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几十年教改的最大问题:功利主义导致“教育家精神”及实体的缺失

 中国这几十年教改的最大问题:功利主义导致“教育家精神”及实体的缺失

中国这几十年教育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教育家精神”及实体的缺失,更甚于企业家精神的缺失。由于一切过度行政规则化,校长职业几乎完全从属于行政体系,以频繁调动为升级缘由,到年纪一刀切退,导致,短期心态尤烈,客观上也削弱了有心做一个教育家的恒心的场哉稳定性,教育事业不比其他做官道,是不可能几年功德显效的,否则也不必有百年树人之理了。有心教育事业的,处一校,身心尚入热身,或许就可能被调动换位,一是,有新人需要位置,一是,教育是积累性经验性分量特别重的事业,就目前国内人才成长规律,被学制不断拖延而论,不可能由太年轻之人可能成功掌事,必须姜老些辣,却,进入五十五岁关口,就将面临退居之境,如何成长就历史上成功教育家如陶行知一类的佳话?!也因此,反向事实是,这些年,大量冲着即时即位谋官谋利而出事的中小学校长群体,很是惊人!

另外,说到教育家精神的缺失,同时也就想到中国企业界的企业家精神的缺失状态,演生的种种奇怪企业黄赌财劫文化,大行其道,大致也相当道理。比如,为什么,在党政吃喝风被严厉禁止之时,国内私道的吃喝风仍然隐秘地潜成规则?企业之间的贿赂性吃喝风,大有后来居上,更有职业内部的黄色文化,从人家硅谷那里传染而来,流行非常,大致,由于职业的日常竞争压力的单调压抑,导致内部潜规则性丑闻时暴网络。这就是真正健康人格的企业家精神的缺失之明确证据。

联系教育界实际,这些年,导师性潜规则学生的事件,也实在太频繁了,中小学首长潜规则教师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观下为非作歹的,无论网暴,还是私下传闻,也时有所闻,想想便是汗!

如何真正培育教育家精神的校长群体,这一问题,难度天大中。按现行以防坏事而实行的升职换位,年限定格的行政管理法,显然看不到多少出路。好校长,从人格到业务到创造性三合一,本是不可多得,还要受制于一般行政体系人事规则,成长与守定,往往难上加难。

校长无恒念,校风无着落,也就难怪普通教师,随时代经济势利诱惑,多有向私利厚对比,多有即时功利得失,不能尽心力扑于公课奉献,易于更新换代虚无化的教育荣誉感和自尊感,留有余力,大搞私下课外有偿培训多赚些钱。在这种行情下,如今虽然大力压制一切私链教培,也仍属于求末之道,并不能真正根除。

如何破局,不知所以。

20211107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