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战的问题9:火力支援车

在2018珠海航展上,人们对高德军工推出的QN-506火力支援车饶有兴趣。这是从59坦改装的火力支援车,除了30毫米炮、并列机枪外,两侧的箱型武器舱内各有2枚QN-502C反坦克导弹和10枚QN-201多用途导弹,另带4枚S570巡飞弹。显然,这是受到了俄罗斯BMPT的启示。

500

在2018珠海航展上,高德军工推出的QN-506火力支援车很抢眼

500

强大、均衡的火力赢来了“陆战之王”的称呼

500

这当然是受BMPT的启发

QN-506的30毫米炮的俯仰角在-5~52度范围,7.62毫米同轴机枪带弹1000发。QN-502C的射程达到6公里,具有自寻的能力,也可用”人在回路中“的方式控制。QN-201实际上是70毫米(一说76毫米)制导火箭弹,射程4公里,命中误差不大于1米。S570巡飞弹的航程为10公里,采用红外和可见光双模制导。车体周围另有6枚电子手雷用于自卫,相当于“埋在”车体四周的反步兵雷。车上配备升降式光电转塔和综合显控终端,还带有一架四旋翼微型无人机。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以T-72为基础的BMPT-72装有双联装、双供弹30毫米炮和同轴机枪,两侧还各有双联装9M120“螺旋”激光驾束制导反坦克导弹。两侧还可装有两挺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但后来取消。俄罗斯还有从T-90改装的型号,大同小异。

QN-506的武器系统比BMPT更加均衡、先进、有效,但底盘更加陈旧,速度和防护都不及BMPT。不过这不是关键,高德是否有意把QN-506作为完整的武器系统推出,还是更加着眼于武器模块的推销,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火力支援车的理念。

火力支援车是在坦克基础上配用高度适合近战、巷战的武器而产生的专门配合坦克作战的火力支援战斗车。火力支援车不搭载步兵,所以不是步战,或许更应该算作近战、巷战专用的坦克。

火力支援车是在车臣和叙利亚巷战经验基础上研发的,在武器配置上避免了坦克炮在巷战和狭窄地形中容易磕碰、仰角不足、反应慢、射速慢的问题,适合对突发和隐蔽的步兵目标射击,可打击大仰角的高层目标,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对空射击,打击武直和无人机。

500

500

500

城镇是对坦克、步战很危险的地方,车臣只是较近的例子

500

这样靠火力硬冲实际上是不行的

500

俄军士兵宁愿坐在车外,好见势不妙赶紧跳车还击,以军也有这样的做法

但巷战和狭窄地形里火力只是问题的一半,更重要的一半在于侦察和搜索隐蔽的敌人。火力支援车依然是直射火力平台,伴随坦克和步战行动,观瞄角度和能力没有本质差别,动静大,机动性不超过坦克或者步战,并不能解决侦搜问题。如果简单粗暴的火力优先就能解决问题,焦土政策就是最简单可行的了。在大量、有效的无人战斗车出现之前,复杂的巷战环境还是需要步战搭载、下车作战的步兵徒步搜索、消灭敌人,只有步兵才是最有效反步兵手段,步战则提供火力支援。火力支援车只是坦克与步战之间的火力补充。

事实上,现有火力支援车的武器配备是否最适合于巷战,也是存疑的。即使有巡飞弹、无人机配合以减少观察死角的话,还是没有办法解决直射武器的局限。巷战中为了摧毁坚固建筑物,最需要的是臼炮。这是短管、超口径的迫击炮,也称工兵炮或者破障炮。口径大,但射程不必很大,弹道弯曲,弹丸威力巨大。解放战争时期的“没良心炮”其实就是简易的臼炮,在战斗中取得奇效。叙利亚内战中,直升机上丢下来的“汽油桶炸弹”起的也是臼炮的作用。

500

就火力而言,臼炮其实是最适合巷战需要的

500

但现在有可以绕回攻击的制导火箭弹(如这里的MLRS发射的SDB制导炸弹),远近通吃,不再需要专用的臼炮了

但火力支援车并无与臼炮相应的装备,全新研制则无必要。现有火箭炮通过换用特种火箭弹,不难获得臼炮的能力。比如大大减少推进剂而大大增大战斗部,并使用大角度发射,或者预编程大角度爬升然后垂直攻击。带制导的话还可以绕回攻击,进一步减小射程近界和增加攻击的进入角度。

火力支援车是从装甲战斗队形火力配置完整考虑的,这是重要的,但过度求全则不必要。坦克、步战在复杂环境针对特别顽强敌人作战的时候,应该得到炮兵、陆航的支援。在能够得到体系支援的时候,不必刻意强求用自带火力包打天下。

在开阔地上,火力支援车可以掩护合成营的侧翼,压制树丛里或者山坡上的敌人,但问题也在于首先发现敌人,而不是火力不足。何况这本来就是步战的任务。

把火力支援车当作自带速射炮的自行反坦克导弹使用是另一个思路,但在本来就有坦克和步战最优搭配的合成营里,这样的装备地位尴尬,并无必要。把火力支援车当作防空装备使用也是一样的问题,与步战防空相比,并无显著优越性,还占用编制,需要另外的保障。

火力支援车在坦克和步战之间填补一个很特别的间隙,甚至附和人们对强大火力的心仪,但火力支援车太过专用,而且在现代战场上并不是不可替代的。在有大量剩余物资坦克可供发挥第二春的时候,作为应付巷战和山地需求的应急改装,或者出口,这是有价值的思路。但要注意一个问题:老式坦克的防护与机动性远远低于现代主战坦克的标准,需要大量改装和强化,效费比问题需要仔细考虑。但全新研发或者作为装甲部队的主流装备,火力支援车可能用途太过专一,前途有限。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