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豆瓣给出《制造汉武帝》的前后两版摘要,读者会得出什么结论?
【本文由“东八区北京时间”推荐,来自《觉得自己的文章被误读,北大辛德勇教授杠上了知名期刊》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豆瓣给出的 制造汉武帝 的 前后两版的摘要分别是:
“本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文中用较大篇幅对田余庆先生的名篇《论轮台诏》进行回应,否定汉武帝晚年政策转向的史学定论;二、从史源学研究和后现代史学解构的方法出发,论述司马光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形象的塑造,指出其所依据的史料《汉武故事》等存在严重问题,并指出《通鉴》不能作为研治秦汉史的一般史料使用。”
“本书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发生重大转向的史学定论,提出质疑。从史源学研究和新史学的思路出发,论述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形象的塑造,指出其所依据的史料《汉武故事》等存在严重问题,认为汉武帝晚年并没有司马光所期望的政治路线转变,指出《通鉴》不能作为研治秦汉史的一般史料使用。”
。。。。对比 本次 文史哲 所发文章的主要观点:
“辛德勇《制造汉武帝》认为,为了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刻意采用不可信的《汉武故事》,塑造了虚假的武帝晚年政治形象。”
....
三篇短文对比着看。。。
读者会得出什么结论呢?
我的看法是,辛德勇的书主要是要说两点:
1 司马光在 《通鉴》中试图把 汉武帝 塑造成一个对前期 穷兵黩武政策 进行了反思悔改 的人物形象。
2 司马光为达到这一目的所使用的材料是 极其不可信的。
。。。
当然,目的是不是为了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呢?
这个可以商榷, 毕竟,当时 即便是司马光一派也认为应该变法,只是 如何变,这是有争议的。
因为后续的历史表明,王安石的变法政策,并没有被全部废除,而是有相当程度的 沿用和修正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