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看早恋女儿聊天记录,我彻底崩溃……”

  作者|   窈窕妈妈

  有位爸爸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500

  一下让我想到小时候,同学打电话找我,爸妈总想在旁边偷听时的样子;

  想到小时候写满心事的日记本,总要设好密码偷偷藏起来。

  当时,烦透了那种无时无刻不被父母盯着的感觉。

  想尽办法为自己创造自由呼吸的空气。

  如今20年过去,再遇到类似问题时,我已经成了母亲。

  身份转换之后才明白:

  有时候,父母的心和孩子的心,就像两块磁铁的相同磁极。

  父母越想靠近,孩子越会拼命远离。

  01

  “孩子手机摆在你面前,

  你会不会看?”

  当孩子有了小秘密,你会不会也好奇心作祟?

  别急着回答,这个问题只有遇到时才有解。

500

  我跟一位教师朋友聊过这个问题。

  她不教文化课,平时跟孩子打成一片。

  所以从她手机里能看到很多“青涩”的QQ空间、朋友圈。

  用她的话说,随便挑一条出来都能让家长们抓狂。

  去年学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有位妈妈偷看女儿QQ聊天记录,发现孩子跟一个同班男生早恋。

  第二天妈妈怒气冲冲来到学校,把聊天记录丢在老师面前,并要求男生家长到学校给个说法。

  好在班主任耐心劝解,才没让这件事闹大。

500

  朋友问我:

  “如果是你,孩子手机摆在你面前,你会不会看?”

  说实话,那一瞬间我犹豫了。

  站在家长的角度我会这样想:

  偷看一下又不会怎么样?

  父母关心孩子有什么错呢?

  万一孩子有什么问题不想跟我讲呢?

  ……

  可说完我突然意识到:

  偷窥孩子隐私不能解决问题,

  相反,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想逃离。

  试想,让一个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早早地下定决心远离父母,结果又会怎样?

500

  很多家长口中的“亲人变仇人”,就是这么来的。

  02

  “你以为不翻孩子聊天记录,

  就是尊重孩子隐私吗?”

  《弟子规》里有一句: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

  进门前,要让屋内的人知道有人要进来了,以免撞到隐私。

  这句话其实也很适合我们跟孩子的相处。

  博主 @钗总育儿计说:

  “你以为不翻孩子聊天记录,就是尊重孩子隐私了吗?”

500

  她说,青春期的儿子经常在家跟小伙伴开黑玩网游。

  男孩子玩游戏,偶尔骂骂街、爆爆粗口。

  可只要她在旁边,儿子就很收敛。

  每到这个时候,她会很识趣地走开,给孩子“腾地方”,

  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让孩子玩个尽兴。

  不知道为什么,这段话看得人有点感动。

  爱孩子的方式有很多:

  有的大方得体,有的则令彼此折磨。

500

500

500

  纪录片《守护解放西2》里有一对问题母女。

  一对父母报警,他们怀疑13岁的女儿小君被人拐走。

500

  前一天晚上,小君接到朋友邀约偷溜出门。

  小君父母发现后,从半夜开始寻找,始终不见孩子踪影。

500

  从小君妈妈口中得知,就在两个月前,大儿子刚刚过世,她实在没法接受女儿也出事。

  这一幕实在是看得人心疼,可怜天下父母心。

500

  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刻行动,很快找到小君。

  然而小君并不愿回家,更不想见父母。

  警官再三劝说后,小君才答应露面,母女之间的问题也跟着揭开。

500

  原来小君妈妈对女儿的管束非常严格:

  白天不让出门玩,QQ、微信都设置了账号关联,全方位监控女儿。

  小君出现后,警官开始调解,妈妈才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

  她只是想让女儿多用心学习,另一方面,她希望女儿能多跟她沟通。

  小君也不是不在乎妈妈,只是妈妈的约束把她越推越远,心里苦恼无人诉说。

500

  说实话,这位妈妈很可怜,用心良苦,生怕女儿走上弯路。

  可她爱孩子的方式过于窒息。

  母女俩声泪俱下,这段关系也暂时达成和解。

  可小君能不能走回正途,还需要妈妈继续努力。

  毕竟教育双方,身为父母的我们才是主导的一方。

  我们不主动改变,又怎么对孩子提要求?

