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中的“忠义型”侠女
《硬堪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着芳名》中的严蕊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这句话,她本是台州的歌妓,行事有义气,待人真心,与台州太守唐与正“诗词唱和,十分相投”。后来,唐与正与同僚朱晦庵发生矛盾,朱晦庵想借唐与正与严蕊之间的关系来治他个嫖妓通奸罪。于是派人将严蕊抓入牢中,严刑逼供,逼严蕊抹黑他和唐与正之间的关系。严蕊只说“循分供唱,吟诗侑酒是有的,无其他事”。严蕊遭三番五次的拷问,严刑威逼,她都是此说法。有人怜她,叫她招供也免受皮肉之苦,严蕊却义正严词道:“身为贱妓,纵是与太守为奸,料然的不到死罪,招认了,有何大害?但天下事,真则是真,假则是假,岂可自惜微躯,信口妄言,以污士大夫!今日宁可置我死地,要我诬人,断然不成的!”正是由于严蕊的正直,侠肝义胆,才使得唐与正“官爵安然无事”。严蕊虽然身在娼门,却有佩服的骨气和尊严,即使被严刑拷打、百般威胁,也不愿捏造事端陷害无辜之人。严蕊因宁死不诬太守的义行,被世人认为堪比古来义侠之伦。而且三言二拍不仅行文中寄予赞赏情感,还以叙事完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强化对“义”的认同。如严蕊篇,则以严蕊最终嫁得宗室子弟,成了终身结果,享用到底的善报体现因果不爽的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