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总师杨伟:目前已在研制更好的装备,军迷想要的都能成真》读后感
凑个热闹,我也来畅想“The next”
据说在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工厂出现的第六代隐身战斗机。看着这块黑疙瘩,我分不清哪边是头,哪边是尾,有人说他是反着来放的(好像也说得过去)。它对我有刺激
据说是在美国是六代隐身战斗机
在上图这块黑疙瘩的刺激下,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六代机机身是具有可变形性的,变形的目的是人机合一根据当时的战场态势给出空气动力的最优解,从而牢牢掌握制空主动权。怎么才能让机身变形呢?我想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里面的活字印刷的精彩表演,其实这个精彩的活字印刷表演的个体总成就是一个二重积分模块。
北京奥运开幕式活字印刷表演,它可以幻化出万千姿态
有了初步的构想基础后,我又在想,活字印刷颗粒太大了得小点,于是我又搜索脑中的回忆,想到了美国电影金刚狼第二集里面的那个超级坏透的日本老头的那张病床。这张病床可以随着老头身体的扭动而改变起伏,时而睡下时而45度半躺,不论他什么姿势这张床的每一个点都能非常精准的贴合在老头的身体支撑他。
《金刚狼》里坏老头的那张病床
其实基于这个概念的应用在生活中很常见
到这,我就有了更大胆的想法。
猎隼为什么能飞起来?除了有强大的肌肉,它非常轻的空心骨架是关键。所以我把曾经为歼20用3D打印出来的钛合金框架摒弃不用!
“The next”会摒弃所有大金属构件
我新思考的“The next”会摒弃所有大金属构件,改为超高强度的空心的碳纤维支架作为翼身高度融合的,飞机的核心框架。这个超高强度的碳纤维支架具有灵活的关节,能改变结构形状,在此基础上安装二重积分模块组成“The next”的主体。同样地二重积分控制模块机身形状控制单元也采用碳纤维,每一根碳纤维棒的直径只有一毫米(把每一个活字缩小到一毫米见方)为什么我只会用碳纤维,因为我对应用材料的认知极其匮乏。既然放弃了钛合金那么7075的航空铝材也一同摒弃,改用可靠性非常好,延展性收缩性也非常优秀的蒙皮。蒙皮一张过包裹整个飞机的机身框架,可变形的碳纤维核心框架和二重积分控制单元的每一根毫米针鼻都充分与蒙皮贴合,以确保飞机机身的变形时都分秒不差。这架飞机的蒙皮,我想选用普通的跑步紧身裤面料(还是材料认知局限)上铺上石墨烯气凝胶再覆盖一层“鲨鱼皮”越发改善附面层气流对飞行安全的影响。采用这些材料。目的一,希望机身空重只是B2的20%,自然载油和载弹量都会猛增;目的二,就是为了让任何频率雷达波穿身而过连反射的机会都不留给敌人。
安踏有钱收购speedo的“鲨鱼皮”吗?
这个不会变形的“The next”方案被我尘封了^_^
会变形的“The next”有两个硕大的进气道和四个尾喷口,两个喷口是涡扇发动机喷口(如果能引进白天鹅航发的全套技术就完美了),另外两个是超燃冲压发动机喷口。DSI进气口的鼓包,可以利用仿生海绵体充血的原理控制其出现,消失和鼓包的大小;进气道也覆盖了耐受2000摄氏度高温的石墨烯气凝胶;二重积分控制单元可以使它在涡扇发动机与超燃冲压发动机,两者间自由切换。“The next”专属的弹药不是被挂进机腹内而是被紧紧地包裹着,接触弹药的每一根针鼻都是一个信息节点,飞机“看”到什么,弹药就“看”到什么。
“The next”使用说明
月黑风高的夜晚,金头盔在执行任务,正常起飞和一般飞行的时候,控制机身变形的二重积分单元会使机翼和身融成一个升力体(机身的每个平方毫米都能提供升力),而空气会通过S形进气道向左向右拐入飞机发动机所在的通道,白天鹅发动机会快速地把飞机推高到4万米高空。
当到达海拔4万米的高度时飞机会再次变形。进气口会无逢封闭,发动机关机。二元矢量尾喷口和超燃冲压喷口自动闭合。由于机翼伸展,机身的表面积会比一般模式扩大20%。现在整架飞机就像展翅的雄鹰,利用自然风提供升力亚音速自由翱翔(二重积分控制单元会微调飞行姿态确保不偏离航线)。因为发动机关机了,不但雷达波发现不了,就连红外探测仪也无法看到。机身再涂上能吸走98%可见光的材料,那么,这架飞机可谓是真正的全无敌。实现“自由飞行”(如果忽略飞行员的生理问题,它应该能在没有空中加油的情况下绕地球赤道一圈)。
在任务途中,突然间!敌机、“The next”、月亮三点成一条直线。我们被巡逻战机发现了,遭遇战一触即发!敌方飞机追了上来,由于敌机2万米的极限,飞行员只能仰天惊厥U……U……UFO的发现!UFO的发现!它的火控雷达无法锁定“The next”。这时,金头盔以免夜长梦多,决定让飞机又一次变形进气口马上打开,飞机机身瞬间变成了背部隆起腹部收凹,等腰三角形的乘激波体,四台白天鹅发动机全功率运行,1.9秒零百加速到2.5马赫,10秒后关机,同时磁控二重积分控制单元在0.01秒将进气道从s形改成直通形,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以5马赫的速度溜之大吉。爱抚娘娘被吓到缺氧掉飞机了
金头盔有惊无险地完成任务后,“The next”在跑道上应用地面效应降落,在起落架即将触地时二重积分控制器再次起作用,飞机马上变成前尖后钝的楔型模式把飞机死死地压在地上面短距滑行,连减速伞都摒弃不用了。
起飞和降落的一切程序都是飞机半自主完成的。而控制机身变形的二维定积分控制模块使用的是独立单元磁控技术,务求令每一次的机身变形和飞行姿态的微调控制都是线性的;控制模块的AI是使用我们中国人自产CPU命名“九万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内谁回家了,网友们懂的!我们没有顾虑了,踩地板油研发高性能CPU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