500

  隐私的本质其实是尊重、信任,是亲密关系的维护。

  尊重和信任是良好关系的开端,一旦被破坏,关系就会崩塌。

  尊重孩子隐私,不是不偷看聊天记录这么简单,

  大方得体地尊重孩子,我们任重道远。

  03

  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也会尊重我们

  《家有儿女》里有一集,是关于孩子隐私的讨论。

  刘梅怀疑处于青春期的小雪早恋,于是秘密调查。

  夏东海知道后说:

  “每一个孩子啊,

  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有时候她不愿意被别人知道。

  往大了说,尊重隐私权。

  往小了说,一个孩子得不到尊重,

  她怎么能学会尊重别人呢?”

500

  孩子想要的尊重,是自由成长的空间。

  我们想要的尊重,是孩子的信任,是随时愿意对我们敞开心扉。

  这种彼此尊重、信赖的亲子关系,最好是在日常相处中慢慢建立。


  想起一句话:

  明明每个父母都有十几年的时间去教会孩子信赖父母,到头来却只会抱怨孩子跟自己不亲。

  做好以下几点,别让遗憾发生在自己身上。

  · 从小培养孩子的隐私保护意识

  前两天早晨上班,一位爷爷推着婴儿车在小区里遛弯。

  走到跟前时,我忍不住回头看了看小宝宝,结果发现小宝宝是个女生。

  (相信你们能猜到我看了什么……)

  隐私保护意识的建立,从保护自己身体开始。

  让孩子从小明白有些事情是私密的,不能与人分享的。

  然后才是隐私观的全面建立。

  · 不当众揭短、批评孩子

  《少年说》里有个孩子质问妈妈:

  “在外面是妈妈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500

  妈妈一时间语塞……

  再小的孩子也有面子。

  回家先关起门来,再批评教育。

  适当的时候,也要懂得在外人面前维护孩子、称赞孩子。

  · 给孩子留够私人空间

  张柏芝有一次讲到她怀疑儿子早恋,她的做法就很值得参考。

  儿子带女同学回家,还进了卧室。

  她有些担心,但是又不想出现让儿子尴尬,于是她支使老二去看看哥哥在干嘛。

  老二说哥哥姐姐在学习,她不再干预。

  青春期的孩子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唐突的关心很容易产生误会。

500

  ·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试着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人

  看过一个很有趣的话题:

  #当你偷看孩子手机之后#

  一帮国外的父母偷看了孩子手机,结果后悔不已。

  其中大多数家长都表示自己接受不了孩子的“成熟”:

  因为不少孩子的手机里都有裸露、情色、愤世嫉俗、奇思怪想、负面情绪……

  不必怀疑,这些就是青春期的孩子都要经历的,

  可这也是成长必须要体验的。

  我们都有过青春叛逆期,敏感脆弱又要强,渴望被当成大人。

  那就尝试着把孩子当成大人,去跟他们交朋友。

  · 尊重孩子的主动分享

  当孩子主动跟我们分享心事,认真倾听,不怠慢、不武断、不取笑,

  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分析、解决问题。

  见过太多家长,当孩子跟他们说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的时候,

  他们不是先去关心孩子内心的感受和事情本身,而是说:

  “他怎么不欺负别人?”

  “你离他远点不就好了?”

  一句话抹杀了孩子继续沟通的欲望。

  长此以往,还怎么指望孩子会主动跟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呢?

  郑渊洁说:

  “父母与孩子相处,头等大事就是尊重孩子。”

  孩子的心声,很多父母求之不得。

500

  · 尊重孩子隐私,也是教孩子如何爱人

  我始终坚信: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教会他们如何爱人。

  即便孩子愿意一直呆在我们的羽翼之下,我们也没法护他一生。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现在再看这段文字,又有不同的体会。

  养育孩子,即便再多不舍,也要慢慢放手。

  这是我们爱孩子的方式,孩子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明白:

  爱一个人,不是控制,不是强迫,而是尊重,是信任,是成全。

  这将是他这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点击「窈窕妈妈」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