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和朱婷的例子说明,要想提高生育率指望中产阶级可不行

在奥运会上大放异彩的全红婵又上热搜了。

全红婵在全运会上,再次展现了她的“水花消失术”

500

并毫无悬念再次拿下冠军。

500

这个14岁的小姑娘前途无限,她很有可能给中国跳水带来更多改变,当然她现在早已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想必很多人对全红婵的家庭情况已经有所了解。

就在2018年,全红婵家里还在吃低保

500

彼时,全红婵刚刚进入广东省队。

说起来真的是命运眷顾,如果奥运会如期在去年举办的话,本来没有全红婵什么事儿。因为全红婵当时根本还没有进国家队,就是在2020年的8月,东京奥运会计划举办的时候,全红婵在广东省内比赛中表现特别突出,这才入选了国家队。

而这,正是全红婵全家命运改变的开始。

因为咱们国家的体育系统,省队和国家队的待遇差别就很大了。全红婵进入国家队,镇上和村里马上就奖励了一笔钱,然后到今年5月的奥运选拔赛上,全红婵夺得冠军,确定了东京奥运的参赛资格,这才有了后面的一飞冲天。

大家都在惊叹,一个天才诞生了。

不过,在详细了解了全红婵生平经历之后,我们才发现,这个天才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世界,因为她当年是超生。

全红婵家里有5个小孩,她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按照咱们国家之前的计生规定,她肯定是没法出生的,就算是很多农村地区放宽两孩,全红婵也是老三啊。

总之,按照以前的法律,全红婵肯定是超生了。这个世界本来没有她的位置。

当然,现在看来,还好全红婵的父母超生了,不然的话,哪有今天的奥运冠军?

和全红婵类似的奥运冠军,还有朱婷。巧了,她们俩都是家里5、6个孩子,而且俩人都是排行老三。

500

全红婵和朱婷的家境也都很像。从小家里很穷,也正是因为太穷了,所以才去练体育。

事实上,咱们国家好多个奥运冠军,都是穷苦家庭出身。尤其是练举重的运动员。熟悉中国举重的观众应该知道,中国举重冠军成员好多来自湖南,而且都集中在湖南的一片区域,用湖南省举重队总教练周均甫的话来说,就是“两化三洲”,这就是在湖南举重界乃至中国举重界都非常有名的安化和新化两个县,以及湘西州、永州和郴州三个市州。

这里属于湖南西部的崇山峻岭地带,生活条件很艰苦,之前也都是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区域。

大家熟悉的侯志慧、龙清泉、谌利军等举重冠军,都是来自这片区域。

以及

“2000年夺得湖南举重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杨霞(湘西州保靖县),伦敦奥运会金牌获得者王明娟(永州江永县),以及像乐茂盛(永州宁远县)、廖素萍(永州江永县)、龙玉铃(湘西州古丈县)、杨炼(湘潭县)、杨帆(怀化沅陵县)等运动员,几乎都是出生在贫寒的家庭里。”

除了出身贫寒,这些奥运冠军大多数也都不是独生子女。虽然不像全红婵和朱婷那样有5、6个兄弟姐妹,但基本上也都是2个孩子起步。

好了,咱们说了这么多奥运冠军的家庭出身,并且一再强调了他们都不是独生子女,甚至像全红婵和朱婷这样的明星冠军家里有5、6个孩子,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这就说明啊,很多底层家庭要想翻身,要想改变命运,就得靠多生孩子。因为孩子多了才有更多可能性。

当年计划生育时期,那句著名的口号“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

500

这句话对不对呢?

也对,也不对。

说这句话也对,是因为当年计划生育政策确实有其合理性,在80年代很多农村地区吃饱饭都还有点问题的时代,多生孩子确实给家庭造成了比较大的负担。

说这句话不对,是因为时代发展了,吃饱饭对于中国人早就不是问题了,这种情况下,要想改变家庭的命运,要想富,就得靠多生孩子。如果你只有一个孩子,家庭的全部希望就都寄托在这一个孩子身上,但如果你有5个孩子,家庭翻身的概率就多了5倍。

这就是全红婵和朱婷的案例,告诉我们的道理。

大家都说全红婵是中国跳水界不世出的天才少女

500

大家也都说朱婷是中国排球几十年一遇的天才,她的天赋超越了当年的郎平。

500

这俩天才,都是超生。

如果你只生一个孩子,出现这种天才的概率是不是就小多了?

并且,如果只生一个孩子的话,家长还敢不敢让孩子从小练体育?

如果你了解全红婵的家庭的话,就知道,他们家除了大姐学习成绩好,一直在往上读书,包括全红婵在内的3个姐弟,都是从小送去了体校。

咱们前面也说了,湖南这些练举重的孩子,都是家境贫寒。

前两天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上两连败,很多人一直都在讨论国足为什么搞不好。其实姚明一句话就说明白了,中国人口虽然多,但是注册篮球运动员才1万多,足球也是如此,全国真正的足球注册运动员也才多少?欧洲一个千万人口的小国,足球注册人口都有几十万。

南美那些国家足球为什么这么厉害?巴西、阿根廷的足球天才一茬接一茬,就是因为他们不搞计划生育,家庭贫寒的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踢球。

这么说吧,中国足球搞不上去,和计划生育政策,和独生子女太多有很大关系。

你可别觉得我这是胡扯。中国的家长,有几个舍得让孩子从小去练踢球的?这不都是从小就内卷学习去了嘛,各种辅导班轮番上,考个好大学才有出息。还踢球?

踢个球啊

500

扯远了点。

反正啊,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就是孩子太金贵了。因为就这一个孩子,所以太宝贵了,家长根本就不舍得让孩子去干其它的,好好学习才是正道。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怎么个恶性循环?因为就一个孩子,所以教育一定要抓紧,各种辅导班安排上,家长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培养孩子,结果越是如此,越是让家长觉得生养孩子是沉重的负担,于是越发不敢生。

这就是恶性循环。

尤其是那些城市中产阶级,天天担心阶层跌落。唉呀我的孩子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将来我们家就要怎么怎么了

他们是根本不敢生。中国的城市化进展越快,这个中产阶级越是庞大,中国的生意率就越是低。

这就是目前中国生意问题的症结所在。

所以说,要想提高中国的生意问题,指望这些中产阶级根本靠不住。

根本出发点,还是要放在底层家庭,像全红婵这样的家庭,像朱婷这样的家庭。国家要给他们的生活有更多的保障,吃饱、穿暖,基本的教育,基本的医疗,基本的住房都给解决了,然后鼓励他们多生。

他们自然有这个动力去多生。因为多生孩子,才有改变家庭的更多可能性。多生孩子,才有更大概率出现天才儿童。

穷人家庭翻身就是要靠这种基因变异,不一定是像全红婵和朱婷这样的运动天才,学习天才也得靠多生啊。什么天才都得靠多生。

只要一个家庭出了一个天才,这个家庭就有了希望。

等到大多数底层家庭都明白了这个道理,中国的生育率就不是问题了。

站务

全部专栏