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公务员聊东北官场风情——马前卒工作室基层干部采访之二

上个月,借着云南80后白发干部的话题,马前卒工作室曾采访某乡党委书记,撰写了《乡党委书记给你解释,如何把80后熬成60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随后,全国各地都有基层公务员来信,想谈谈一线工作的感想。本文即为一名东北公务员的采访记录。

在基层工作六七年,眼睛一闭一睁我都30岁了。基层工作多而繁杂,这里简单的回顾一下我这七八年的机关生活。

我是A省人,家里上两代都在政府机关工作。我父亲是民普通民警,平时生活交往都是小圈子里的人,地方小,机关里这些人基本都认识。

我毕业后在XX市一个县直机关单位参加工作,最大的困扰一直是编制问题,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同工不同酬,发展机会也完全不同。我为了行政编制连续参加公务员考试,考上以后阴差阳错到外省工作,但还是没有离开东北。下面就是我在两省基层工作的感受。

1关于反“四风”

反“四风”应该不应该?我认为应该,尤其是在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应该坚决反对贯彻。但是现状是部分领导干部反“四风”反到基层身上了,偏离了根本目的,导致“四风”问题挪到台下,隐性问题层出不穷。下面是典型案例:

1. 接待还是大问题

今年下基层查账,某乡镇一年接待费十几万,这还是入账的部分,因为时间紧迫,不入账部分都没有细查。难道都是基层干部吃喝了?

我多方核实调查,回答惊人一致:该乡镇区位有一定优势,上级领导来检查往往指定要来看看,你问人家要函件给招待费背书是不可能的。多数领导大多是路过,电话通知一下你就得安排。接待完以后当地干部还会拿点当地特产。一年招待费用入账十多万元算少的。这一个镇每年有多少天需要招待领导,接待上级检查?

当然这个镇是个极端的例子,是我这几年见到过最严重案例。但在我工作经历中,超标接待是普遍现象。下级单位主要怕的是自己接待不好,引起上级检查人员满意。所以,为了安排好上级检查,超标准接待,比如午餐上个水果、标间只住一个人的现象比较普遍。较为坚持原则的上级检查组一般会明确告知这样不行,基层会再改回来,否则就随行就市了。

2. 运动式整顿

B省10月开展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要求全省干部认真查摆自身问题,破除“五弊”,即宽松软、躲怕推、虚漂浮、粗浅慢、慵懒散。

这五弊都是作风问题,但之前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中央都有都针对转变作风有明确的指示。早就包括在里面了。现在让大家再查,都是之前查过的老问题。

要我说,“管党治党宽松软,干事办事躲怕推”,这些作风问题应该聚焦于领导干部,现在对一线干部层层加码,硬性要求科员要查老的问题,我认为属于形式主义。党员干部不应该讲小道消息,但是这次活动中,基层就说因为长春长生疫苗案,直接导致了全省干部作风大整顿。作风问题积弊甚深,单纯通过运动式的整顿,只能整顿一时。

3. 官僚主义对付官僚主义

我认为反“四风”应该是自上而下,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但是现在省市两级四风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往往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以文山会海反对文山会海。省委巡视组到一个区,迎检材料塑料文件盒弄了近30盒。

当然,反“四风”的确有作用,5年来,天价酒、天价烟已经很少,公务接待饮酒现象基本绝迹。市县区落实中央有关车辆方面规定比较到位。2011年省市一开会满院子的丰田5700红杉,到现在全都是迈腾帕萨特。办公经费管理严格,接待费用(账面上)几近为0。

但是还有些四风问题转向了地下,吃请请吃现象依然还有,有些干部仍然半公开地收受礼金,部分领导干部关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的问题依然顽固存在。但这些问题只是表象,根源还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我曾亲自经历过一次官僚主义案例,市规划局和国土局两方出差错,互相推诿,小半年时间没有解决一个手续变更问题。总的来讲是“上面一团火,下面冷似冰”,中央巡视反馈意见到省级,表态多调门高,实际工作做得不扎实现象确实存在。

最近几年,无论中央有什么精神,省、市往往是不断加码。比如脱贫标准,市里定的比省里高200元。纪委案件指标省里讲四个不低于,市里就讲要提现监察体制改革1+1大于2,今年在全省范围内排行要提升多少多少。大家都这么说,肯定不可能都实现。结果就是以形式主义应对上级检查,上级以形式主义落实工作,听不到真话。无论上层做出什么决策,听到的往往都是正向反馈。导致决策出现偏差。

2人事升迁 不能走寻常路

关于人事任用。越到偏远的地方、越到基层,人事关系越复杂。前几天网上传的云南白发80后乡党委书记就是典型例子。

在乡镇干,能出头很难很难,成功者背后往往有人设计步骤,从哪儿走到哪儿,怎么跳过必经之路,按部就班升迁的肯定没机会。

咱们算个帐,区县直机关坐机关提拔,到下面副乡长、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换地方当乡镇党委书记、副县长、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依次任职,从刚毕业到这一步就53岁了,而这位李书记如果不出问题显然正厅级有希望。所以大家都希望有类似的机会,我举几个例子:

