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观后感:建议片名改成《穿插连》之类的

慕名去看了这部抗美援朝的电影,但是说实在的,跟预期差的有点多。如果独立地看这部电影,似乎也谈不上太烂的片,但如果结合背景,我觉得差强人意。从细节到整体都有槽点:

细节方面:1.志愿军的艰苦 除了基于现实的装备及伙食的落后外,给志愿军造成的影响,基本没怎么拍出来;2.天气的严酷 除了明确地告诉观众气温零下多少度以及到处都是雪,战士基本无差别战斗,倒是美军排队打饭冷得直哆嗦,茶杯一离开桌子,桌上的积水就结冰了,志愿军从不怎么打哆嗦,吴京流泪也从不结冰,零下三四十度哈出的气还没南方冬天的好玩;3. 后期配音 代入感不够强,尤其指挥的将领,说话还是那个范儿,感觉一有指挥角色就找张涵予,给个坚定的语气,坚定的目光站那讲话就完事了,哪怕在室外刮着大风飘着大雪,也是背对着下属,同样的分贝,同样的语气说话,很有范儿,自带突出人声降低环境音属性……

整体方面:1.点题太晚 整部片子前面大部分内容与长津湖无关,直到最后拍了但感觉没完全拍……片名《长津湖》还不如改成《穿插连》或者《佰•萬》之类的,定位小一点;2.没有史诗感 伟大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被拍出来铁道游击队的感觉,我觉得这场战争能够胜利,除了志愿军的超凡意志,必定还有将领的卓越指挥,似乎都没拍出来,一路智勇大冲关靠的就是主角光环。

看完这类“《八佰》电影”,让我害怕我们国家的电影是否都讲不好真实的历史,明明事件本身已经足够震撼人心,拍成电影却非要带入不真实的传奇色彩或形式性的弘扬歌颂成分。很容易抓住民众爱国心理,但是却没有真正讲好故事,如果不是中国观众,没人会有兴趣去看两辆坦克面对面对狙,打志愿军的炮弹被打美军的炮弹顶偏弹道,美军坦克被轰烂的剧情;也不会想看三四个美国大兵被一个闯进来的志愿军干翻的剧情……可见我们哪怕再怎么吐槽,骨子里还是喜欢看“抗日神剧”或者“抗美神剧”的,只不过“神剧”拥有了极高的质量……

讲好这类故事,基于事实是基础,稍作渲染也有没问题,但是最主要是要让人信服。否则我觉得不利于对外宣传,国人看到我们的部队各种花式歼灭敌军、各种英勇不怕牺牲能不五星好评吗?但是对外,人家看了可能反而觉得离谱,电影不可信,只是为了洗恼中国人,这段历史也可能只是中国人自己臆想出来的伟大。

(最后吐槽一下片尾美军师长撤离碰到“冰雕连”的剧情。士兵报告前方发现敌人伏击,师长竟然来了句“show me”,也没告诉你都冻成冰了,直接show me应该是为了吃子弹。有强行引出冰雕连的味道,然后再引出师长被打服的话,生怕这师长不点明中心观众看不出志愿军的伟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