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晚会的乏味,恰恰不仅仅是大众品味的提升

       中秋佳节的重点在于阖家相聚,因为假期值班我自己固守居住的城市,老婆与孩子回老家两天,然后带着老人下午赶过来。由我主厨的晚饭全家吃得畅快,到了晚上聚在一起看中秋晚会,结果却被中秋晚会尬到了……

       一、家人的反映

       1.晚会刚开始,女儿说中秋节下午书法老师布置了作业,直接回房写毛笔字了。

       2.母亲跟电视哼了两句老歌后,捱到20点半忍不住说:“我去广场拍照片给你们看”,就走了。

       3.老丈人和丈母娘一脸懵地陪着我和老婆看,老婆哈欠连连后终于在忍不住说要回房睡,我们一起离开了客厅。

       二、我的感受

       1.给我留下印象的是凉山儿童参与合唱的节目和交响乐。

       2.领导、青年、小布尔什乔亚、草根和曾经“潮”过的70后80后都想讨好,结果就是谁都没讨好。

       三、挑刺

       1.草根文化小资演(如野狼disco)。

       2.好几个节目从内容到选人都是浓浓的对80后时尚流行岁月的缅怀或致敬。

       3.缝合流量明星(主播)想要引流。

       4.交响乐不错,但我马上联想到陈致逸的交响乐融合国乐,然后瞬间感觉不香了。

       四、结论

       1.被各种规则和要求限制的文艺是否真的无法好看?并不是,陈佩斯、赵丽蓉和赵本山就是例子。

       2.有人说官方晚会不好看是因为大众审美水平提升了,这其实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官方晚会的制作者与审核者早已不清楚当下草根大众真正的痒点、笑点和泪点了,或者说是他们早已习惯了基于自以为的“稳”自顾自地把领导意识与草根喜好进行了主观地对立,然后进行取舍。这种取舍与反复修改增删的结果就是,往往会把成品弄成一个四不像的“缝合怪”。

       3.中国的现代文化该如何发展?基于真实的感性所传递的文化会让人共情,基于功利的感性所传递的文化会让人觉得矫情。公权应该成为塑造文化发展环境的引路车,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代行公权的人把它当成了指挥棒。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