2012年时任XX市副市长的儿子,XX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儿子分别30岁、29岁,同一批被提拔成为副处级。XX副市长的侄子2013年就去XX县当了组织部长,当时他的岁数不超过40岁。不过也有反例的,我有一个同学通过考录进入税务机关,虽然家里影响力很强,至今仍在基层打磨锻炼。 
 

总的来讲,越是基层越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不是反对公务员的孩子也当公务员,但我反对超常规提拔,有害无利。没有经过基层一点点打磨,上来的干部十有八九做不好事,。而且这种超常规提拔严重损害是基层干部的心气。A省直接被中央巡视组点名批评人事任用方面的问题,这就是最直接的表现。

高层干部选拔,我了解的不算太多,但就我观察,目前国企和地方的干部交流基本已经关闭,但是仍然有部分干部在国企迅速提升级别,然后转任地方。几年前,某央企集团董秘转入团中央工作参公,很快到了副厅级,A省某银行省行团委干部挂职团省委,保持级别留任,类似现象很多。

3扶贫有虚有实

扶贫运动到现在已进入攻坚阶段。东北这边人均土地多,如果家里有劳动能力,政府帮一把基本就脱贫了。我见过的贫困户不说500户,估计也有个三四百户,凡是没有大病、有劳动能力的,现在还处于贫困状态的基本没有。虽然说脱贫标准是年收入人均3300,略有些低,但在农村还真算脱贫了。

1. 包村干部两极分化

我们市直机关的驻村工作队和部分县里机关的工作队,对帮扶对象能做到家家户户都认识,各家情况都了解,一年平均驻村时间超过220天。指望单位报销一天180元的出差补贴基本不太现实,没有单位能报销,但还是坚持下来了。至于说优先提拔任用,扶贫也不算硬性指标,所以这类包村干部真的辛苦,他们天天在贫困村吃住,长期与配偶两地分居。

也有一部分地区驻村政策形同虚设,去到村里一问都不认识,有极个别的甚至只去过一两次村里,什么事儿都不过问。从我这来看,优秀与不优秀的比例大概六/四开吧。 

2. 扶贫不该一刀切

扶贫是好事,但上级要求过于一刀切了。当年要求每个村都要有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集体经济。有些村实在没有集体经济,连卖地钱都给算上了,勉强应付了上级的检查,实际上我接触的村,有一半的集体经济没有达到标准。可政策既然下来了,扶贫的时候还是按照这个情况来决策,搞得下面焦头烂额。

还有,产业扶贫项目单一,要么就是种养殖合作社,不是种木耳就是养牛,再不就是庭院经济,养点鸡鸭鹅雏之类,抗风险能力太低。有的乡镇修筑大棚耗资180多万,最后大棚修好了没人用,一年两万块钱租给企业,企业把这两万块直接打到村里账户上就算扶贫。有的乡镇虚报数目,明明养殖空间只能放1万袋木耳,上报的时候报成5万袋。有的乡镇用政府扶贫资金直接拨给种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定期返村里一部分,几年还完,就相当于政府拨钱给贫困户,基本没有可持续性。

当然也有非常实在的扶贫项目,比如市XX局驻村包保,发动全系统食堂以市场价定向采购贫困户的绿色食品,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励贫困户劳动热情。上次走访的时候我某个农户的母羊已经留了好几只,还有母猪种猪各好几只,的确实现脱贫。再比如市XX委包村,下属企业开拓新的产业链,生产紫苏相关产品,不光带动了所包保贫困村,还带动了整个乡镇相关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讲没有真正脱不了贫的,现在依靠政策兜底也都能保证这些人吃上饭,只要有一点劳动能力,基本都能完成脱贫。

4事业编干部士气低

乡镇政府到下辖最远的村一般30多公里,没有公车,却要求基层走访入户的事情很多。比如办低保需要民政助理走到每一户家里进行情况确认。上面说到基层以事业干部为主,事业编干部没有车补(况且车补是在城市内进行公务活动所乘坐公共交通的补贴,入村上哪儿有公共交通去),基本没有入村积极性。非要走访,就等于开自己的车倒搭钱,一年少赚6000块。

所以,事业编干部往往就坐在办公室,通过电话遥控扶贫,情况掌握水平明显下降。经常有乡镇长反映:说自己的车就当单位车用,谁要下乡都得开我自己的车,还没法让单位加油,因为车改完毕以后燃油费科目在账目上被取消了,燃油发票报销不了。

基层不好干,上面下来检查倒是很勤。检查组一是有车补,二是哪个来检查的我们不得好好接待?不安排车可能吗?车补揣兜了,公务交通费用转嫁给了基层。我经常得安抚下面这些事业干部的情绪,属于哄着干,鼓励着干,毕竟什么待遇都给不了。

