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冰雕连”的一瞬,涌上了剜心般的疼痛
正在热映的《长津湖》,热议不断。
票房和口碑齐飞的同时,批评和诋毁也纷至沓来。
有对影片的艺术质量横加指摘的,这本身无可非议。因为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完美的,都有需要检讨之处。但笔者在此想说的是,对于《长津湖》这样的影片,认识作用绝对大于审美作用。
我们都知道抗美援朝,都知道志愿军打得很艰苦,但岁月离得越久远,对他的了解就越抽象,甚至完全没有了感觉。当志愿军遗骸回国的时候,更多的人只是把他当做了一条新闻,而幸存下来的志愿军老兵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一定是老泪纵横,心如刀绞地难受,因为他们是亲历者,他们能感同身受。
《长津湖》这样的作品,就是要以当代人最能直观感知的形式去尽量复原历史的场景,让今天的人们“身临其境”去感知那段艰苦地难以想象的情境,心灵受到震撼,情感产生共鸣,境界得到提升。此时此刻,艺术质量只能是锦上添花。如果连本事都不清楚,编得离奇曲折草蛇灰线又有什么用!
当更多的国人知道了越来越多的那些“最可爱的人”的最惨痛却又最英勇的事,我们的国魂是不是就可以牢牢铸就,我们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是不是越能挺直腰杆堂堂正正!
我们希望这样的影片越多越好,当然,艺术上愈加精进,就更为理想。
“我们”不包括那些恶意诋毁的人。当“罗昌平”们用下流的脏话侮辱“冰雕连”的战士时,有点良知的中国人怎能不愤慨,同时也难以理解,这些人说这些话,于心何忍!
我们在看到“冰雕连”的一瞬,心上涌起的只有剜心般的疼痛!
“冰雕”的核心是坚定的信仰、钢铁的意志、无畏的精神和严格的纪律。如果没有这些精神内核和组织保障的支撑,面对庞大的飞机大炮坦克群无休止地轮番轰炸,面对连冻土豆都没得啃的饥饿的威胁,面对数以万计的大面积的冻伤,或是急行军或是趴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环境下,穿着单薄而又武器落后的志愿军战士怎么能打败世界军力第一的美国王牌部队!
没有谁愿意牺牲,但当只有牺牲才能胜利的时刻,我们的钢铁战士就是毫不畏死。因为,他们懂得,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
看看这段“冰雕连”战士的绝笔吧,看后,也许我们会离那些“最可爱的人”更近一些。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
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
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就算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