体后,“这个国家饱受痛苦:失控的通货膨胀摧毁了所有储蓄,必需品短缺甚至比共产主义时期更严重,犯罪率突然上升,政府好几年甚至无法按时支付少得可怜的养老金。这种情况更像是无政府状态,而不是现代民主国家的生活”。

    这样的刻画在很多俄罗斯人和美国人中产生共鸣。致力于美俄民间外交的公民倡议中心创始人莎伦·坦尼森回忆了她在叶利钦时代定期访问俄罗斯时所看到的情况。“(我记得)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从地铁出来,看到三四位身材娇小的老奶奶并排站着,穿着破旧外套,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包香烟在出售。而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年轻的寡头们开着价值10万美元的老爷车。”

    美国电影打破道德界限

    俄罗斯记者安德烈·西托夫讲述了1995年他和家人住在莫斯科时发生的一件事:“我的女儿在去遛狗的路上,在住所大楼的走廊里发现了一具尸体。当我向妻子指出,以前住过的纽约犯罪率要高得多时,她反驳说,在纽约,人们知道哪些社区应该避开,哪些相对安全。而在莫斯科,显然意外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而且不幸的是,这种暴力局面并不局限于莫斯科。

    来自伏尔加格勒的企业家鲁比阿诺伊认为,“冷战”结束后,华盛顿政界想利用俄罗斯的弱点。在这一时期,美国的文化标准和道德权威开始退化,“在我看来,美国没什么可教给俄罗斯人民的了。90年代,美国不仅向俄罗斯也向欧亚灌输最低劣、道德感最差的好莱坞电影。通过这些电影,所有的道德界限都被打破了。暴力成为获得成功、丰衣足食生活的样板模式。商人、杀人犯、黑帮成了榜样。”

    上世纪90年代在布良斯克国立大学担任生物学助理教授的柳德米拉回忆道,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人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报酬,不得不临时想出其他方式来维持生存。“于是,所有的大学教授都在业余时间做生意。但最成功的都被强盗杀死了,不成功的人以自杀结束生命。”

500

    多数俄罗斯人支持普京

    西方媒体频繁地将叶利钦时代描述为繁荣的民主时代,将普京时代描述为回归黑暗。这在许多层面上令人费解。正如坦尼森所言,“我希望美国人能了解俄罗斯各行各业在90年代经历的灾难。人们曾经拥有足够的食物、温暖的公寓、安全的街道、医疗保障、不错的学校,但突然之间一无所有,这让他们难以相信。他们更能理解为什么60%到70%的俄罗斯人支持普京”。

    对于那些想要理解为何这么多俄罗斯人优先考虑普京治下的稳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更西方式的民主的人来说,了解90年代所谓“民主”时期俄罗斯人的真实遭遇,是一个不错的起点。

    来源:中俄资讯网>>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