车补还是小事,其他待遇也是天差地别。当然,必须承认行政编近10年来逢进必考,进入体制的都pk掉了不少对手,我本人也是行政编制的受益者。但是,落实到工作上,行政编和事业编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前途是事实,矛盾越来越激化。

一是提拔任用上,事业干部只能提拔事业领导职务,而事业领导职务很少,事业编制干部出口窄,很多蹉跎在基层就是一辈子。二是收入上,事业干部如果不走职称工资,赚的比行政编制少的多。一个科员,刚入职大概2800元每月,如果是行政编制干部将会有500元每月的车补,还会有年末绩效奖金——最新的公务员法征求意见稿已经将绩效奖金合理化了,但事业编就落不到这些好处。

客观上,基层混编混岗严重,一个街道50个人可能只有10个行政编制,行政编事业编年收入差距能到到近2万多,因此事业编干部的士气高不了。

5高水平干部在基层

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问题,网上吵得翻天,有人说干部怎么水平不好,怎么贪污腐败,太过片面。

区和县不同,区更多像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自身审批权限不多,区的乡科级干部权力没有想象中大。但是总的要求是乡科级干部要能执行好区委、县委的决策部署,能够在落实决策方面做到优秀就已经实属不易了。

比如,去年我们这发洪水,部分村被冲毁了。灾情最严重的镇,镇长是个女同志,当晚接到天气预报通知,先对区领导汇报,而后赶往镇里组织预防。区委书记就一句话,一定保障人员安全。当天晚上下雨下到通信断绝,多条桥梁道路冲毁,她反应够快,真的一个伤亡都没有,而后一个多月没回家,连续奋战在救灾第一线。

当然灾区也有各个市领导、区领导来加强工作,但那是暂时的,她和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一个多月来指挥救灾和重建,有条不紊,没有发生一起疫情、一次聚众闹事,没有一人伤亡。这个组织力和执行力,去哪个大公司我觉得胜任一个中层干部没有问题。

我这不是凭空乱说,能提拔到这种重要岗位上的干部,一般来讲能力都比较出众。一个区的XX局长是博士,前一阵跳槽走了,年薪100万;我们单位原来的副书记辞职去了企业,年薪大概30多万吧。最近有一些身边能力比较优秀的基层干部由于触碰到了升职天花板(科级到处级最难,一个区2000干部,处级岗位30个不到的,还要同市直部门的干部一同竞争)选择了辞职。跟我一批考来的13人已经有两人辞职了,一个去了某个城市商业银行当董秘,一个去外地律所当律师。

当然,说都是高水平,也片面。机关干部大约能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有能力且十分上进的,这部分人就算不在政府里出去干也能干的不错;

第二类是努力一番后放弃了,甚至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迟到早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自暴自弃,领导安排工作就说不会,这样的干部每个单位都不止一个,但也不算太多;

第三类是最多的,图安稳图安逸,领导让干什么干什么,在这工作就是为了接送孩子方便、图个时间相对宽松、社保交的好。他们往往有怨气,但是又没被逼到非得跳出圈子里的程度,而且大多数这类人也不知道自己跳出去能干嘛,这类人才是机关的主力。

6我见到的中层以上领导

处级实职干部是中国800万公务员队伍的前5%,但依我看,省里的处级干部跟下面科长区别不大,有一些人还不如区县里的领导干部水平高,清谈多,务实少。前面说的第三类干部,省直机关最多。下面的处级干部,尤其是区县负责人这一块能力水平普遍较高。从下面干到县委书记,跟上面空降处长有很大区别。

举个例子,XX市的XX县,前任县委书记是省委组织部空降下来的,常年坐机关,到了基层拍脑门决策,为了推动冰雪旅游去省城宣传,包了哈尔滨出租车顶LED屏幕广告1个月,但连续两年亏损数千万。当前县城想依靠土地财政来负债进行发展几乎不可能了,他还想搞一个物流城来拉动经济,根本没有考虑到区位、成本等问题,拍脑门决策大干快上。3年间一个县原本富余的财政负债15亿,目前看来没有还上的希望,只能寄希望于上级财政通过债券等方式慢慢解决。好消息是他本人也因为贪污受贿被抓了。

当然,决策不都是他一个人的事儿,但是现行体制极大的增强了一把手的权威。和2013年前后那一段时间比,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的“辣味”明显不足,基本等同于走过场。

县委书记、区委书记的权威基本无人触碰。所以这个层面干部能力是关键。就我认识了解,大部分处级干部是守成型的,开拓进取、敢于担当的干部缺的很。地厅级层面,A省和省明显面临人荒,想要当地厅级干部的人多,真正能让省委放心执掌一方的人少,可以说75后、80后地厅级后备力量奇缺。

这个年龄段能行的都出去闯荡拼搏了,能胜任得了市委书记、市长这个职务的人在政府里混的也不多,可以说,干部选拔任用现在遇到了难题。两省组织部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引进人才,有去北大清华直招的,有通过选调生考试的,算亡羊补牢吧。

(作者:马前卒)

谢谢各位阅读本文,马前卒工作室将给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原创文章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