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红被骂到国外,“假装在LA”真是崇洋媚外吗?

来源:InsGirl

  各位姐妹好呀。

  这几天有个事情令我无法心情平静。

  因为我发现,自己已经不是最尖端的时尚弄潮鹅了。

  起因是,那天当我例行无聊开始逛小红书时,又一次被几个漂亮美眉的打卡照吸引。

  人是好看的,天空也是晴朗的,背景更是fashion的。

500

  这在人均拍照圣经的小红书上很正常。

  但是就有那么点不正常,明明写着“上海Costco”,又说“假装在LA”?

  一时间我搞不懂这些照片到底是在哪拍的。

  后来终于明白了。

  拍摄地点:上海Costco;拍照风格:LA西海岸。

  #1

  这一次,上海Costco又火了。

  除了刚开业时,上海Costco已经低调很久了。

  但是这次又重新翻红,不是靠产品取胜,而是靠外景。

  上海Costco的户外草地、停车场、米色的建筑外观,共同组合成鲜明的西海岸vibe。

500

  这种从大洋彼岸传过来的美式风格,着实俘获了很多年轻人的心。

  再配上极具地域反差的文案,竞相引人打卡拍照。

  首先是留学选手们“出场”。

  那年的西海岸历历在目,如今“故地重游”。

500

  LA的日子总是令人容易想念。

500

  彷佛又回到了熟悉的洛杉矶。

500

  坐在超市购物车里,直接回到西海岸。

500

  有即将要去纯正西海岸的美眉,也会提前来感受下大西洋的海风。

500

  不过更多来打卡的还是本地选手。


  假装在LA拍照是他们共同的目的,超市在眼前,可以不用逛。

500

500

500

  不过也有人是为了感受曾经看美剧时心中的梦想之地,这次终于心满意足。

500

  当然,很多“加州辣妹”也来凑个热闹,美式复古风格确实惹人爱。

500

500

  不过辣妹多了,就不知道谁才是纯正的西部牛仔风。


  因为一个个的脸庞都是相似的精致。

500

500

500

  拍照圣经告诉过我们,想要出片率高,标志性摆件不能少。

  比如79块钱,轮胎大的披萨。

500

500

  小伙伴们不能少,一期拍照才更有氛围感。

500

500

  甚至坐在超市购物推车里,给穿着AJ的双脚来个特写镜头。

  一切都是大西洋彼岸吹来的风。

  但是这股在上海吹的风潮,先在它的发源地引起了热议,

  #2

  起因是在某推上看到有人发了几张小红书辣妹合集。

  配文:

  “中国网红在上海Costco拍照,假装他们在洛杉矶。”

500

  接着,一些外国媒体也纷纷开始报道。


  C*N:Why Chinese influencers are flocking to a Costco in Shanghai (and no, it's not for the discounts)。

  一些网红去上海的Costco拍照,假装在LA。

500

  但是有些外国媒体可能感觉烧一把火不够猛,又添油加醋说了一些。

  为啥这些小红书上的网红们喜欢打“假装在LA”的标签呢,因为咱们国家的防疫政策已经让他们两年没有出过国了。

500

  他们去不了LA,所以要在上海Costco假装在国外。

  所以,这成了中国网红崇拜国外?

500

  说实话,这些国外媒体是有些自作多情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费城丧尸”的事情吗,在洛杉矶LA,那样的情况同样存在。

500

  就这样成堆的垃圾堆、处处可见的流浪汉,当然还是咱们大中国最好,谁会真的喜欢跑到国外去受苦受难?

500

  外国媒体这一波报道,带节奏的套路有点过于明显。

  不过很好笑的是,当外国媒体又一次文化大自信时,殊不知他们内部也有自己人在“扯后腿”。

  举个例子。

  一位外国小哥,在TikTok上模仿中国网红毛毛姐的视频,火了。

  毛毛姐的《好嗨哦》已经足够洗脑,英文版的更魔性。

500

  女爱豆们的打歌舞台,也被这位小哥抓到了精髓。

  感觉他真的用力在燃烧卡路里呢。

500

  一位b站up主热带贾贾是一名生活在西班牙的留学生,她就发现,随着抖音短视频的火爆,中国网红们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比如受中国街拍时尚启发的韩国穿搭博主。

500

  尤其是国内抖音街拍在油管上的观看数量越来越多,外国网友的评价都是羡慕且友好的!

500

  甚至就连这次的“假装在LA”事件,也有人评论说:

  中国网红们的拍照令Costco看起来很不错!

500

  甚至Costco对于亚洲国家来说,只是一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代表。

  就好像美国人在中国的农贸市场拍照一样!

500

  果然,人类对于猎奇事件的共同好奇心是一样的,不分国界。

  如果按照外媒的操作,那我们国内的媒体是不是也应该针对外国网红的事件大肆报道一下?

  不过,我们当然不会做这种事情,因为太掉价了。

  #3

  其实喜欢外国文化,真的不犯法。

  但是尺度要把握好。

  其实很多小红书博主依然会遵循某种网络社交规范,现实与想象的谨慎结合。

500

  其实引起热议的文案“假装在LA”,如果放在社交媒体语言系统里,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打卡句式。

  这种“假装在某某地方”的句式,是在旅游、打卡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词语,全世界通用。

  你在国外也可以假装在国内。

500

  我随手一搜,小红书上的“假装在某某”的词条很多。

  全世界各地的关键词都有。

500

  这种“假装”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怀念自己喜欢的某种风格,只不过这种风格恰好是国外特产。


  这次的“假装在LA”就是那种西海岸风格作祟。

  可能像这位博主说的,就是随手拍一个情景,纯粹地表达一下对某个地方的一种思念之情,没有任何比较谁好谁坏的意思。

500

  有的人只是为了怀念,而有的人是为了流量。

  鉴于小红书的平台属性,点赞数量很多的帖子下面都会带上“穿搭”一类字眼,职业博主们为了带货,肯定是什么关键词火就用什么。

  不然流量从哪里来?带货kpi怎么完成呢?

500

  所以这次就瞄上了“假装在LA”,这不,一下子就火了,kpi肯定也完成了。

  当然更有些人,去打卡拍照,标榜自己“假装在国外”,就是为了满足了一下虚荣心。

  就像小姐妹去了一个好看的咖啡厅拍照,那下周我也要去拍,是一样的道理。

  这一类人就是最普遍的你我普通人。

  我们普通人不为流量,不为带货,也不为西海岸,只是为了那个好看的风景,美美的照片,为了那蹭蹭上涨的点赞数。

  如此说来,这些人真的做错了吗?

  他们确实做错了。

  错在了思想意识不够严谨,放大了网络上的虚荣心。

  错在了没有想明白虚荣心一旦跨越雷池,就会触碰到神圣的道德边界。

  至于他们的行为要不要被大肆谩骂,就见仁见智了。

  这次外媒一报道这些网红,国内就有很多网友和媒体去小红书,骂这些拍照的网红,丢人丢到了国外。

  在这些被骂的声音中,我看到了一个网友的评论:

  “外媒说什么都信,外媒说什么就开始自我检讨,自己人骂自己人。

  这打卡1.没影响公众秩序 2.没影响他人,还有可乐pizza都是自己买的。

  何来丢人?”

  虽然部分网友的虚荣有罪,可如果是普通人单纯的分享,也要遭到猎杀的话,确实是有点让人心寒。

  我们讨厌一切二极管的行为,也要警惕,不要在不知不觉中,也陷入了二极管的思维陷阱里。

  图片/网络  监制 /兔姐  编辑/ 木木 

  微博/@InsGirl

点击「InsGirl」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